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分析

2011-04-01 13:00:03冷富华庞爱菊
当代医学 2011年32期
关键词:双歧母乳早产儿

冷富华 庞爱菊

目前,对早产儿仍然主张早期喂养。早开奶可防止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减少自身蛋白溶解,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促进胃肠道成熟[1-2]。但是,早产儿消化吸收功能差,早期喂养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发生腹胀、胃潴留、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刚出生的早产儿胃内pH值较高,在初生5~8d内胃蛋白酶是无活性的,十二指肠的各种蛋白酶活性也低下,只能消化不足80%的摄入蛋白质。所以必须要找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根本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有7点:①呕吐、腹胀;②胃残余被胆汁污染;③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④大便潜血阳性;⑤大便稀薄;⑥呼吸暂停或心跳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⑦奶量不增或减少,体重不增。这些都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4]。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1 早产儿一般吸吮力弱,消化道发育不成熟

早产儿一般吸吮力弱,摄入的奶量少。加之早产儿自身的消化道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消化道的双歧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够完善,非常不利于细菌的定植和繁殖;而且早产儿出生后长时间静脉补充营养、应用抗生素等,这样会扰乱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3]。由于早产儿肠道双歧杆菌定植时间相对而言较晚,肠道定植阻力也低,外来的细菌非常容易侵入,也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原因。早产儿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较长,也容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所以如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使用预防性微生态药物。

1.2 肠道内细菌群不正常

因为正常人的肠道内约有100多种细菌,这样才形成了人类肠道内正常的细菌群。肠道内的细菌群不仅不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反而有助于使人体具有抵抗肠道疾病的能力,因此能够维持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这样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容易感染疾病

由于早产儿离开母亲的身体后环境忽然发生大的变化,特别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性疾病,这些感染性疾病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1.4 喂养方式

喂养方式不对也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原因。早产儿因为吸吮和吞咽不协调不能经口喂养,而这样就剥夺了早产儿的味觉和知觉,降低了早产儿吸吮、吞咽和呼吸协调发育的可能性,这都是造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关键原因。

2 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方法

早产儿胰脂酶的活性较低,胆酸和胆盐的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而且早产儿因其胰淀粉酶水平相对较低,其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4]。因此,必须寻找有效、经济、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2.1 补充有益的生理菌群

刚出生的早产儿,胃肠道一般处于无菌状态。喂养中应用金双歧直接补充早产儿肠道内有益的生理菌群,这些生理菌群含有各种酶、能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纤维素溶解,从而促进早产儿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有机酸,刺激肠壁蠕动,从而促进胃的排空,这样更有利于对早产儿的喂养。

2.2 选择合适的乳类

因为早产母乳的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早产母乳营养价值的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选用对应的母乳可以减轻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的问题[5]。同时,还可以选择早产儿配方奶。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2.3 可以采用刺激早产儿排便的方法

排便不畅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重要表现,刺激早产儿排便能够激发排便反射,从而促进结肠动力成熟及胃排空、畅通排泄途径。刺激早产儿排便能增加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总之,刺激排便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胃肠营养的时间。

2.4 保暖

为早产儿保暖也是治疗喂养不耐受的有效途径。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困难,因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要求非常高[5]。尽量为早产儿着轻柔软暖、简便易穿的衣服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所有衣着宜用带系结,最好少用别针和纽扣。

3 总结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对肠道喂养不耐受,临床上开始喂养后早产儿经常出现呕吐、腹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早产儿出生后体重的正常增长,也延长了静脉营养时间。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普遍存在的问题[5],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医护人员应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按照正规的护理程序进行操作,积极处理喂养不耐受的问题,使早产儿能够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喂养状态,尽量使其健康成长。

[1]王丹华.早产儿的营养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246.

[2]李秀云,石玉梅,王迪彬.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97.

[3]周伟.双歧杆菌与婴幼儿健康[J].实用儿科杂志,2002,17(3):260.

[4]黄瑛,邵肖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1998,1(2):89-91.

[5]罗映琼,王境青,刘国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及早期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7):78-79.

猜你喜欢
双歧母乳早产儿
母乳质量优 婴儿体健康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6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6
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分泌条件研究
食品科学(2013年23期)2013-03-11 18:30:03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
食品科学(2013年17期)2013-03-11 18: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