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辨证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1-03-31 13:50:57韦红玉黄小凤唐华英黄衍强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护理学

韦红玉,黄小凤,唐华英,黄衍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曾 怡 (右江民族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广西百色533000)

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2种语言进行授课。目前,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双语教学,各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相继开展双语教学,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自然科学类,笔者所在教研室选取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本科班级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运用教育辨证法正确指导教学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实践过程中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选择合适对象

双语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并根据当时当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选取教学对象。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偏远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学生英语水平总体不高。以往其他科目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本科专业的双语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开展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应选择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进行,而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本科学生正好具备这一方面的条件。另外,众所周知,国际上护理人才的短缺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多,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在该校也应运而生,在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本科生中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英语能力,还能满足国际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由此最终确定选取该专业进行双语教学。

2 明确教学目的

目的是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目的就是在实践过程开始时就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关于实践活动结果的表象或观念[2]。双语教学也是具有目的性的,其目的是双语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指导和支配着整个过程。教师总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去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对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本科生进行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旨在让该专业学生在掌握本科目知识的前提下熟悉相关的英语词汇,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间接地提高综合英语水平,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有序开展教学

教学目的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一切教学活动过程都是实现一定教学目的的过程,过程在目的的支配下展开,目的在展开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活动的最终是要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活动具有3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教材和学生,还具有2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教师运用教材向学生施教的过程与学生通过掌握教材向教师学习的过程。这2个过程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同时进行的,二者构成教学矛盾统一体[3]。在双语教学中应正确处理,注意把握这一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在教与学的不同条件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师生互为主客体就要互相理解,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也是搞高教学质量的内部动力。

3.1 课前的准备

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是有准备、有计划的,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

3.1.1 开课前调查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促进教学的进步。在开课之前,搜集以往其他科目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本科专业学生实施双语教学的反馈意见,发现其中的问题,归纳总结以备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注意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对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开设医学微生物学双语课的态度、期望和建议,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在课前和课堂上了解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听取了解剖课和生理课的讲授,从中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英语水平。

3.1.2 大纲编写

大纲编写要特别注意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如应把重点放在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及感染的防治等内容上,而对病原微生物学检查法等内容则作为简单了解。应使用简单英文句子编写,对于熟悉、掌握、了解的内容应分类罗列,尽可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3.1.3 教材及内容选取

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及学生英语水平,除选用相适应的中文教材外,应以中文教材为基础,参考英文教材自编英文讲义。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内容方面应侧重于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知识点,如消毒与灭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医院内感染等。在内容上应多用简单句子,突出重点。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名词或难译的句子则用中文注释。

3.1.4 课件制作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听又要记,而且需要快速浏览幻灯片内容,所以课件制作应多使用简短英文句子,生词应标注中文。应多使用相关图片和动画,采用PowerPoint及其他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使课件更加美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应的英语词汇。另外还掺杂些趣味练习,使课件内容丰富。

3.2 课堂教学

教学是培养人的一种基本途径,是教师应用教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身心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尤其对于双语教学,必须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的、途径与方法的辨证关系。

3.2.1 明确学习目的

在第一节课时,应让学生明确用英语学习微生物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首先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由于是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专业英语知识,这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利。其次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第一线工作者,怎样更好地救护病人以及保护自己,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这与微生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有效地把英语与医学微生物学结合起来,在刚开始授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该课程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提高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

3.2.2 用简单句子口头教学

根据开课前的问卷调查可知,该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并不太高。因此,教师在用双语授课时应尽量使用常见的既能表示知识要点,而结构又简单的英语句子,使其简单易懂。教师的发音应尽量准确(此点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更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时进行简单的英语提问或中文提问,鼓励学生开口,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2]。英语口语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0%~30%以内,并且在一定阶段,对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反馈及时做出调整。

3.2.3 授课方法

在教师教的主体方面,教师要认真地、深入细致地熟悉和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逻辑性、思想性以及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疑难问题、学习的态度、方法以及思想情况等[3]。在学生学的主体方面,老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的智能,发展他们的个性。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启发式:在教学中应避免注入式,应教学生会学,让学生学会学习[3]。例如在讲述绪论内容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有哪些是与微生物有关的,能否看得到,由此对微生物有了一个基本概念,再结合到其英文单词 “microbe”,其前缀是微小的意思,与微生物的中文意思有联系,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学,再让学生自行查阅有哪些单词可以表述为微生物的。再如,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是重点学习内容,也是较难理解的,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看这2种代表菌的图片,让他们指出区别,再联系到革兰的英语单词,与中文发英相似,同时再与阴性与阳性的单词相对应。用此方法学习,能够快速认识单词,并学会观察比较。

提问清单法[4]:即针对某一内容,归纳成一系列问题,在提问过程中逐条思考,达到对这一知识点系统的认知。例如在学习破伤风梭菌时,用代表性的单词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列于课件上,“who?” →“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how?”→“prevention?”用语言说出完整的问题,从谁曾经感染过该菌这一问题入手,让学生随着问题的变化,在思考问题中系统地认识这一病原菌及其相关英语词汇。

联想法:即把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由某概念而想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由某种特性而想起其他相关特性的方法称为联想法[3]。对于医学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可使用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如对于消毒灭菌的相关术语有 “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可通过对比这几个术语的范围来区别,同时联想相关范围的英语单词,“消毒”-“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灭菌”-“all microbial including bacterial spores”。另外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吃过的饭菜如果没有冰箱放置,应如何处理可使食物保持更久而不变质。同时联系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4],即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对一部分内容有了解后,可采取这一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6人为1小组,在小组内选一位善于引导和启发大家思考的同学做主持,维持讨论秩序,安排一名记录员详细记录全部发言,先由主持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其他同学回答问题,记录的同学记录,最后分析加工,指出有哪些不足之处。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对于这一方法,同学们都反映很喜欢,能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并巩固知识,也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

另外,学生是课堂行为的对象,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馈,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不使课堂沉闷,在不同课堂交替使用提问法、游戏、猜谜语等方法,采用多种措施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鼓励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加学生的动力和兴趣。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有亲切感,轻轻松松学习。

3.2.4 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主要是发挥学生学的主体能动性,在每节课后都布置了相应的预习,提供相应的医学微生物学英语网站。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共同讨论。

4 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双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在教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辨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读书的、演示的、实践的等方法,表现在看得见、听得着,可以说是显性的方法。陶冶这种教学方法则是通过创设和利用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转化的影响,特点是寓教学于情境之中,通过按照教学要求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学生,这种方式对学生具有潜移转化的效果,能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以深远的影响,是隐性的方法。教师可通过自身的人格感化学生,美观的校园、整洁的教室、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等,都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2],这些方面学校都给予支持,而在课堂中,我们也会穿插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非专业的英文名句,在整个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显性与隐性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在实施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本科双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用教育辨证法指导教学,可使教学有选择、有计划、有条理、科学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教学表示支持,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从该课程学到专业英语,对将来的学业及就业前景有很大帮助。此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听懂基本的专业英语单词和简单句子是困难的,应用英语思维表达生疏难懂的医学专业英语知识更是难中加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比如增加教学课时,激励师生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形成双语教学的浓厚氛围,整体提高师生英语的综合水平。

[1]耿桂灵.护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54-55.

[2]刘楚明.教育辨证法 (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钟青萍,胡文锋,方 祥,等.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7,(5):199-200.

[4]钱兆华,李 丽,文剑英.自然辨证法简明教程[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专业英语护理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