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大学语文》教学情境途径探析

2011-03-31 14:04赵雪莲
关键词:大学语文优化情境

赵雪莲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艺术系,浙江 台州 318020)

优化《大学语文》教学情境途径探析

赵雪莲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艺术系,浙江 台州 318020)

《大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优化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化发展,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并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及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选择情境创设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情景;优化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地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课堂问题情境不仅包含着问题,还包含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方式,包含着教师的启发、鼓励、激发、暗示、点拨,也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本身的整个课堂的动态表现。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纯教学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意义上讲,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创设问题,优化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往往能改变平铺直叙、满堂灌的倾向,促进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由无意识记转向有意识记。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和潜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一直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巧用多媒体

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院校所确立的培养目标,已经从“知识型→智能型→创造型”转变,强调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积极主动、独立自主能动的个体。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化、学习的主动化等特点,教育过程就需要不断加以利用和正确的引导。《大学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实用性。借助多媒体会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可感、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就得把“精干”的语言变得可视、可闻和可感,即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通过视觉、听觉等具体感觉器官激发学生感知的兴奋性,进而调动其情感。

多媒体画面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如同置身于其中,加上播放课文朗读录音,音乐缓缓而起,将学生带入意境中,使学生由文字到画面,由画面到音乐,在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中,缩短了学生与文中人与事、物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距离。

三、创造可预见成功的学习效果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情感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而且对形成学生以学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因此,课堂上学生学习情感的浓厚、强烈,是保证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前提。教师传递的信息,是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关键。教师如何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只要品尝到成功的甘露,都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精力,乐于努力学习。反之,若经常品尝到的是失败的学生则对学习会越来越不感兴趣,越来越认为自己对学习无能为力,即挫败感,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学习的习得性无助。而且前者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和良好情感的培养,后者则会对学生的学习起消极的压抑作用,还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越有成功体验感的人越能专注继续其行为,前进的动力就愈大,情感的体验愈强烈、愈深刻。在教学中若能够给所有学生都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无疑能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持久学习愿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要主动营造各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机会持久乐学的情境,让他们依靠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的动力去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和挑战困难,培养自信。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在教学中不断创设乐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高尚情感,正视困难、不畏挫折的意志,主动进取、自信自尊的性格品质等,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对教与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优化效果。

四、音乐和故事导入

音乐和故事最易激越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最易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情境,打通读者与作品、作者的情感世界。

(一)音乐导入

黑格尔说:“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1]在有些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借助音乐手段,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曲目,或设法把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歌曲与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导入新课,这是帮助学生走进课文,触摸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习《蒹葭》时,先播《在水一方》乐曲,请同学一边欣赏一边体会曲子所表达的意境,这曲子形象描绘了男子追求心中“美女”永不放弃的凄美之情。

又如在学习《贝多芬百年祭》这篇文章时,首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介绍《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的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这自然能够激起学生对贝多芬一生生活和他人对他的评价的好奇心。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受到作者优美文字的感染,情绪很容易的被激发起来。

(二)故事导入

好故事永远受人欢迎。运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故事以情节取胜,能激发学生对认识对象急迫了解的心态,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但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较为紧张,因此,所讲故事要短小精悍、人物事件要高度集中,且紧扣作品。

当然,优化大学语文教学情境的途径还有很多,如通过视频欣赏、网络评论、实物演示、生活展现、评析演讲等。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让心灵真正震撼和安宁的是真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最早是从感情开始的。真情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和谐社会的良知,是天地之大善大美的知音。丢失了真情,就会迷乱了心窍,留住了真情,内心就充满了明媚而温馨的春意。这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带领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人类的内心触摸真情,感受真情和真性。

[1](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G633

A

1673-1395(2011)06-0150-02

2011-04-20

赵雪莲(1971-),女,浙江仙居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优化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