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祝湘陵(长江大学研究生院,湖北 荆州434023)
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解决 “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依赖于高层次人才的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中提出:“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培育和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广泛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等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提高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
在我国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农业推广硕士与学术型农学硕士相比,前者注重应用,主要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而在这个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高校农学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有特色地构建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已有103所高校及研究生院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包括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养殖、农业机械化、渔业、林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等13个领域。其中,农业机械化领域涉及农学、工程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掌握信息、电子、液压技术等现代专业知识,是一种应用型、复合型程度要求较高、学科交叉知识较多的专业[1]。
然而,在我国农业领域人才的匮乏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才构成仍以大学学历为主。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计,全国现有农、林、水、牧系统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干部280余万人,高层次人才还不到1%,近年来每年报考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数不超过三万人,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每年招生人数不足整个农业推广硕士招生规模的4%。在当前农业急需发展而农业机械化高层次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难度较高,高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2]。
(1)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类型多样化,年龄及知识结构差异大。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0年统计,目前农业推广硕士生中,科技人员、行政人员、高校教师以及与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占到93.28%,而且生源的年龄与知识结构也参差不齐,如近年来,考生年龄最大为55岁,最小为19岁[3]。
(2)农业推广硕士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要求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但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不协调的状况,大部分高校依然参照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较少。
(3)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设置相对其他硕士学位要晚,多数高校对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产、学、研”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研究,而不能有效地将科技知识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高校 “双师”队伍建设普遍不完善,无法建立适合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推广硕士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由于在高校中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较少,而农业推广硕士学生生源结构多样化,并且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不能满足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5)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普遍存在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具有实际农业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创新性明显不足的情况,而且其论文评审和教学质量评估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4]。
农业机械化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遵照整体性、广阔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基础上,应切合高校农学建设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高校在其课程体系构建时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应综合考虑学生生源结构和职业状况以及农业推广委员会与教育机构的意见和观点,并结合 “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与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在实践训练中加强学生农业职业技术的专业知识要求,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5]。
在公共课程构建方面,应注重学科知识交叉性,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注重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兼顾实际应用中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增加工程类课程。比如增加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2大专业中涉农课程及专题内容,补充农学中工程类课程不足,并增加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发展”等前沿技术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农业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先进技术发展应用情况。
农业机械化推广硕士选修课课程构建中,应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归类设计,可分机械化工程专业课程类、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类及公共选修课程类。机械化工程类课程可开设机电一体化、农业机电学及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等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类课程可开设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环境工程、农业能源工程等课程;公共选修课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开设农业技术推广的经典案例,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价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推广口才与心理等方面的课程。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获得自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相应地,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交叉知识的讲授,而且还要紧跟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和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面,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业领域学术研讨及专业领域前沿讲座等多样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思考的能力;研讨式教学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程内容,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互动,使学生了解课程中的重点及难点,也可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实际问题展开。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内容,可将教学地点设在农业生产现场。
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培养方式不同于普通学术型硕士生,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高校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背景及社会实践的不同进行归类,并安排相应的导师进行教学。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对导师要求较高。因此,高校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在理论知识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上区别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同时不断组建和培育高质量导师队伍和管理人才,弥补 “双师”队伍的紧缺和管理模式的滞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先试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即以一名研究生的培养由高校导师和校外研究员共同负责,其中校外导师以辅助为主,弥补高校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校外导师的引入可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充足的生产实践条件以及在学位论文选题和指导中能够切中现实生产问题[6]。
我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高校之间也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其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需要持续的改进。这需要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建立评估保障体系,及时评估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并完善高校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机制。建立评估机制,要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并定期公布评估结果促使高校改进不足,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农业推广硕士的声誉和质量的提高。
[1]王德成,王文信,高振江,等.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增加农业机械化领域 [J].高等农业教育,2002,(3):83-84.
[2]武晓维,李 勇.把握专业学位特点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 [J].中国农业教育,2004,(3):21-22.
[3]刘国瑜,肖慎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17-18.
[4]秦发兰.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J].高等农业教育,2006,(1):68-71.
[5]袁巧霞,张 终,谭鹤群.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J].高等农业教育,2010,(10):59-61.
[6]肖新棉,廖庆喜,李善军,等.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调查研究 [J].农机化研究,2010,(3):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