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连勤,张伟国,陈 蓉,王 毅,熊坤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重庆 400042)
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与实践*
旷连勤,张伟国△,陈 蓉,王 毅,熊坤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重庆 400042)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卫生部于1993年组织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临床医学专家编写了供全国参考使用的《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1-3]。2001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国医学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4-6]。近年来中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重点逐步从如何设计培训制度向如何具体执行培训任务、落实培训内容转变。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将使临床医师终生受益,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综合实力也极其重要。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对专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要求[7-9]。本文通过在培养本科住院医师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影像专业毕业生的继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并对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进行探讨。
自2008年起对15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其中4名为临床专业,其余11名系医学影像专业;2005~2008年毕业生分别有 2、3、4和 6名;15名毕业生均通过了计算机国家2级或省市2级考试,4名毕业生英语达到了全国6级水平,其余11名毕业生达到了全国4级水平,2名毕业生通过了西南大学的教师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ME),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应当从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4]。因此,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合格的医学影像专业医生,应该在医、教、研等方面共同发展。本科室围绕上述的培养目标,制订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法。
2.1 医疗方面 本科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培训在医疗方面注重自学为主、教授引导为辅的方式,重点培养住院医师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疾病诊断方面,首先让住院医师对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临床提出诊断意见、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计划等,上级医师或教授最后进行修正和补充。对于少见或疑难病例,由住院医师事先查阅有关资料和专业书籍后提出意见,后由上级医师总结得出最后建议和结果。为了提高住院医师疾病诊断水平,本科定期举行专题读片会及病案追踪,结合文献分析病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2.2 教学方面 本院为医科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上有较高要求和规范化的教学流程。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注重住院医师自行讲解,上级医师指出其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自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本科室坚持每周一由住院医师轮流进行20 min的晨间专题短时讲座,讲课内容以本专业研究方向的新进展、新技术为主,旨在使住院医师对影像学的新技术及发展方向有更好的了解,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每周四下午由教授、讲师及高年资住院医师进行专题讲座,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使住院医师在学习新技术的同时打牢基础。对实习进修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实习进修生自学为主,住院医师指导为辅的方式,既培养了实习进修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又培养了住院医师教学能力。
2.3 科研方面 先由上级医师提出选题方向,住院医师查阅文献后提出研究设计方案,上级医师或教授再进行指导修正。其后由住院医师观察分析、统计数据,最后进行论文撰写,完成后由分管教授或上级医师进行指导修改。经过此严格训练过程,住院医师撰写的论文由最初的修改 5~6次,到现在的修改1次,撰写论文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已能独立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及新到科室的住院医师完成个案报道、一般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2.4 亚专业培训 以上3方面相结合对住院医师进行2年的培训实践后,从医、教、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住院医师中选择部分进行专科(影像学亚专业)培训,培训时间1~2年,接受亚专业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方面较深层次的培训,包括主持各亚专业组每日的晨间读片会,每半月的随访病例影像-病理对比分析读片会,参加每半月的专题讲座会和每月地区的专业学术会,参加各亚专业组相关学科的专题学术会议,接受各亚专业组各种影像学新技术培训和学习新技术进展,完成1项亚专业学科的科研子课题,辅助实习、进修医师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
本科室经过近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 医疗方面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本科室住院医师的实践能力与疾病诊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对少见病及疑难病能提出诊断意见及鉴别诊断,通过每周一的病案追踪显示本科室疾病诊断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在书写报告的速度上,经过训练,本科室发报告时间由以前的第2天发放提前到门诊患者2 h后、住院患者当天发放报告,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7名住院医师拥有了独立审签报告的能力并获得审签权限,并先后进入亚专业组,其中5名担任亚专业组副组长,负责每天报告清理及本组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
3.2 科研方面 经过近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本科室住院医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统计源期刊以上论文29篇,其中个案15篇、论著12篇、教学论文2篇;参与撰写6篇,其中3篇为美国科学索引(SCI)收录的文章。
3.3 教学方面 两年半内本科住院医师共进行晨间讲座80余次,专题讲座30余次;17名住院医师先后通过医院组织的教员遴选,成为院所认可的实习教员,其中3名住院医师先后担任了见习带教教师,且带教效果得到医院专家及见习学员的一致好评;2名住院医师先后通过西南大学的教师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3名住院医师参与创建的教学软件《医学影像学》先后在重庆市第6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评审中获一等奖,2008年校级优秀网络课程一等奖及在学校第2批网络课程和学科专业网站评比中获“优秀学科专业网站”。
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实习期间由于学习内容多(包括了临床科室及影像各部门的工作),实习时间短(一般为1~1.5年),仅理论学习和实习期学习的知识很难胜任临床工作,只有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与计划,才能对影像专业住院医师的培养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其在最短时间内从医学生过渡到影像专业医师,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及工作技巧,较好地进入影像科医师的角色。
临床专业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一般采用“2+2+1”的培训模式,即2年轮转、2年专科、1年住院总医师培训[10-11]。中国医学影像专业近年发展较快,各级医院对影像专科人才需求迫切,这也决定了不能完全按照临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对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进行培养。对于医学影像专业的住院医师来说,需要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12]。本科室通过 3年的实践证明,规范、系统的培养是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功的关键。以住院医师自学为主、教授辅导为辅能加快住院医师的成长。坚持基础知识与亚专业及专科培训相结合,使住院医师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又能完全掌握亚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本科对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进,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科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而努力。
[1]黄耀,王希,段纪成,等.系统论在住院医师临床培训中的运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9):871-872.
[2]谢波,陈力,缪李丽.论大型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带教方法[J].重庆医学,2009,38(12):1549-1550.
[3]李肖蓉,陶德志.浅谈住院医师的能力培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8(2):135-137.
[4]梁琦,庞桂义.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J].继续教育,2004,18(6):21-23.
[5]郝明君.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学习方式的变革[J].成人教育,2009(7):38-39.
[6]李静.成人教育: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6(5):13-14.
[7]白彬.发展中的医学影像技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8(6):32-34.
[8]王刚,林黎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52-353.
[9]李军,刘伟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发展和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16(4):189-190.
[10]林岚,余杨,黄震.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30-1031.
[11]马哲,陈自强,周来新.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12):1547-1547.
[12]陈蓉,张伟国,龚水根,等.浅谈医学影像专业的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15(1):34,47.
10.3969/j.issn.1671-8348.2011.05.046
B
1671-8348(2011)05-0511-02
重庆高等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0823013,09-3-107)。△< class="emphasis_bold">通讯作者,
,Tel:(023)68757620;E-mail:wguo.zhang@gmail.com。
2010-10-12
2010-11-12)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