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以开今——浅论水墨形式之于现代平面设计表现的意义

2011-03-31 15:59:46文/冷
创意与设计 2011年5期
关键词:水墨笔墨形式

文/冷 凛

冷 凛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 助教)

Leng Lin (Teaching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Design,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

一、当代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呈多元化的趋势

由于平面设计有其特殊的视觉传达及宣传的功能,所以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当今平面设计表现风格的多元化正是和现今呈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在全球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在冲突、碰撞中交流及相互影响,同时呈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也给人们的思想意识以较大的空间。当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削弱的同时,人们审美意识以及对艺术追求和理解的空间则比以往显得更为广阔,认识更为理性,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想法,艺术无界限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的多样性,为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大环境。而水墨形式正是在平面设计呈多元化、多样性的趋势中以其独有的视觉效果,渊源流长的历史传承,富有哲理的文化背景,在平面设计中崭露头角。

二、水墨形式的渊源和历史继承性对当代平面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水墨的历史遗承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可以从它的技法形成和思想背景两方面来分析。

水墨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能要追溯到毛笔的出现。可以说正是毛笔这样特殊的工具把水和墨两种不同的介质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图形视觉效果。“中国传统绘画上高度发展的笔墨技巧,就是充分发挥特殊工具材料之特殊性能的结果”。[1]这为后来水墨的笔墨论奠定了先决条件,有笔才能有墨,笔墨一体,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水墨画家们对笔墨的推崇已到了极致。“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2]当然,笔墨论发展到后来文人画时期也就超出了初始的技法功能性的范畴,成为一种画家内在修养的体现和绘画价值所追求的标准。

无论是技法笔墨还是精神层面上的笔墨,其都对当代水墨在平面设计中的技法运用定下了一个宏观的基调。水墨在平面设计中能崭露头角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强的绘画性和特殊的表现性,谈笔墨首先是“技巧”,“技巧为绘画之父母”,所以笔墨技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平面设计表现及效果的好坏。如果没有对中国笔墨的深刻感悟及对其笔法技巧的长期研习,设计者也很难把水墨形式表达于平面设计中。换句话说,当设计者在设计意图中考虑到水墨语言时,这个运用的过程就绝非偶然,没有对中国绘画、书法艺术的兴趣,没有认识到笔墨在书法、国画的构成形式及内在意韵中的重要性,这种自觉行为就不会产生。

如果说笔墨技法对后世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表象特征及画面效果上,那么水墨背后蕴涵的哲学思想则是它的灵魂所在。支撑中国水墨背后的思想体系中老庄哲学追求简单平淡、浑朴自然的意境一直是水墨发展的主线,而这其间受到佛教禅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佛教和中国本土的思想哲学体系的融合更促使了水墨求意不求形,重内涵风韵而轻视觉准确的价值追求标准。老庄思想和佛教禅学奠定了中国水墨哲学背景的一个主基调,也为后来水墨的基本形式和意味的走向奠定了基础。

这个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自在”系列海报设计,“似山非山”水墨画等一系列设计绘画作品中,视觉效果简洁流畅,宁静而淡远,我们能体会出其中的“禅味”和中国传统的“文人气”。很难定论中国上千年的水墨论思想到底是禁锢了还是促进了当代水墨语言设计的发展,但有一点是要肯定,水墨形式不能从零开始,我们不能抹杀前人在发展水墨形式上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否认历史传承延续的影响。水墨形式在平面设计中出现看似偶然,实是必然。这个必然是水墨所蕴涵的深刻博大的中国哲学思想,及由此而形成的非常鲜明独特的表现手法及画面语言。这对后世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平面设计中,也渗透到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墨其实已成为中国艺术家们内心深处创作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一种中国人解读自己思想的方式。

三、水墨语言带给平面设计视觉形象语言的独特性

水墨有其本身独特的形式语言和思想内涵,运用于当代平面设计是在新的艺术发展背景下赋予其新的载体,进一步拓展了形式应用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给水墨与当代平面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发展得好,不但各自都能得到新的方向和突破,而且两者结合也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形式效果,从而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水墨语言带给现代设计的独特性大致可归为形式和精神两个层面,即表面形式呈现效果和内涵思想表象外化。

水墨从视觉上首先是个色的问题,中国画自古有设色,也讲究配色。《周礼•考工记》中“画缋之律,什五色,青与白相次,赤与墨相次,玄与黄相次”,这些记载说明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对颜色的理解,但中国画坛受老庄思想影响甚大,追求平淡、简单的意境及“作画不可太着意于色相间”等思想的渗透影响,水墨色彩趋向更其简练的对比——黑白对比。这种单纯、强烈的颜色对比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用色原理可谓不谋而合,水墨能在平面中广泛运用和其用色之道不无关系。当然,水墨的黑白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思想背景,它和西方纯粹颜色视觉感受不可同日而语。墨色虽是黑色,但却不完全是黑色,“墨分五色”,“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中国的画家们从来都没有把墨色看作单纯的黑色。笔者在这就是想阐明,中国水墨及其黑白墨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决不能简单地归为对比颜色的运用,既然承认平面设计中的水墨,就不能忽视水墨的用色之道。潘天寿云:“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青黄朱紫矣[3]。”水墨如此,平面设计中的水墨语言运用亦如此。

此外,水墨画中不同笔墨的运用也可体现艺术家所追求的精神意境,并在画面上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撇开精神层面的东西,光中国水墨的笔墨技巧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就可以极大丰富平面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泼墨法的酣畅淋漓、豪放不羁、飘逸潇洒之气;破墨法的浓淡相交,层次丰富,多变莫测。不同的笔墨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画面表现效果,但形式背后更能体现出作者不同的内心感受和精神气质。以上所说的笔墨技法虽然形成于古代,但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永恒的。过去的画家从水墨技法中更多的是体验其背后的精神价值,现代设计者则侧重其外在的视觉感受和效果。借古以开今,无论是借形式还是借内涵,开今是最终目的,只有推陈出新,借古才有意义。现代的平面设计如果一味地照搬古代的形式法则,而不跟现代的思想及艺术形式相结合,那就会裹足不前造成形式僵化。

如何借古代水墨之神韵和形式来表现符合时代潮流的平面设计作品仍是个尖锐和困惑,但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古今要互补,要相互吸收精华和长处。水墨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发展,自身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视觉审美理论与原则,其概括、简洁、重“神似”的特征是形成独立于世界的东方绘画统系的根基。平面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定义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在西方出现,但无论是年代久远还是新兴产物,都有其自身的优势。所以,水墨可以借平面设计这个载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并与时代相结合。而平面设计作为现代艺术更应该汲取中国古代艺术文化中的精华,去芜存精,不断形成新的表现样式及视觉语言。其次,要找到两者形式上的共同点,有选择地加以结合,从而达到形式、内容的和谐统一,形成新的艺术形式。中国的书法、绘画自古就知道形式构图的重要性,如顾恺之画论中的“置陈布势”,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等等都强调了画面构成的重要性及其法则,在这一点上其实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就有异曲同工之妙。潘天寿在中国绘画的用笔上就说:“画事用笔,不外点、线、面三者。……线由点连接而成,面由点扩展而得,所谓积点成线,扩点成面是也。故点为一线一面之母。”这已经和现代平面构成原理非常接近了。此外,水墨画中譬如“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知黑守白”、虚实关系、画面取舍等等一些关于画面构图、效果的理论同样值得现代的平面设计所借鉴和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丰富平面构成形式的多样性。而水墨的精神追求,即蕴涵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这是水墨的灵魂所在。这种内在灵魂是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民族特性、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所以水墨形式无论以后如何发展或是跟别的现代艺术相融合,其民族性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永不能丢,水墨形式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如果失去了精神性和民族性的内涵,那就只能流于形式游戏而落入俗套。

四、平面设计中水墨形式是一种视觉样式还是中国艺术象征的探讨

我们首先确定水墨是中国绘画的一个主要形式,这无可厚非。经历了两千多年,中国画能发展到今天,支撑其背后的必然是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环境、思想体系,所以中国水墨画形式肯定蕴涵了中国的民族性格特质。而水墨形式经过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时代本身就赋予了其许多新的形式和内涵。中国历史的发展,封建朝代的更新换代,水墨的形式和精神价值的追求每每在接受了新的思想和一些技法创新后而不断地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万物都是发展的,水墨同样也不例外。如果水墨发展到今日,时代和社会需要其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并无不妥。但发展水墨不能丢弃传统中前人总结的精华的部分,水墨如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是有中国意味和打上中国烙印的视觉语言。借古以开今,就是说明不能撇开借古来开今。完全否定过去,一味地追求所谓全新的水墨,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前人总结之精华是后人可持续发展之经典,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因此,研究水墨语言是不能撇开中国而谈其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视觉语言,因为失去根本,就会迷失自我。

“水墨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换个方式说,就是水墨既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而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水墨形式无论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还是中国民族精神象征都是合理的。视觉语言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人们对一切画面的视觉元素、表现形式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性认识和视觉上的感受,任何人们所看到的平面作品中的表现元素都可看作是一种视觉语言,这里就存在着“共性”。水墨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样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很强的表现形式,其“个性”是不言而喻的。既然两者确立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这种类似于视觉语言和民族特质的争论也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五、水墨技法对丰富平面设计形式多样性的积极意义

世界艺术的形式语言正走向多元化、多样性,水墨作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质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世界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部分,蕴涵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以水墨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其对世界平面设计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水墨在现代无论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形态还是特殊的视觉语言,其所承载的不仅包括了现代艺术家们对传统的继承和再认识,也包含了对当代以及将来的探索和思考。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背景下,讲究推陈出新,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传统、眺望未来,这样才能真正能做到借古以开今。水墨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仅仅是一个开端,意义应远不止其带给人们的视觉表象感受,其背后的人文思考则更应引发当代及后代艺术家们的探索与思考。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86-290.

[2](唐)张彦远,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48-50.

[3]潘天寿,徐建融导读.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7-9.

猜你喜欢
水墨笔墨形式
笔墨童年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16
水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笔墨厨神
泼尽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笔墨厨神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