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林,丁建宁,陶国良,陶 宇
(常州大学 科技处,江苏 常州 213164)
技术转移中心是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为起点,面向全社会,逐步向孵化企业等方面进行业务拓展,是融展示高校科技成果、发布项目信息、培训人才和转化成果等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组建技术转移中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技术转移中心是一个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中心,不是一个研究机构的研发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可以做转移转化的研究,但不是从原始创新做起。技术转移中心要做一些集成创新,要将高校已有的关键技术,社会上包括国内国外已有的关键技术,集成起来满足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1]2010年,在全国有科研活动的高校中,地方高校占了总数的90.6%,地方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一起承担着促进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的艰巨任务,分析研究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方式,对于加速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地方高校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发展潜力大,在全国1908所高校中,地方高校占1797所,所占比例为94.2%。据统计,在全国地级行政区划中,设立本科院校的的地级行政区划占全国地级行政区划的64.1%。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产学研联合研究试验。1992年4月“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正式启动,教育部积极推动和组织高校参与经济建设,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高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2001年9月又在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了6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这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使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变得愈加完整,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2年度,这6所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共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合作开发合同2922项,合同额8.24亿元。这些措施使一大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江苏省2009年首批重点建设13所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获得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并在2010年给予滚动经费支持建设,其他省份也都陆续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将技术转移中心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非盈利、以企业方式经营运作的机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是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它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集高校高科技成果展示、项目信息发布、人才培训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产学研机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对促进产学研的深入结合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最显著的特点。可以发挥地方高校研发能力强大、人才聚集、技术创新领先、技术集成以及组织协调和有效沟通等优势,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同步拓展校地合作,深层次地发掘地区技术与人力资源,通过技术营销和技术转移实现地方高校先进科技成果的有效流动;积极开展技术转移理论、政策、方法和机制等研究,加强校地科技全面合作,积极参与构建和完善地区创新体系,提升区域产业和重要目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与产学研紧密结合,地方高校从技术研发到技术转移都与产学研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研究开发,将研究的技术成果转移到企业促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现地方高校、企业的共赢。
3.地方高校技术中心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随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能为企业从时空上赢得许多宝贵的时间。
1. 功能定位不明确。目前许多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都是由科技处来负责,而科技处大多以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对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成效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很多已经建立起来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无法正常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有甚者如同虚设。一些技术转移中心只是将高校的科技成果简单的介绍给企业,只能起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作用,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
2. 缺乏资金支持。地方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机构,资金是其短板,要想将好的技术推广到市场,要想吸引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充实的运作资金是关键因素。我国高校的项目科研经费额度一般仅够实验室阶段研究,对中试阶段支持十分有限,社会企业不愿意冒着投资失败的风险去投资科技成果的半成品或购买高校的技术产权,最终严重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3]
3.缺乏技术转移的良好外部环境。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技术转移法,事业单位成立非盈利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还要受到现行法律的限制。
4. 科技成果与市场无法接轨。地方高校的科研选题一般侧重于技术和理论研究,很少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所以很多科技成果尽管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进行技术转移。这就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无法接轨。[4]
(一) 贯彻“学校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企业的车间就是学校的教室”的技术转移的创新理念,做到科技创新在学校、科技创业在企业,有力推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的发展。
地方高校可以选派一些善于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十分熟悉的科研团队或骨干,本着“共同申报、协同合作、利益共享”的原则,与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长期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服务,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入股、科技成果转让、共同研发和技术服务咨询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二) 构筑高效的产学研联盟。
地方高校应该把产学研合作的重心转移至当地大型骨干企业,把与企业联合试制和开发新产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作为产学研活动的重点;还应该扩大产学研服务范围,提高产学研服务效率,积极做好顶层设计构筑高效的产学研联盟。产学研联盟可以分为3类:一是点对点产学研联盟,即地方高校与某个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二是点对线产学研联盟,即地方高校围绕当地一个重大产业,组织一定数量的上、中、下游产品配套企业形成产学研联盟。三是点对面的产学研联盟,即与一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组成产学研联盟,通过产学研联盟,明晰了技术产权,避免了恶性竞争。实践证明,做好顶层设计,构筑高效的产学研联盟,有利于扩大产学研服务范围,提高地方高校技术转移的能力、水平和效率。[5]
(三) 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共建具有独立法人的产学研工作站,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创新机制。
这样可以更好把地方高校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服务地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和空间内发挥政策功效,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多种服务方式,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政、产、学、研联盟有效互动的创新模式。工作站集科技服务咨询、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沟通科技信息等于一体,地方高校长年派遣科技骨干或博士在工作站服务,与当地科技部门进行科技信息交流,到企业实地考察和了解科技需求,工作站与学校科技部门定期对接,建立工作站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服务地方和技术转移工作得到延伸和落实。
(四) 构建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三大技术创新平台。
这些平台是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的产学研平台,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平台要建成以企业为依托单位的股份制独立法人实体,平台领导和主要技术骨干均作为主要股东参与管理,财务独立建账,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行政上接受企业统一领导。校企双方充分优化配置各自的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在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围绕当地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把科技成果与企业资金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科技成果与社会市场更紧密地对接起来。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平台中可以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
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方式与其自身科研特点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利用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准确定位,扎根地方,开创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才能促进当地社会快速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地方高校在开展技术转移实践中就要不断探索,吸收其他高校技术转移的有益经验,逐步解决地方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地方高校技术转移机制与模式,谋求自身发展及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参与国内及国际技术市场竞争,吸引更多企业与之合作,更好的为当地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办好技术转移中心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99-103.
[2]李克林,马雪艳.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策略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2-44.
[3]向 萍.我国大学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4):313-314.
[4]何 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98-102.
[5]丁建宁.强强联合 立体服务 互利多赢[N].中国教育报,2009-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