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解读
——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实践为场域

2011-03-31 08:02:39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

彭 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部,江苏 常州 21316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实践过程,它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这一命题的正确解读,应当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大历史实践中来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事实的逻辑与内在的关系中;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双向整合、双向建构中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涵义。

一、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基石,它从实践的整体上把握人类的感性活动,是工人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这一新世界观的时候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1]58马克思这一崭新的哲学思想,终止了以前一切旧哲学的有效性、合法性,一切思辨的、永恒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被击得粉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在总结了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它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彻底的革命性和整体的实践性。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2]83这里的“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必然是历史和具体相统一的实践唯物主义。因此,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止的吸引力。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决定了它必然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运用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从感性活动出发,从主体方面的理解出发,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完整理解,只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感性历史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改变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具体结合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逻辑起点,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条件。中国是文明的古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到了近代,中国却落后了,这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特别是封建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外来文化进行排斥。而中国社会的大屋檐式的结构,使中国人民很难摆脱封建思想的羁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遮蔽了人们的视野。两千多年的封建儒教窒息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极需新的社会实践和新的文化思想唤起人民的觉醒。正是在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状态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走进了近代屈辱的历史,中国社会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国的广大读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新的思想使人们耳目一新,改变了人们陈旧的观念。从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世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双向整合的过程,一方面,要始终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要弄清中国的国情,这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感性,离开这一感性基础,那只能从思辨出发了,其结果要么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以理论裁剪现实;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来改造中国的现实,赋予中国革命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化,这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体能动的过程,离开这一过程,感性就会变成一个形而上的、永恒的、直观的对象,其结果必然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因此,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当时的中国国情是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最先进的生产力的新代表——工人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全国的产业工人大约有100万,而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增加到了200多万人。[3]2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深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解放就开始了不懈的斗争,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斗争规模日益扩大,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实践唯物主义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创立的,它实现了工人阶级的斗争由自发向自觉的方向的转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一个改变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感性活动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对马克思的认识最早是1899年英国传教士创办的《万国公报》,它第一次向中国人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梁启超先生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朱执信在20世纪初也简略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他的思想,但是,这些都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总之,“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 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 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1470—14711918年下半年,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这是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的标志。“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传译,各种研究团体、刊物的建立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传译上,早在辛亥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民主派学者就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章节翻译介绍到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进一步把《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一系列著作相继翻译出版。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开始建立各种研究团体,出版刊物,学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李达在上海主编的《共产党》月刊,毛泽东在长沙创办的《湘江评论》以及他与蔡和森在湖南组织的新民学会,他们讨论世界革命新潮流和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形势与任务,研究马克思主义,刊登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些对于中国民众特别是先进青年的觉醒,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有3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他指出“这三部分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5]176—177李达、蔡和森等指出,阶级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唯一无二的方法”。在这些先进的革命理论的传播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武装了第一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的具体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场域、底板,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客体、底板是不可消解的。但它又绝非传统意义的底板。它既不是脱离人的、没有相关的客体,也不仅从‘主—客’相关性上去界定客体,而是在交往实践中、在‘主—客—主’框架中对客体作出的界说。”[6]247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感性活动中,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开始用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来重新认识世界。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的实际,创立了红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但是,在这一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深刻影响,造成了人们对权威的依赖,从而丧失了个人的独立见解,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抽象的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苏联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决议进行绝对化、抽象化和神圣化的理解,造成了党的指导思想对权威理论照抄照搬,进而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左”倾教条主义;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对实践唯物主义缺乏全面理解和拿来主义的思想,没有认识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产生出忽视党的指导思想、片面强调经验的右倾错误。这些都是由于当时我党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刻,没有形成成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结果。[1]75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正确方向,实现了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现中国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全方位演进,使全党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臭的马克思主义”。经过六届六中全会和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具体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新审视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实际状况,进行了真理大讨论,重新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这实际上是中国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实现了思想文化层面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解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党中央实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从而实现了主体的客体化。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整合的交往实践过程,是与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一项整体性系统工程,它荡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残余和糟粕;在重大的历史关头使我们党能够沉着冷静,迎难而上;它使我们的党克服保守和僵化思想,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实践,只有开展整体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结合,而非抽象的结合,才能洞悉其真髓。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相互整合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相互建构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化过程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742—743毛泽东指出,“我们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8]408“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9]374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要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实践具有绝对性,同时又具有相对性,一切事物都随着时空而不断变化,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指导实践,同时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必然结果。“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10]它包括了三方面的内涵。第一,坚持和贯彻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第二,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第三,要把实践中获得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的双向建构,使马克思主义充满着时代的生机和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只有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即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从实践出发,从主体方面的理解出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要求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要求我们的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以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根本所在。

总之,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辩证转化。任何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的做法都会使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产生偏差,在实践和理论上造成严重危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融合和生成的实践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相互整合和相互建构的过程。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和民族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列 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朱敏彦,李学昌.中国共产党80年事典[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任 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江泽民.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1).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马克思像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