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的文化跃动的生命
——当前安徽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

2011-03-31 09:37
关键词:淮北地区阜阳淮河流域

项 毅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沉淀的文化跃动的生命
——当前安徽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

项 毅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特色,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再现,以阜阳和淮北两地最具代表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淮河流域民间剪纸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丰富了地方文化;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它又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发展的“活化石”。

民俗文化;淮河流域;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者,“一把剪,一张纸也”。剪纸艺术以其简便的材料,易行的工艺手段,用形简意深、造型夸张、传神抒情的独特表现形式,寄托着几千年来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历史情思。剪纸艺术采用剪、刻、染等方法,通过镂空产生虚实对比的效果,创造出各种形象生动的作品。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用剪的过程。剪纸艺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人物、花卉、吉祥文字、珍禽瑞兽等,是传承历史及劳动人民智慧,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

民间剪纸艺术有“南方派”、“北方派”之分。关于我国南北方剪纸各自的特色,郭沫若曾经赋诗赞道:“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这首诗凝练地概括出南北方剪纸艺术的典型风格——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

淮河流域地处中原,是我国南北方自然与人文的过渡地带。淮河流域在历史上是南来北往、各部族迁徙往来的舞台,这就决定了淮河流域文化具有过渡性、多样性与包容性,特色鲜明。淮河流域的悠久历史和民俗文化为该地区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淮河流域的剪纸艺术又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再现,以安徽阜阳、淮北两地最具代表性。

一、阜阳地区的剪纸艺术

位于淮河流域的安徽阜阳地区从南北朝时期便有了剪纸艺术。阜阳的剪纸兼具南北之长——浑厚中见洒脱,淳朴中藏秀美,刚劲中育柔和,粗犷中含细微,达到了虚与实、动与静、巧与拙的和谐统一。无论剪、刻、撕、染,创作者总是根据内容与工具的特点,倾情发挥,力求使作品尽善尽美。阜阳剪纸的内容丰富,有的表现农村生活和劳动场景;有的表现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还有的描绘山水风光、花鸟虫鱼;更多的则表现美好幸福、吉祥如意的内容。

阜阳剪纸创作者遍布全市,几乎村村都有。他们大都土生土长,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2008年阜阳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阜阳有4个县区级剪纸学会,拥有会员近500人。被誉为“一剪之巧夺神工”的阜阳剪纸高手程建礼,自幼家境贫寒,在田间用树叶撕成各种图形,13岁起即以剪纸为生。几十年来他走南闯北,用过千家剪刀,留下万张质朴的作品。无论是游鱼、猛兽、人物、花鸟,他都能信手剪来。剪纸艺术家、中央美院副教授吕朝在《中国民间剪纸》中称程建礼剪纸果敢应变,大刀阔斧,粗犷中含细微,是剪纸艺术的高手。其代表作品“虎食五毒”,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虎把五毒(蛤蟆、蜈蚣、蜘蛛、蝎子、蛇)吃到肚里去了,虎肚子里甚至还有一把剪刀。这是民间艺术家深入物象内部的一种独特造型方法。在作品里,那夸张了的虎头,占了整身的一半,高竖的虎耳、额头上大大的王字、宽阔上翘的嘴和张扬的胡须,配以其腹内被吞的五毒和棒槌般的虎尾,一只威猛彪悍之虎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剪纸造型的文化意蕴来看,老虎这种猛兽在中国的传统意象中是勇气和胆魄的象征,和门神、钟馗、八仙等一样,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程建礼老人已于2006年去世,但是“程氏剪纸”作为特殊的阜阳地区文化遗产已经传承下来。

二、淮北地区的剪纸艺术

从风格上看,淮北剪纸与阜阳剪纸一样,同样具有我国南北方剪纸艺术风格的兼容性。淮北地区民俗剪纸主要有节日剪纸、礼俗剪纸、生活剪纸等类型,受当地的地理和传统文化影响呈现出讲究对称、形式简单、形式与题材重传承而少变异的特点。民间剪纸在不同使用范围内,呈现出与民俗活动相适应的程式化倾向。岁时节日住居装饰常用的窗花、墙花,形式上热闹、红火,表示喜庆平安如意;年轻男女情投意合时用“鱼戏莲”,传情达意;嫁娶时常用“石榴生子”,寓意子孙繁衍;生日寿礼常用“鹿鹤同春”,表示福寿。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性来看,剪纸艺术也和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一样是有着一定的承载性的。淮北地区民俗剪纸中的“喜娃娃”、“荷花仙子”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双手上举作青蛙状,使人很容易想起远古时期的岩画和陶器中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反映古人生殖崇拜的作品。从民俗学上讲,今天的剪纸艺术尽管不能反映出远古先民的生命崇拜意识以及万物有灵的观念,但仍然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历史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以及根植于广大农村的民俗文化对生殖繁衍的朴素认识。

淮北地区的剪纸既有传统的剪纸艺术特征,更有新时代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中华巧女”的淮北市民张秀珍,可以称为当今安徽淮北地区民间剪纸的第一高人。张秀珍的剪纸有着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意境,同时她又能用剪纸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造出与传统中国山水画艺术不同的独具特色的艺术意境。她的剪纸既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又有独立的剪纸语言;既有传统的传承,又有时代美学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张秀珍除了创作剪纸作品外,还将大量的心血倾注在剪纸爱好者身上,先后在市老年大学、青少年宫担任剪纸老师。同时她也应邀到烈山洪庄发展文化产业,向当地40多位村民传授剪纸艺术,通过他们将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在淮北,还有一个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的剪纸作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出。他的一幅题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剪纸作品,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金奖”,其论文“浅谈剪纸艺术”也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上荣获了一等奖。此人就是淮北的陈国斌。他有上千种精美的剪纸纹样,包括古老的剪纸纹样以及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剪纸图案。吉祥文字、吉祥图案、节日习俗、窗花、大小挂钱、生肖剪纸、花鸟虫鱼、人物造型无一不剪于方寸红纸之中。十多年来,他精心设计、创作了600余套(幅)富有文明古国气息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剪纸精品,形成了独特的“剪纸重外形、绘画重细节、刻刀重表现”三位一体的艺术风格。

作为淮河文化的一颗明珠,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丰富了地方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它是我们研究淮河流域民风民俗发展的“活化石”。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剪纸艺术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而是在地方富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的手上生长得更加茁壮。

[1]张树贤.程建礼与阜阳人物剪纸[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2007.

[2]胡飞.安徽淮北地区民俗剪纸艺术探析[J].装饰,2007(1).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J528.1

A

1673-1395(2011)04-0022-02

2011-02-19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165)

项毅(1972—),男,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学研究。

猜你喜欢
淮北地区阜阳淮河流域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
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