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菁
(荆州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台,湖北 荆州 434000)
“行风热线”类节目关键人的定位与素养
王 菁
(荆州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台,湖北 荆州 434000)
用传播学中“把关人”理论,来分析行风热线类节目各类角色功能,形成了“关键人”的概念。关键人虽是“传者”,但应定位成“受者”,以“平衡/互换模式”的思想换位思考,表达和满足受众的需要,使受众直接参与并从中获益;关键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受众,能体察百姓疾苦,能超越自我的思维局限等基本素养也是行风热线类节目成功的关键。
行风热线;把关人;关键人;定位;素养
在行风热线类节目中,有三类传者角色,一类是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这是传统的传者,在整个节目过程中,起着信息的筛选与过滤的把关作用,还有两类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类是打进电话的节目参与人(他们或她们既是传者,也是受众);第三类是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若把整个活动严格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来套,节目参与的人也起着第一阶段的新闻采访的作用,只是“采访”的是他(她)本人,是自己关心的信息,也有一个信息取舍和加工的过程,当然也不是有闻必录的。而政府部门参与者,毫无疑问是新闻加工活动中的主角,在节目的直播过程中,他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整个行风热线类节目的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他所具备的素养,几乎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为此,笔者将这类人称为“关键人”,并主要就这一类传者角色,进行其定位的分析和素养要求的审视。
20世纪初,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的宣传所表现出来的威力,使人们认识到了大众传播的力量,也让人们对大众传播产生了一种敬畏感。于是,大众传播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传者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传播者的目的和需要来决定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而把受众(audience)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被动的、盲目的,只要传者不断发出信息,受众就会不加思考的、顺从的接受,传播的预期目的就能实现,这就是“传者中心论”。“传者中心论”的观点在当时的传播效果研究中受到追捧,而对传播效果的评析更多地是以传者为中心和出发点来进行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传播方式中,信息流动的方式采用单向推送式,媒体把经过编排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把关人无疑是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毫无悬念,是一种“传者中心”的模式,而把关人的定位也无疑是中心角色。
到了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传播学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认识到受众并不是被动的“靶子”,而是能自主和独立地取舍信息,并将信息为己所用的“主人”,受众对传播产生制约作用,并最终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这种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就是“受众中心论”。这一理论随“1964年鲍尔(R.A.Bauer)的‘固执的受众’一说问世而进一步强化[9],在E.卡茨、J.G.布鲁姆勒、D.麦奎尔、K.E.罗森格伦等人首倡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更加发扬光大[10]。
若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待“行风热线”类节目,从开办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作为听众(受众)的广大人民群众。事实上,从整个节目的传播信息流看,无论是从信息的最初源头,还是信息的流向目的地,无论是从节目的表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特征,还是内在的隐藏的逻辑,都是把受众放在第一位的,绝对是“受众”为中心的,“受众”应该是绝对的主人。
但是,大众传播毕竟不同于人际传播,受众的控制,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反馈意见,都是“软控制”;相比之下,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是“硬控制”,直接关系到能否生存发展。传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的制约,而行风热线类节目,传者在受众观念里,很多情况下,都是“宣传型”的,很容易被“硬控制”牵着鼻子走,倾向于代表政府或大企业的利益,优先考虑传播者的需要,然后才能顾及受众的需要。如此看来,“传者中心”的传播格局,是和大众传播的特点及社会结构相联系的。由于大众传播的技术特征和政治控制、经济控制的存在,本应确立“受众中心”观念的传播,在现实中不得不让位于“传者中心”,而不可能改变传播和受众所处的社会结构,导致“受众中心”仅仅是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因此,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传播。
行风热线类节目里的“关键人”在传播的信息流中应该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或者说,在整个节目信息流中,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呢?能否改变这种“受众中心”乌托邦的现实呢?
我们认为,关键人虽然被节目赋予了一个传者的位置,但是,他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受者”的角色,应该具备如同麦奎尔曾设想的一种“平衡/互换模式”的思想。关键人应该放弃一切操纵“受众”的意图,舍弃组织的目标,变换自己的传者的角色,换位思考,心中只有联系受众的愿望,甚至认为自己就是广大的“受众”之一,把行风热线节目作为与广大受众共享的工具,把受众当作对话伙伴甚至就是作为一个受众倾诉着内心的需求,目标是表达和满足受众的需要,使受众是传播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能通过这个过程的实现而从中获益,这就是关键人的一个正确的定位。只有通过“关键人”的这种思想和行为的“受众”定位的努力和作用,使得这种“平衡/互换模式”能真正实现,才能有某种程度或者形式的“受众中心论”的实现。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对“关键人”的素养会提出诸多方面的要求。
对传者素质要求的方面很多,包括信念、政治素养、政策水平、法律法规意识、价值观、心理素质、动机、态度、情绪情感以及文化水平、文化背景等。这里只分析与角色定位相关的素养要求。
第一,从信念上真正热爱行风热线的受众,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满足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深入体察公众生活,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健康、良性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起导向和推动的作用。关键人不只是简单地在言语之间把自己摆在受众位置,需要在信念上突破自我的局限,用受众的眼光去看问题。只有那种甘愿为广大受众,即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共享信息而奋斗的力量才能推动关键人真正把自己放在受众的位置。
第二,深入体验受众的日常生活,深刻体验百姓的千辛万苦。要真正从受众的角度说话,需要真正体会受众的心理。但受众的心理不是抽象地悬空存在的,而是依附于具体的受众身上。受众是谁?是传者的亲人、朋友、邻居以及千千万万个传者并不认识的广大老百姓。若传者没有受众的经历,那他就找不到受众的状态,将信将疑地口若悬河,纵然是千言万语,也只是凭借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去理解,去体验受众心理的。这样一来,关键人的受众定位是没有到位的。那么关键人应该深入体验受众的日常生活,深刻体验百姓的千辛万苦,例如,通过积极参与类似湖北省委正在推进的“三万”活动这样的实践,深入百姓,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传者的头脑中,尽可能多地贮备各类受众的模式,包括他们的形象、兴趣、爱好等。与此同时,也需要博览群书,间接获得人生百态,让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活跃于脑,了然于胸,这样,关键人才能准确的将自己定位为受众。
第三,超越自我的思维局限,摆脱以传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是否真正认识到受众是传播的起点和归宿,认识到受者才是真正的“主人”,传者要具备跳出惯性思维的束缚,超越自我的思维局限的素养。传者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习惯于以传者为中心思考问题,不善于换位思考,这不一定是思想觉悟信念的问题,也不一定是生活体验的问题,而是思维惯性使然。摆脱以传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还与传者的个性相关,比如,自视过高者,孤僻内向者,自我封闭者,往往不愿意也不善于转移角色。从而导致出现自话自说或与受众心理需求南辕北辙等现象,这些都是作为关键人必须摒弃的特质。
综上所述,行风热线类节目成功与否,关键人的定位和素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对关键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也是如此,通过多年的行风热线节目,锻炼了大量的关键人,对他们的素养的提高,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
[1](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谢金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倩.“行风热线”的定位、特色与风格[J].采.写.编,2002(3).
[3]王伟,从行风热线谈拓宽民意反映渠道[J].新闻传播,2010(1).
[4]郭云智.行风热线节目的现实责任[J].记者摇篮,2010(1).
[5]卢庆新.发挥广播双向交流的独特优势——行风热线促进了地方民主政治建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9).
[6]赵朝峰.用心血和汗水浇铸“民心工程”——运作“行风热线”的点滴体会[J].采.写.编,2000(6).
[7]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M].广州:北京新起点广州分校汇编,1947.
[8](美)D·M·怀特.“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R.Bauer,The obstinate audience: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Vol 19(5),May 1964.
[10](英)D.麦奎尔,S.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G206
A
1673-1395(2011)06-0178-03
一、“行风热线”类节目中的关键人
2011-04-28
王菁(1971-),女,湖北荆州人,国家一级播音员,主要从事节目播音、主持及策划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5W”模式中首要的就是谁(Who),“谁”就是传者,也叫把关人(gatekeeper),是指媒介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新闻传播机构、媒介管理者与媒介传播者即那些从事最基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在“行风热线”类广播节目中[2~6],还有一类更为重要的把关人,那就是在不同时间的节目中参与人和走进“行风热线”类栏目的不同地域(县市)不同管理部门的不同行业管理者。
“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7]。其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勒温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怀特(D.M. White)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8]。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8],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为了弄清哪道关口最为关键、最是重要,巴斯对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9],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他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或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他会进行取舍和加工。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这就是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以上对传者的作用分析,是完全的传者中心论的思想,没有考虑任何受众的反馈甚至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