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光艳梁传诚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音乐系,贵州 都匀 5580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贵州 都匀 558000)
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竞技与广场舞蹈
欧光艳1梁传诚2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音乐系,贵州 都匀 5580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贵州 都匀 558000)
广场舞蹈借助民族舞蹈特点,丰富了内涵,提高了观赏价值;而民间体育竞技形式的实现,对于广场舞蹈自身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又提供了较好的传播载体。可见民间舞蹈与民间体育竞技的共存,为广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竞技;广场舞蹈;价值与优势
从当前具有民间舞蹈特质的广场舞蹈来看,民间舞蹈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特点。
(一)民族性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身承袭的历史发展特色。舞蹈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在信仰、舞蹈等方面就产生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也产生了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的广场舞蹈而言,鲜明的民族舞蹈就是广场舞蹈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性表现。但是,植根于沃土,更重要的是在吸收养分的同时,能够更茁壮的成长,因此,就必须基于民族性进行舞蹈表现形式、内容的创新。
(二)群众性
广场舞蹈源于群众生活,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真正的实现群众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以及实现当地民间舞蹈自身的文化实践。以具有25个少数民族的云南为例,具有显著特色的群众文化是云南省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撑。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个个都是能歌善舞的行家,他们在劳作的间隙或者是一天劳作的结束,都会自觉的手舞足蹈,借以达到消除劳动疲劳、自娱的目的,当他们成群结队的在村寨的广场上跳起统一的集体性动作时,广场舞蹈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具有民间舞蹈特质的广场舞蹈来源于群众的生活。但是,广场舞蹈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来源于群众生活还应高于生活,随着时代、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需求,积极地进行创新,以实现舞蹈文化的代代传承。
(三)时代性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原本闭塞的村寨,也逐渐的实现了与外面世界的接触。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将越来越多的外界文化带给原本闭塞的村寨。外界文化的传入对于当地的民间舞蹈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也给当地的舞蹈文化带来了新的元素,促进其进行积极的更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舞蹈文化的审美价值,有的人主张现代,摒弃过去;有的人主张保守传统。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承民间舞蹈的同时,还应注重舞蹈的发展与创新,给广场舞蹈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以实现广场舞蹈更好的承袭与发展。
现代体育运动的主流趋势,就是实现运动的竞技性。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当今民间体育竞技因为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内涵以及发展特征,就成为我国当前广场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间体育遵从的是崇实、守内、尚礼的风格,讲求国民自身道德修养,因此具有较为浓厚的修身养性特征。当前,应用于广场舞蹈的民间体育竞技,同样也具有上述的特征。这一点,从我国具有源远流长历史的空竹、陀螺等民间体育竞技形式上就可以看出。
空竹,是以竹木为材料、中空而得名的。空竹还称舞铃,是用一根长绳舞耍一个哑铃状的滚轴。抖空竹项目在我国已经具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体育奇葩。现在,在北京、天津、河北等众多地方的公园、院落空地上,呈现出一片空竹飞舞的场面。为了实现这一瑰宝的更好保护,2006年6月,抖空竹入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针对空竹的一系列研究也开始展开,对于推动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竹在不需要专业教师教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就可以很快的掌握技巧,且由于空竹基本上具有的是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占地面积不大,实现其自身的广场舞蹈表演,完成统一性、集体性完全是具有可能的。
陀螺运动又称为打陀螺,这种运动只需要一根鞭子和一个陀螺即可。是彝族、壮族、佤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在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等地十分受关注。打陀螺作为一种民间体育竞技,其自身具有的对抗性、技巧性以及趣味性,使其在1985年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陀螺既可以在小空间内竞技,还可以在广场上,多数人进行统一化的竞技。这种竞技模式老少咸宜,既可以实现竞技需求,还可以通过动作的设定、整齐划一、音乐的配合形成具有宏大场面的广场舞蹈。
广场舞蹈为民间的舞蹈家提供了实现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民间舞蹈家通过研究并设计出具有民间特色的舞蹈,并通过广场舞蹈的形式在竞技中表达出来。民间舞蹈为民间体育竞技的达成提供了实现的基础,而民间体育竞技的表现形式又为民间舞蹈的展现以及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广场舞蹈的活动中,奠定了广泛参与的可能性。民间舞蹈的特质以及民间体育竞技的表现形式,对于不了解这种文化或者是不具备充裕时间,具有竞技性特点的民间体育竞技,就可以发挥鼓动与呼吁更多民众参与进来的可能,从而为广场舞蹈的发展、影响广度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广场舞蹈较广的影响力度,对于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能够产生较高的存在价值。
民间舞蹈因为具有广场舞蹈原本质朴、本色的发展特质,因此,在广场舞蹈的发展中不断地实现创新,不仅实现了当地较高的商业价值,还有利于当地以及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但是,从当前广场文化发展的深度上讲,由于广场舞蹈在当地的发展,其辐射的广度以及深度受到限制。但是,通过民间体育竞技的形式,如云南举办的民间体育特色节目比赛等,经过媒体、报纸等的宣传,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国内外媒体前来参观,同时,民间体育竞技的表现形式,由于没有离开民间舞蹈发源、发展的土地,因此并未失去广场舞蹈所具有的民间特色。相反,由于民间舞蹈与民间体育竞技形式的有效赖存发展,更能促进原本走专业化发展、日渐脱离普通大众的舞蹈重返大众舞台,使舞蹈回归群众本色,真正的使广场舞蹈融入大众生活,增进群众的正常娱乐。由此可见,经过大刀阔斧改革之后的广场舞蹈,由于民间舞蹈以及民间体育竞技形式双重支柱的支撑,将更好的促进我国广场舞蹈的发展。
广场舞蹈的产生是为了实现一方人民的业余娱乐、强健身体,并在广场舞蹈的发展中实现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与演变。但是,就其影响的范围来讲,只是某一地区的民间舞蹈。但是,民间舞蹈与民间体育竞技形式的有效结合与发展,就可以实现促进参与到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广场舞蹈人数的增加,前来观赏的游客数量随着舞蹈的名声传播出去,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对于当地的饮食业、旅游业将产生较大的推动力量,这样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还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因此,为促进歌舞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就需要以广场舞蹈作为传播的媒介,以实现民族之间对话平台的扩大。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借助民族舞蹈的内涵以及民间体育竞技的表现形式,具有民间舞蹈特色的广场舞蹈,才具有了观赏的价值,而民间体育竞技形式的实现,对于广场舞蹈自身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又提供了较好的传播载体。由此可知,民间舞蹈与民间体育竞技的并存,为广场舞蹈提供了发展的肥沃土壤。
F592
A
1673-1395(2011)06-0165-02
2011-04-28
欧光艳(1963—),女,贵州三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舞蹈人类学、舞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