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报编辑的防范策略*

2011-03-31 08:06孟耀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造假者不端学报

孟耀

(东北财经大学 杂志社,辽宁 大连 116025)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这种行为使学术界和研究者深受其害,高雅圣洁的学术殿堂受到玷污,也使社会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付出了高昂成本。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个人学术道德低下的表现,也是一种损害社会群体利益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十分严重。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要从制度上着手,而且要发挥学报编辑的作用。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学术不端行为是对在学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的总称,尤其是指学术研究中的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关于学术不端行为,还没有公认的定义。1992年美国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研究院组成的22位科学家小组,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抄袭行为。在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学术研究中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不当署名、一个成果多次发表等行为。

近年来我国学术不端行为不断被揭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为制止学术不端行为制定了相应措施。但是,学术不端行为依然猖獗。根据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可以将学术不端行为概括为:(1)在学术研究中,当事者不经过作者本人的同意,大量地任意采用其创造成果,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成果,并且不注明所参考的资料来源。这种行为已经构成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抄袭、剽窃和侵占。(2)将别人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在不改变题目、结构的情况下,直接把原作者的名字调换为自己的名字,把论文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这种情况就是对他人学术成果的篡改行为。(3)对数据进行伪造、篡改的行为。(4)未参加创造,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5)不经过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署名。例如,有的作者为了提高论文的吸引力,擅自使用他人的署名。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根源与技术原因

学术不端行为涉及的当事人相当广泛,已经不是个别人的行为,存在于相当多的人群中。它不是一个人的道德缺失所能解释的,它与高等教育体制、职称评审、学位论文答辩及职位升迁等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愈演愈烈,与我国的学术环境密不可分,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1.社会存在着促使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因素

事出必有因。我国存在学术不端滋生和发展的土壤——社会环境。当前我国学术界大多数人进行学术研究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在社会环境下不得已才为之。例如,很多单位的职称评定与科研成果挂钩,特别是高校,大多数高等院校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科研活动。有关部门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级别,作为考核教师是否可以晋升职称的依据,作为教师能否获得相应级别津贴的依据。因此,很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一些人缺乏研究能力,或者没有精力进行研究,就采取抄袭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办法,达到学校对科研成果的标准要求。除了教师外,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在校学生,都存在着必须发表一定的论文才能晋升职称或取得学位的问题。只要存在对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当事者就必须设法满足这一要求,否则,就等于自己,甘愿遭受损失。很多大学的研究生院要求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或标准的论文。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少数人投机取巧,抄袭别人的作品,企图蒙骗过关,做出学术不端行为。

也有研究者把学术不端行为与社会转型中存在的制度缺失相联系,并且认为是外部因素过度渗透高等教育的结果。苏州认为,学术不端现象的蔓延与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密切相关[1]。在外部力量的过度渗透下,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本体性危机,学术不端行为就是这种本体性危机的典型表现之一。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充满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一旦过度渗透到高等教育内部,就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自身不成熟,加之教育体制改革方向不明,高校内部对这种渗透不能有效地加以抵御,以至于在违反学术公共道德的行为出现后,不能有效地加以制止。

2.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道德缺失有因果关系

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学术道德缺失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术道德是一种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学术行为规范,对人们产生道德约束作用。但是,道德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牟取个人通过正常手段无法获得的利益,将冲破道德约束,做出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因此,将学术不端行为归因道德滑坡,可以部分地解释学术不端现象。目前,在高等院校出现的学生论文造假问题比较严重。很多高等院校在学校教育中,忽视学术道德教育,学生认识不到学术造假的危害性、严重性,只是在问题发生后一味地处理学生,推脱了自身的教育责任。因此,学生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忽视学术道德教育责任的结果。

3.网络的发展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互联网使世界上许多期刊的文章很容易下载,并被复制和修改。互联网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只要造假者具备一些网络知识和技能,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主题,而对搜索到的内容稍加修改,就会成为所要的文章。如果他们只是拿来借鉴参考,也就谈不上所谓的造假、抄袭行为,但是,如果拿来作为自己的成果公开发表,就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可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给造假者提供了技术便利。

4.技术落后,防范不力

防范学术造假行为的技术手段发展缓慢,一些期刊编辑放松审查,使学术造假行为容易得逞。学术造假行为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以前也有,只是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造假更容易,也更容易被人们发现和曝光,因此显得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似乎有泛滥的趋势。造成这种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在于防止学术造假行为的技术手段落后和一些期刊编辑审查不严。此外,缺乏法律保驾护航,缺乏严厉的处罚机制也是学术不端行为兴风作浪的重要原因[2]。我国目前法律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方面明显滞后,至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追究学术造假者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最严厉的处理手段是解聘或开除公职。与学术造假成功后所取得的巨大名利相比,这样的风险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三、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出路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由于其隐蔽而难以被发现,以至于造假者以很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学术造假者在各种评审活动中受益,实事求是者受损,结果使造假者队伍日益壮大,而且造假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造假的方式、手段也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学术领域一个非常急迫的任务。但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难以改变,要彻底消灭学术不端行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社会根源——各种评审活动,以及各种对发表学术著作的要求将长期存在,加剧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

由于学术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与社会上各种评审有密切的关系,而评审活动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各种评审活动和社会转型中的制度不健全就是各种学术造假、论文抄袭行为的社会根源。减少社会各种评审活动,特别是改进评审办法,合理评价公开发表的论文在各种评审中的作用,将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在评审中,应当尽量控制评审数量和通过评审配置资源的比例,最大限度地做到评审过程全方位公开,尽可能使规则科学化、制度化等[3]。这样,学术不端行为才会相应减少。

四、学报编辑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学术不端行为既是一个学术领域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高校学报是很多学术论文发表的媒介,学报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评审活动科学化、规则化、公开化的同时,编辑人员可以从期刊编辑的角度为铲除学术不端行为做出贡献。具体地说,编辑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学术不端行为:

第一,提高辨别能力,保持高度的学术警觉性。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辑的学识水平、知识素养、工作态度等都对刊发文章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编辑缺乏一定的学术素养,对理论研究进展知之不多,对学术问题缺乏敏感性,必然降低其辨别能力。只有编辑具备很高的学术修养,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才能从众多的文章中筛选出优秀的文章。虽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很难被发现,但是,只要一个编辑辨别能力较高,具有很高的学术警觉性,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识破学术造假者的行为。

第二,邀请学术界专家协助审稿。在甄别学术不端行为中,有些学报长期聘请一些专家、学者作为外审,帮助筛选质量优秀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术不端行为。学者、专家基于广博的知识,在判断文章的学术水平、质量时,具有专长和优势,容易发现问题,因而对于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方式很多,也很隐蔽,核查起来比较困难,仅仅依靠学者、专家外审还不够。因此,不能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任全部放在专家、学者身上。

第三,运用已有的工具,对作者的论文进行核对。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内,虽然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深恶痛绝,但是由于甄别手段落后,技术上没有突破,以至于对学术不端行为束手无策。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已经研制开发出判断学术不端行为的软件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一些系统被开发使用,如论文作业抄袭检查平台Turnitin,由iParadigms开发,已经应用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由CrossRef与iParadigms共同开发的抄袭检测平台,于2008年6月19日正式启动。加拿大Sciworth公司开发的MyDropBox,提供学生作业抄袭检测服务。在我国,一些研究机构也开始成功研制出相应的软件系统。其中主要是清华大学研制出的“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T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多种指标,对学术论文进行系统检测对比,以便发现学术不端行为。该系统可以对将要发表的各类论文,包括学生的学位论文和各种职称评定的论文等,进行系统检查,及时发现论文抄袭行为。因此,目前许多学报已经开始采用这个系统。作为学报的编辑,要掌握这种检测方法,并在实际中具体运用,从而提高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

第四,增强责任心和原则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虽然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作用很有限,但是,积极发挥编辑的作用,对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将产生积极的效果。编辑担负着审稿的责任,必须对作者、读者和社会负责,因此,需要编辑增强责任心和原则性,对论文严加把关,不让学术造假者得逞。学报编辑应当具备职业敏感性,对抄袭、剽窃、不正当署名、一稿多投现象进行严查,一经发现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就要毫不犹豫地退稿,这既是对学报质量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

[1]苏州.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思考[DB/OL].中国文明网,www.wenming.com,2009-11-24.

[2]陶功财.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急需法律护航[DB/OL].华声在线,2009-07-14.

[3]王询.评审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猜你喜欢
造假者不端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造假者”纳瓦罗注定滑天下之大稽(环球锐评)
基于演化博弈的造假者与监管方行为研究
恶搞新闻:普契尼为但丁笔下的“造假者”正名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