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玉莲(集宁师范学院政史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000)
乌兰察布市交通便利、对外交往成本低、制度开放自由、社会文化有较强的吸引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区位优势[1]。
目前,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播种面积26.7万公顷,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左右,总产鲜薯44亿千克左右,占粮食总产的60%。种植面积占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2,在全国地区级排名第一。全市11个旗县市除集宁区外,生产技术的扩散效应形成各旗县马铃薯种植基地均在2万公顷以上。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马铃薯种植已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织培养、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每4年更换1次良种。良种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分别达到6.7万公顷,良种普及率和种薯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基本形成了产、繁、储、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设施农业扩大微灌、滴灌面积,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33万公顷以上,已建成人均0.07公顷高效节水田。旱作覆膜面积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0%左右,马铃薯种植、收获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中低产田水利化,膜下滴灌等旱作高产栽培集成技术面积大。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马铃薯,全年播种全年收获,原料保障率提高。在喷灌圈等设施马铃薯基地建设上,全部采用了高垄栽培、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生物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标准化生产措施。马铃薯产业的人才技术优势突显,出现了一批由科研技术、借助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来从事马铃薯生产的产业队伍。马铃薯生产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做到了良种、良法和优良设施三配套,实现了脱毒微型薯工厂化和田间栽培标准化[2]。
大部分旗县马铃薯产业始终在菜用马铃薯与淀粉用马铃薯之间徘徊,马铃薯仍被作为蔬菜和加工业发展的原料对待。对种植马铃薯与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是很深刻,马铃薯只是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得以实施。求大于供时土豆成了 “金豆豆”,供大于求时又成了无人问津的 “土豆豆”。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收获期集中,收获到封冻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销售时间短,产量大劳力少时间紧迫,收获任务重。马铃薯在地里时风干软缩、见光变绿发麻或受冻。马铃薯运输是大小混装、不分级、不包装,与大型市场要求不一致。储藏不经预贮、挑选,直接将带土的块茎包括病烂、伤薯一起入窖,窖里通风不良湿热生芽、腐烂变质降低了入窖质量。目前全市有2700座贮存能力在200t以上的储窖,储窖形式主要有:农户土窖、马道式储窖农户井筒式储窖和恒温库储藏,总储存能力只有20亿kg,只占总产量的1/2。储窖少、储量小、运输保鲜能力弱[2]。
马铃薯加工业结构不合理,如商都县屯垦队镇阮家村,粗淀粉和精制淀粉产能已严重过剩,而市场潜力大、附加值大的薯片薯条等高端产品深加工却产能不足。菜用马铃薯强调的是马铃薯的外形及口感,而淀粉用马铃薯则强调的是出粉率,蛋白质和维生素成为废物被排放,变废为保加工转换能力弱,加工利用产业链短。马铃薯产业是乌兰察布市的支柱产业,在种植业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时至今日,无论是鲜薯还是深加工产品,乌兰察布市都没有形成很有影响力的马铃薯产品品牌。
根据当列发展情况和针对薄弱环节,应出台优惠政策,在实行良种补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的同时,使粮食作物的一些优惠政策持续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全面得以实施[3]。完善马铃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收购指导价。对围绕马铃薯进行连片规模经营的土地经营户,流转土地给予现金奖励。把推进马铃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市场营销发展,纳入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重点加强储窖和市场建设,通过政府的补贴进一步促进脱毒种薯的推广、销售力度[4]。
应进一步通过马铃薯经贸洽谈会,扩大产品销售半径。马铃薯订单农业实施中,加大签单规范力度,加强制约力[5]。积极壮大全市 “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和 “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在农民和企业之间,政府宣传引导牵线搭桥,号召企业要更主动一些,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由企业直接反租农民土地建基地,迅速形成紧密利益联结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诚信机制[6]。建立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降低销售环节成本,推动马铃薯产业国内和国际贸易。努力做到以销带贮、以贮促销,贮销同步发展,解决好滞销问题[7]。
应推广灭秧收获技术,大力号召农户对收获后的块茎进行预贮散失水分的同时,晾晒贮窖并用百菌清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控制入窖质量。努力避免机械损伤,尽量减少薯块收获、运输和贮藏转运次数。销售薯运输要做到与大型市场要求一致。对土建井窖、窑窖以及土木建筑的棚窖应开设通气孔,窖壁上挖通风槽,利用当地优势资源荞麦杆编织成空格衬垫,在窖底薯堆中安置数根与底部荞麦杆衬垫相连的通气管,增加自然通风换气条件。应配备移动式风机,对贮藏量较大的贮藏窖进行不定期强制通风来控制和调节窖内温湿度。还应扶持一批企业与专业贮藏户共同投资建立吨位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大、中型贮藏窖。
应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氏马铃薯食品公司研发的马铃薯咀嚼片生产销售。重点扶持集宁奈伦淀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兴和飞马等精淀粉、薯条、脱水性膳食纤维、膨化食品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的企业,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深加工能力。应广泛开展利用马铃薯加工废渣开发保健醋、人用薯蛋白保健品等研究,延长加工利用产业链,使马铃薯加工努力涉足高附加值,快速向高科技领域进军[8]。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协会尽管就马铃薯原产地标记注册和证明商标的申请等做了好多工作,也和许多企业和协会先后注册了各自的马铃薯产品商标。然而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一定要形成共识,先要共打“后旗红”这个大品牌,努力争取与美国辛普劳公司签订合同,尝试在 “后旗”种植麦当劳薯条专用的马铃薯品种。积极在马铃薯大产业中以较快时间占较大市场份额,使全市马铃薯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维生素含量全面。每日食用148g土豆就基本上能满足人一天的维生素和营养需求。“地下苹果”是法国人给予马铃薯的称赞,“地梨”是德国人给予马铃薯的美称,“第二面包”是俄罗斯人给予马铃薯的称号。马铃薯栽培技术低、抗旱性好,马铃薯的水分利用率是小麦和玉米的8倍。在适宜区域种植,马铃薯的收益是小麦的3倍。乌兰察布市近些年降水稀少,干旱缺水地区增多,这些地区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性马铃薯支柱产业已成为乌兰察布市最好的选择。
[1]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等.区域分析与规划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郑冬子,郑慧子.区域的观念:关于地理学的空间原理及其科学哲学思考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4]乌兰察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http://www.wvlanchabu.gov.cn/information/wlcb16/msg675881698.html,2011-11-14.
[5]王林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经济系统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6]张文忠.经济区位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王德禄.区域的掘起——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