构建和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教学模式初探

2011-04-01 14:2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诊断学形象思维平均分

,,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桥梁,与临床诊疗密切相关。在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学习交流中发现,由于本学科内容较多,尤其是四诊内容看似零散杂乱,加之学生缺乏相应的临床体验,对中医特有的诊断思维方式体会不深,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得要领,从而影响了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明确中医特有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循序渐进地把握各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对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1 中医诊断思维方式的特点

一般来说,形象思维主要用于文学艺术创作,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抽象思维。在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主要是运用具有严格定义的概念来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论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目前本科生在学习中医之前所接受的主要教育模式,而借助想象等形象思维的方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中医学则具有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它的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形象思维色彩,具备了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形象思维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中医的理论大多只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很少讲到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它的思维主要依靠形象而不是依据抽象概念来进行逻辑推论。从古到今,中医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认识中,始终贯穿着形象思维,而很少从严格的概念出发。如望诊的“两颧潮红”“颧红如妆”,闻诊的“金实不鸣”“金破不鸣”,问诊“头重如裹”“痛如针刺刀绞”,脉诊的“脉来如线”“如盘走珠”等。中医对事物特点、规律的把握,大多寓于物象的描述之中,即“取象比类”,并以此来指导诊断和治疗。

2 中医诊断学教学现状分析

中医专业的本科生,由于在接触中医前所接受的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认知方法,其知识结构与中医形象思维的特点大不相同。所以,中医的思维方式,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学习内容,对于已经习惯于深究“为什么”的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很难接受,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缺乏理解和领悟,往往局限于死记硬背,甚至于因为怀疑中医的科学性而对学习中医产生抵触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由于学生在接触本课程时尚处于学习中医的初步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提高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中医诊断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基于中医学形象思维的特点与学生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的构建和培养显得极为重要。

传统本学科的教学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教材,传授四诊和辨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中医诊断思维方式的培养相对不足。从目前国内文献报道来看,在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的构建和培养方面虽已越来越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未见完备。因此,为使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初,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中医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对中医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出并建立符合中医诊断学教学规律的教学改进模式显得极为必要。

3 构建和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笔者认为,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构建和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方面我们也作了初步的尝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验案例举、古今医案分析、医疗保健知识及常见方药介绍等多种形式,不断强调中医诊断思维方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寻找与学习内容相关古今医案,并以作业、课堂讨论、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有关医案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中医诊断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并鼓励和指导热爱中医,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外早日接触中医经典著作,不断耳闻目濡,使其早日真正走上中医之路,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书本知识,我们还整理了特色讲稿和教案中的精华部分,作为辅导材料印发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和欢迎。该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编撰成书,名为《表解中医诊断学》,已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为本学科的教辅书,以“表格”和“解析”两种形式相互补充,对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表格内容要求掌握或熟悉,大体囊括了考试的基本内容;解析内容一方面是对表格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则尽量试图阐明教材中未尽之意,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书希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使每一张表格、每一点解析,均能清楚明析地说明学习要点和难点,以便于理解和记诵。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量尊重教材,但又绝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堆砌。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的实践,笔者对照了教改前后4个班次的《中医诊断学》考试卷面成绩,其相对照班级在学生来源、学习能力以及试卷难易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教改前全科06⑵班最高分95,最低分43.5,平均分69.8;教改后中西07⑵班最高分96.5,最低分52.5,平均分72.5。教改前境外06⑵班最高分68,最低分13,平均分44;教改后境外07⑶班最高分92,最低分21,平均分57.8。两对班级的考试成绩均显示,教改后学生的学习绩有所提高。此外,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的沟通情况来看,教改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本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

[1]刘癑,陆小左.中医诊断思维的应用探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4):40-41.

[2]魏红,张华.强化中医诊断思维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2):91-92.

[3]陆小左.“司外揣内”与中医诊断思维特点[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4-5.

[4]刘晓伟.中医诊断教学中临床基本技能培养的思考[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38-39.

[5]杨徐杭.中医诊断课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3-55.

[6]王玉珠.谈青年中医临床思维品质的培养[J].甘肃科技,1998(5):34-35.

猜你喜欢
诊断学形象思维平均分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平均分一半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