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下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基于常州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的分析

2011-03-31 08:02张德高陈奎庆李莺歌张小远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常州市服务型体育产业

张德高 , 陈奎庆 ,秦 义 ,李莺歌 ,张小远

(1.常州大学 后勤集团,江苏 常州 213164; 2.常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 江苏 常州 213164;3.常州大学 学生处 江苏 常州 213164;4.常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政府职能也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江苏省率先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是衡量“公共服务型政府”效能的一项重要指标。[1]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深化,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该有哪些作为?这是未来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求和利益诉求

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及与之相关的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2]因此推进政府转型的重点是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达到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二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三是法治完备和有效,尊重法律精神,依法行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体育公共服务必须提供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

体育公共服务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公众对体育发展现状的不满和对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供给方式和供给内容均需发生很大变化。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比以前也有很大扩充:指在政府的参与倡导下,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可持续的、共同享有的体育运动类以及涉及到体育运动的诸多公益性服务,主要是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3]主要包含:体育运动场地设施、体育政策、法规、体育技能培训、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展、健身咨询以及体质测量与评价等内容。

二、常州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本着“亲民、便民、惠民”的原则,江苏省常州市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全面率先,克服人才、资金、环境等各种障碍,在全民健身等方面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2008年常州率先创建成为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市,2009年被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成功承办江苏第十七届运动会,连续14年获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取得的成绩

1.政府重视,体育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

法规建设是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前提。常州市出台了一系列体育公共服务方面指导性文件和规范性政策,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关于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意见》等多个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规范性文件,并连续多年将群众体育工作纳入《“富裕常州”建设指标体系》;在这些政策引导、支持下,市民健身环境有所改善,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体育人口比例达52.3%。市民体质状况稳步提高,国民体质合格率全省领先。[4]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超过8000名,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2名,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共组织市、区级群体活动达500多次,超过500万人次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2.强化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资金投入是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常州市各级政府投入近20亿元进行场馆建设,建成了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2008年建成的奥体中心成为全市的标志性建筑,包括4.1万座体育场、6200座体育馆、2300座游泳跳水馆和室内网球馆。加大业余训练场馆投入力度,改善运动员训练条件,建成运动员生活服务大楼、重竞技馆、少体校综合训练馆、水上项目训练中心等。37个乡镇、20个街道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全部完成,形成了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群众体育设施的“全覆盖”。由于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有效投入不断增加,截止到2010年末,全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2.3平方米,比“十五”末提高了50%以上。

3.创新发展,体育产业发展进入新轨道

产业创新是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源泉。常州市在2007年率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并以此为龙头,整合市级体育场馆资源,健全产业体系,以体育本体产业为基础,兼营会展、演艺、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目前注册资本由公司成立之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5亿元,经营性资产市值由不足1亿元增加14亿元。成立体育发展基金会,吸纳发展基金1100万元。培育发展体育竞赛市场,“十一五”期间总开发金额超过1000万元。体育事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发展体育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既体现体育事业的公益性质,也是体育工作的基本职能。[5]尤其是从公共服务型政府视角看,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不够顺畅

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发展的职能要有所侧重。长期以来造成我国体育投入趋向于竞技类而忽视了全民体育的重要性,过分依赖体育的政治功能,政府一手包办高水平竞技体育。[6]常州市体育发展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市、区县两级政府体育部门不遗余力积极申办、承接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但由于精力和财力有限,政府体育部门无暇顾及群众公共体育。在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地方政府机构尤其是地级市和区县一级的政府必须改变观念,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群众体育方向上来。[7]因此,常州市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发展思路亟需转变,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相关管理制度尚需健全,市场意识亟需增强,要将体育发展孕育于市场,让市场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体育公共服务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方面缺少新思路,缺乏新渠道。

2.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才能确保市民科学健身。常州市体育部门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还有局限性和缺乏前瞻性。目前,在资金投入上仍偏重大场大馆建设,偏重竞技体育投入,在基层尤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上投入较少;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基层体育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薄弱;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速度较为缓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指导需求的快速发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尚需加强,在监测群体上比较粗放,没有细分群体;此外,体质测试、评价和锻炼指导存在脱钩现象,要努力推进测试、评价和指导一体化进程。

3.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不够科学

合理的设施规划才能保证市民的全面参与。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融资等多种途径,投入大笔资金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建成了常州市奥体中心、少体校综合训练馆,改造中天钢铁体育馆等,但区、县级市体育中心及乡镇体育设施建设速度相对落后,基层体育设施还只是低水平覆盖。此外,体育场馆建设还存在布局不合理、种类不齐全、衔接不配套的问题。虽能保证基本训练竞赛要求,但与广大群众的运动健身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体育场馆及设施使用率低。

4.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不够理想

创新体育产业才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常州市体育产业由小到大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来看,尤其是和无锡市、苏州市相比,常州市体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较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尚不完善;体育产业特色不突出、亮点不够亮,在体育竞技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培训、场馆会展演艺四大体育服务市场,还未能构起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常州市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竞赛工作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尚没有培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体育彩票发行工作与苏州、无锡市的差距不断被拉大,且这种差距还没有得到有效缩小;对支持体育相关产业发展力度不够。

三、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灵活的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机制

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各级政府职能改革进程的必然趋势。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努力把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到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第三产业上。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应转变思路,转换机制,积极引导、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源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在发挥体育系统力量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外,通过社会化运作机制吸引社会民间力量参与。[8]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正确认识政府在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运用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合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要充分调动社会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的积极性,引导符合条件的事业、企业和社会团体承办一些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培育体育产业市场,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和质量提升,不断满足广大市民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保障

体育事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公益性很强的公共活动,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其在运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导致体育公共服务质量降低的因素干扰。[9]因此,在完善相关法规时,必须要确定体育公共服务的性质,明确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及其责任,明晰体育公共服务参与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益,协调社会各有关方面在体育公共服务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解决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措施。

(三)注重有效的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建设

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丰富体育服务内容,以满足市民日益多层次、宽领域及多元化的体育服务需求。增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是必要的,但是提高管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水平更加重要。一些健身场地的器材质量较差,一些公共体育设施缺乏应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使得很多健身器材功能无法发挥,缺乏锻炼娱乐的吸引力,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制约了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运动场地的数量和质量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但更需要配套设施类服务、体育活动类服务、体育健身指导类服务和体育信息咨询类服务的服务质量及个性化体育服务项目,才能真正确保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做好全面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工作

体质监测类服务是市民最基本的公共体育需求之一,体质监测类服务与市民的健康密切相关,定期的体质监测、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建立以及体质监控、干预和追踪等后续服务是市民最关心、也是最现实的公共服务要求。为了使市民的体育锻炼更趋合理,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时除了需要掌握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方法指导外,更需要定期的体质监测,从而为日常锻炼提供合理的运动处方。因此,必须推行体质测试、评价和指导一体化,健全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和市民体质数据库。定期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并逐步发布学生、职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监测分项报告。近年来各级学校学生群体的体质逐年下降,但是国民体质测试的达标率却是逐年上升,难道青少年学生群体不属于国民体质测试的范围内,还是另有标准?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国民体质测试的全面性,在这方面还需要多级别、多部门的工作要落实到位,把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纳入市民医疗保健服务范围,编制全民健身科普手册,开展专家咨询、健身科普讲座和健身知识大讲堂,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五)营造和谐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环境

规范完善体育产业市场,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不仅能促进体育产值的增长,更是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必经之路。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评价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质量的内容体系,发挥体育产业集聚联动效应;其次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体育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各类资本和要素进入体育领域,同等参与体育市场竞争;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体各类体育投资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姚从容.从经济学视角试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生产主体的多元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1(5): 16-18.

[2]迟福林.以参与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民间组织发展[EB/OL].(2006-06-27)[2011-09-23] .http://finance.sina.cn/roll/20060627/0853766942.shtml.

[3]李万来,闵 健,刘 青.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63.

[4]王婉珍.民生体育的战略要义和政策着力点[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82-83.

[5]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2(2): 97-101.

[6]陈智辉.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的探讨[J]. 文科爱好者,2009(3):54-55.

[7]林显鹏.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EB/OL].(2006-11-02)[2011-09-16] .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353/n377568/n377613/n377703/392437.html.

[8]郑家鲲,沈建华.长三角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基本矛盾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5):6-9.

[9]刘 玉,论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特性与分类框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0(5): 26-28.

猜你喜欢
常州市服务型体育产业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