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首”、“夏口”考

2011-03-31 13:34徐文武
关键词:豫章水经注汉水

徐文武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夏首”、“夏口”考

徐文武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夏水与汉水是“互受通称”,所以古代文献中把汉水称为夏水。汉水在武汉注入长江,因受夏水之名,所以在武汉就有了“夏口”、“夏汭”等地名。

夏首;夏口;地理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楚国东迁于陈城。屈原在这一年的仲春时节,离开楚故都纪南城。流亡途中,屈原满怀忧愤之心,写下了 《哀郢》一诗。诗中写道:“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而流亡……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屈原乘船离开郢都后打算 “东迁”,而当船过 “夏首”之后,屈原却说要 “西浮”了,这让后世治楚辞的学者颇为不解。

弄清 “夏首”的具体位置,对于研究屈原离郢后的行迹具有重要意义。后人多从夏水和长江的交汇处来探寻 “夏首”的所在。在先秦文献 《左传》、《荀子》、《九章》中就有关于夏水的记载,但都很简略。汉以后,对夏水的记载渐为明晰。《汉水·地理志》记:“夏水首受江,东入沔,行五百里。”夏水源于楚郢都东南,受长江之水,一路与大江并行而东,在今湖北省仙桃市注入汉水。夏水与汉水合流后,再东行至武汉注入长江。后人对于 “夏首”地理位置的探寻,是以夏水受长江之水的入口和夏、汉合流后在长江的出口来定位的。由此,关于 “夏首”的地理位置,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夏首在古江陵县 (荆州古城)的东南。如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称夏首在 “在郢都、江陵东南”,今人刘永济、聂石樵等承其说。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夏首在武汉的汉口,如蒋天枢 《楚辞校释》称:“夏首,夏水自长江支出处,北流注入汉水,其入汉处古称夏口,今曰汉口。”“汉口”说存在的误区,潘啸龙在 《论 〈哀郢〉所述 “夏首”非后世之 “汉口”》一文中已有论说[1],此不赘言。自六朝以来,学者多持夏首在 “江陵”说,似可成为定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夏首”在古江陵县东南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如何解释屈原离开郢都的路线是 “东迁”,而过了 “夏首”之后却要 “西浮”等问题,以及武汉为何有 “夏口”这一地名等问题。

一、“夏首”是 “洲之首”而非 “水之首”

六朝时期的地理学家均把 “夏首”定在古江陵县东南的长江沿岸,如南朝宋人盛弘之 《荆州记》说:“江津东十余里有中夏洲,州 (洲)之首,江之汜也,故屈原云:‘经夏首而西浮,”郦道元 《水经注》也说:“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谓 ‘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盛弘之、郦道元均认为屈原所说的 “夏首”是 “中夏洲”或 “中夏口”。两人的区别之处在于,盛弘之认为,“夏首”是因在中夏洲的 “州 (洲)之首”而得名,郦道元认为,“夏首”是因在 “夏水之首”而得名。两人的说法,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答案呢?郦道元的 “夏水之首”说在学术界虽然影响较大,但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夏口并非 “夏水之首”,在中夏口的上游,还有许多入水口入长江水入夏水。

长江与夏水并行而东,沿途有众多的支流连通江、夏二水,由此构成了一个密集的江、夏水网。连通长江与夏水的支流,在长江沿岸形成众多的以“口”为名的地名,从沙市往下到监利县境内,长江沿岸分布着的夏水支流引长江水的入口就有江津口、豫章口、中夏口、子夏口等。

江津口是夏水引江水入口之一。《水经注》卷三十二 “夏水”条: “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此处所说的 “江津”指江津口。明代雷思霈《荆州方舆书》:“江水径御路口,东播于沙市津巷口,即古江津口。”可见,江津口是夏水通长江的入口之一。江津古地名见于 《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风则不可以涉。”据清孔自来 《江陵志余》:“江水自此益大,一曰大岸,今沙头津巷口是。”明代时江津口已填为陆地,并建成居民街巷,已是繁华的商埠,因而有 “津巷口”之称。据已故荆州地方文史学者朱翰昆先生实地考察,津巷口当在今沙市胜利街的新长巷与高家巷之间。[2](P90)江津口往东方向有豫章口,这里也是夏水受长江水的入口处。《水经注》卷三十四 “江水”条:“江水又东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而得名矣。”豫章冈即今沙市章华寺所在地。豫章口在豫章冈的东南,因而得名。据 《宋书》卷四十五记,南朝名将王镇恶受命攻江陵,“至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里”。根据这一描述,豫章口应在今沙市红星路至豉湖路之间的沿江地段。

豫章口往东,则是中夏口。《水经注》卷三十二 “夏水”条:“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中夏口的具体位置,我们在下文探讨)中夏口再往东,在今石首市境内还有夏水受长江水的入口,名为 “子夏口”。《水经注》:“(江水)又东迳公安县北,左会高口,又东得故市口,又右迳阳岐山北,又东,左合子夏口。”“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山枕大江,山东有城,故华容县尉旧治也。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迤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也。”阳岐山即今石首市绣林镇,阳岐山往东的“子夏口”,清光绪 《荆州府志》说: “当今小河口。”应在今石首市小河口镇。

由此可见,中夏口的上游还有江津口、豫章口等,中夏口的下游还有子夏口,中夏口因位居诸“口”之中而得名。中夏口显然不是 “夏水之首”了,夏首所在的中夏口,自然也非因地处 “夏水之首”而得名。既然郦道元说 “夏首”所在的中夏口因是 “夏水之首”而得名的说法不准确,那么,盛弘之所说的夏首因位于夏洲之首而得名 “夏首”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中夏洲就是 《左传》中所说的 “夏州”。前599年,因为陈国的陈灵公与同宗公孙夏御叔之妻夏姬通奸,且侮辱夏姬之子夏征舒,夏征舒发动叛乱,杀掉陈灵公,自立为陈侯。公元前598年 (楚庄王十六年),楚庄王以讨乱为名伐陈,杀夏征舒,灭陈为县。楚大夫申叔时出使齐国归来后,为灭陈事劝谏庄王,庄王复封陈,但从陈国每乡取一人归楚,从 “陈夏”得到的人安置在楚地后,其地称为“夏州”,取陈国的夏氏为名。“州”是 “洲”的古字,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陆地, “夏州”即 “夏洲”。“夏州 (洲)”在什么地方呢?盛弘之 《荆州记》云:“夏首又东二十余里有涌口,二水之间谓之夏州 (洲),首尾七百里,华容、监利二县,在其中矣。”(《太平》卷一四六引)依盛氏所说,夏州 (洲)在今江陵县、监利县境内,是夏水与涌水二水之间的一条狭长的夹于两水之间的陆地。

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认为,事实上,夏水的得名并非如应劭 《十三州记》所说,是因 “冬竭夏流”而得名 “夏水”,乃是因夏洲而得名。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清江永驳应劭之说曰:“应劭谓冬竭夏流,非也。汉大川,岂有冬竭者乎?”夏水为接通江、汉支流,冬季很少会出现枯竭的情况,因而说夏水是因此水夏天有水而冬天枯竭而得名,是说不通的,而因沿夏洲而得名夏水,则是情理可通。

综上所述,夏首所在的中夏口、中夏洲,其实是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所指的对象不同,中夏口是指江流入夏水的入口处而言,中夏洲是指环水的陆地而言。“夏首”实乃因 “夏洲之首”而得名,并非因其地为 “首受江”处而得名。

二、夏首位于今荆江防洪堤木沉渊段

据 《水经注》,中夏口在江津口、豫章口东,但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呢?《水经注》:“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右则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西,极水曲之势,世谓之 ‘江曲’者也。”在长江一处“江曲”地带,是中夏水与长江的交接口,这里便是中夏口。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对所谓 “江曲”之地有详细的文字描绘: “江水经公安县东北境,又东南,稍折而西,而南至石首县西境。”这一段江水的走向是先东南,后向西折,再转向南。据上述描述,长江荆江段的盐卡、木沉渊一带正好符合这一地理特征。盐卡在荆江大堤上所做的里程标志为桩号746+450至748+250之间,木沉渊荆江大堤上所记桩号746+450~748+250。[3](P405)从盐卡至木沉渊地段,江水先流向东南,再折向西,又转向由南。由于江水自西向东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急弯,水道受阻,水流在此向东南冲决出一条河流,与上游江津口、豫章口的来水会合,向东南流去,形成夏水。这里冲决的河流称为中夏水,而决口就是中夏口了。

历史上荆江从盐卡至木沉渊地段,也是水患严重的地区。《宋史·河渠志》:“荆南江陵县东三十里,沿江北岸古堤一处,地名黄潭。”又载,“荆、襄诸水:绍兴二十八年,监察御史都民望言:‘荆南江陵县东三十里,沿江北岸古堤一处,地名黄潭。建炎间,邑官开决,放入江水,设以为险阻以御盗。既而夏潦涨溢,荆南、复州千余里,皆被其害。去年因民诉,始塞之。乞令知县遇农隙随力修补,勿致损坏。’从之。”《宋史》所说的黄潭即今盐卡、木沉渊一带。

宋王应麟 《地理通释》载:“夏水口在荆州府江陵县东南三十五里。”王应麟所说的夏水口就是中夏口,从荆州府城荆州城到中夏口的距离是35里。按照这一记载实际测量,相当于从荆州城到木沉渊的距离。据此,将中夏口定在今荆江大堤木沉渊段是没有问题的。

古代称江河的支流为 “港”,因为夏水是长江的支流,所以夏水又有 “夏港”之称。明清方志中,夏水又称长夏港、夏港。清光绪 《荆州府志》:“长夏港,在城 (指荆州古城)东南。”清孔自来《江陵志余》:“今中夏口虽塞,夏港一带犹存古道云。”“夏港”后音变为 “化港”。今荆州市沙市区与今江陵县境内的化港河就是中夏水的古河道。从1937年江汉工程局所测绘的 《内荆河水道图》来看,化港河承受木沉渊来水,经化港流入岺河与资福寺间的河流后,在资福寺东南转汇三湖。这与《水经注》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水经注·沔水》:“湖 (指 “三湖”)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昬官湖,三湖合为一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化港河仍可行五吨以下船只,便于农资运输,也有的河段用作渠道,灌溉农田。而据2008年江陵县政协的一份提案,现在的化港河全长18公里,因年久失修,加之群众圈挖渔塘,现有河面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如遇上40mm的雨量,河水漫溢,虰螺泛滥,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这就是古中夏水河道在今天的现状。

确定了中夏口的位置,屈原所说的 “过夏首而西浮”就迎刃而解了。在荆江的盐卡、木沉渊一带,是一处由东向西转向的 “曲江”。乘船经过这一段荆江时,船头正好是折向西行了。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正是真实地描写了荆江的盐卡、木沉渊一带江流走势。关于 “西浮”的问题,其实林云铭在 《楚辞灯》中已经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西浮,舟行之曲处,路有西向者。”可惜没有引起后世学者足够的重视,于省吾先生甚至批评林说“完全出诸臆断”[4]。所见今人著作中,唯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一书中,对困扰学者们的 “过夏首而西浮”一句做过符合实际的的解释:“此处名曰曲江,水势折向西南。屈原舟行过此,‘西浮’‘西思’之言,因地而发,触景而生,非虚构也。今有人译之为过汉口又回船向西,则失之远

矣。”[5](P23)

三、夏水与汉水的 “互受通称”

据 《汉水·地理志》:“夏水首受江,东入沔。”夏水在今仙桃市城区以东注入汉水。也就是说,夏水始于荆州城东南,而终于仙桃市城区以东。古人把汉水在武汉的入江处也称为 “夏口”,并不是因夏水直接流入汉水而得名,这是因为古代河流名称存在着一种 “互受通称”的现象所致。

所谓 “互受通称”,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水道在合流后,因河流水系相通而互相借用彼此名称的现象。这种地名现象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中普遍存在,如 《水经注》载: “所谓洸水者,洙水也,盖洸、洙相入,互受通称矣。” “易水出北新城(西)北,东入,自下滱、易互受通称矣。”“互受通称”的现象在江汉流域表现也十分突出。《明史·地理志》: “西北有襄水,汉水支流也。”襄河(襄水)本是汉水旁支,而至今汉江两岸民众仍然称汉江为襄河。同样,夏水因注入汉水,也出现了“互受通称”的情况。《左传·昭公十三年》:“王沿公夏,将欲入鄢。”杜预注:“夏,汉别名。”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卷七十九也持相同的说法:“(汉江)其在府境者,亦曰夏水。 《左传》昭十三年‘王沿夏,将欲入鄢’,是也。亦曰汉水,亦曰沔水。”由此可见,汉水被称为夏水自先秦一直到清代都没有变化。

汉水与夏水 “互受通称”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夏水因与汉水互通,也因之得汉水之名。《国语·吴语三》:“昔楚灵王……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韦昭注:“陂,壅也……舜葬九疑,其山体水旋其丘,故雍汉水使旋石郭,以象之也。”按韦昭的说法,所谓 “陂汉”就是截汉水引流至章华台。考古发掘证实,楚章华台在今潜江龙湾镇南,这里离汉水相距甚远,而在章华台南面不远有夏水流经,因而完全没有理由从汉水引水到章华台。这里所说 “陂汉”的 “汉”,显然不是指汉水,而是指夏水,是因夏水与汉水 “互受通称”,将夏水也称为汉水了。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盛弘之 《荆州记》曰:“荆州城临汉江,临江王所治。”有学者根据这一记载,断定古江陵城不在长江边而在汉江边,但在《水经注》中清楚写明: “江水又东迳江陵县故城南。”如果古江陵在汉水边的话,《水经注》中所说的 “江水”就应该是汉江了。这样一来,整个 《水经注》地理系统将会全部打乱,《水经注》也成为了一部只写汉江而不写长江的地理学著作,显然这一说法是讲不通的。盛弘之 《荆州记》所谓江陵“临汉、江”,这里所说的 “汉”,实是指夏水。有学者因不明古地理中汉水与夏水 “互受通称”的情况,固执于 《荆州记》所说的 “荆州城临汉江”一句,硬性将汉代江陵城定位于汉水流域,从而将整个江汉平原地理系统全部颠覆,[6](P5)此说可以休矣。

其实,将夏水称为汉江,还不止盛弘之 《荆州记》中的一例,宋、清文献中亦不泛其例,如宋欧阳忞 《舆地广记》二十七 “江陵府”云:“今郡城晋桓温所筑,有龙山、汉江。”“郡城”是指荆州古城,古城西北有龙山。《荆州府志》记载:“龙山,在 (荆州)城西北十五里,上有落帽台。”而 《舆地广记》中和 “龙山”并提的 “汉江”却并非汉水,而是夏水。

由上可见,夏水与汉水是 “互受通称”,所以古代文献中把汉水称为夏水的情况时有所见。汉水在武汉注入长江,因受夏水之名,所以在武汉就有了 “夏口”、“夏汭”等地名。《左传·昭公四年》:“吴伐楚,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杜预注:“汉水曲入江,今夏口也。”需要指出的是,武汉的 “夏口”并非今之汉口。汉江在武汉流入长江的出口最初在今汉阳境内,“汉阳”正因在汉水之北而得名,后因汉水向北改道,移到了汉阳的北面,才形成现在的 “汉口”,而原来的 “汉阳”,现在其实已是“汉阴”了。

[1]潘啸龙.论《哀郢》所述“夏首”非后世之“汉口”[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6).

[2]朱翰昆.荆楚研究杂记[M].荆州:荆州行署地方志办公室出版发行,1994.

[3]《荆江大堤志》编纂委员会.荆江大堤志[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

[4]于省吾.泽螺居楚辞新证(下)[J].社会科学战线,1979(4).

[5]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6]石泉.古代荆楚地理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I207.22

A

1673-1395(2011)02-0001-04

2010 -12 20

徐文武(1964-),男,湖北洪湖人,教授,主要从事楚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豫章水经注汉水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刘江宁作品
灿若星辰——音舞诗画《1921·豫章那个班》主题曲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豫章文化内涵研究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说“江南豫章”:《史记》地名标点疑议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
近二十年来《水经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