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2011-03-31 14:24:16陈艳霞胡艳芳莫继安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6期
关键词:预冲灌流尿毒症

陈艳霞,胡艳芳,莫继安,王 晶(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湖北荆州434000)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因皮肤瘙痒影响睡眠,从而引起烦躁,精神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血液透析质量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顽固性皮肤瘙痒已成为一个较突出的临床问题。我科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2~81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4例。维持透析时间6~36个月,HD 2~3次/周,每次4.5h,血流量180~250ml/min。

1.2 仪器

使用德国贝朗公司Dialog+透析器,采用Asahi公司13L空心纤维透析器及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A130灌流器,透析液为碳酸盐透析液,流速500ml/min。

1.3 方法

1.3.1 预冲 ①旋开灌流器两端的端帽排出灌流器内的保存液,使血液回路的动脉管充满预冲液后,连接灌流器的动脉端。使预冲液充满灌流器后,再把灌流器静脉端与血液回路的静脉端相连。②依次用5%葡萄糖500ml,含肝素(10~15)mg/500ml的生理盐水2500ml自下而上预冲灌流器和血路,泵流速为100ml/mim,预冲过程中轻拍灌流器及管路以排尽气体。③用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500ml以不超过50ml/mim的流速缓慢预冲,使灌流器达到充分肝素化。④最后使用一瓶无肝素的生理盐水500ml冲入,排出其中含肝素的生理盐水。

1.3.2 上机 建立动静脉内瘘,采用全身肝素化方法,首次肝素剂量为1mg/kg,以后每30min追加肝素8~10mg。灌流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血液流速从100~150ml/mim逐步增加到200~250ml/mim,灌流时间一般为120~150min。

1.4 结果

采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AS)对结果进行评价[2]。20例患者根据瘙痒情况,分别进行1~2次HD+HP治疗,皮肤瘙痒程度平均VAS评分由治疗前7.5分降至3.8分,一次治疗瘙痒缓解时间为10~60d。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尿毒症皮肤瘙痒影响患者的睡眠,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减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2.2 加强监护

在进行HD+HP治疗中,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发生低血压,应减慢血流量,取休克卧位,遵医嘱静脉推注高渗糖或补充0.9%NaCl注射液,必要时使用升压药。患者在灌流后10~30min出现脸红、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可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推。

2.3 饮食护理

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进食优质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脂饮食。

2.4 皮肤护理

嘱患者穿棉质、宽松的内衣裤,不可用力搔抓瘙痒部位。避免使用碱性香皂,可适当涂抹保湿润滑剂以保护皮肤。

3 讨 论

目前,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真皮内肥大细胞增多,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有关。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与中、大分子毒素在体内蓄积有关。通过临床的观察,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的应用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睡眠、皮肤瘙痒,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1]何长民,张训 .肾脏替代治疗学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52-154.

[2]Subach R A,Max M A.Evaluation of uremic pruritus at an outpatient hemodialysis unit [J].Ren Fail,2002,24:609-614.

猜你喜欢
预冲灌流尿毒症
改良预冲法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中的应用进展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不同预冲方法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人物
健康人生(2017年12期)2017-12-21 02:25:52
自动密闭式预冲法与手动密闭式预冲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对比研究
血液灌流中两种不同预冲方法的效果比较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西藏科技(2015年9期)2015-09-26 12:15:31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