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1-03-31 05:57黄理稳
关键词:文明人类科学

黄理稳, 王 仙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州 510640)

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几个方面,虽然它伴随着早期科学的产生而产生,但古代的科学没有独立的形态,中世纪的科学被禁锢在宗教神学之中,所以在近代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文化。近代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真正意义的相对独立的和系统性的科学文化才得以逐步形成。近代以后,随着科学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逐渐融为一体,科学文化已扩展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科技文化。现代意义的科技文化,早已超越传统的科学文化的范畴,除了保留原来科学文化的基本内容外,还包括与技术相关的知识、思想、方法,特别是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的影响及其评价等诸多方面。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科技文化的视域。

一、生态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科学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造就了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不仅仅是福祉,还有日益严重的负面效应。因为工业文明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自然界。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在“人类中心主义”看来,人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构成一切价值的尺度,人类生态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人的利益,人对自然并不存在直接的道德义务,人类没有道德责任去维护非人类的生物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本质力量极大提高之后的一种“膨胀心理”,又是人类在经过中世纪黑暗时期人性的极大束缚之后,“思想的过度解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的扩张,财富的聚集,社会繁荣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越来越恶化。2005年3月,联合国发表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猛烈改变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这种状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一个对抗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1]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理应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机理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等学科就应运而生。这些学科所涉及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理论观点等,就构成了生态文化。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生态文化,是一种与人类发展的生态自然环境相关的科技文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严重关切这一现实基础之上,它不是抽象的理论探讨,而是有着明确的价值目标和实践取向,而且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使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客观事物,解释和处理现实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研究生态环境现象,通过认识和实践,使人们逐步增强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养成科学的生态思维习惯,在生产和生活中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这说明,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正是由于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人们通过对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灾难的教训的反思,“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如果不彻底改变征服自然的态度,不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开发自然的生产方式,不改变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损害生态环境的社会制度和不公正的国际关系体制,则不可能长期有效地阻止地球生物圈的加速退化,人类最终也会由于不适应生态环境而在地球上消失”。[2]这种认识促进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营造了人类社会越来越浓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在人类社会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观念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生态文化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生态意识形态,在不少国家还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重要的是,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更注重运用相关的科学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科学探索中的理性精神、合作精神和公有主义也在科技界、学术界以及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任何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与文化的发展相伴随,人类已历经了由野蛮到文明,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正在形成。

生态文明是人类按照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既是对之前文明的复归,又是对它们的超越。虽然人类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生态危机,资源紧缺,人口压力等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战争、杀戮等使得人类为自己的盲目自大、放任无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们又开始反思自己,试图寻找另一种既可以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又可以感到心灵上的幸福,还能永远保持下去的文明形态,这便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共同点是对自然的敬仰之心,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和家园;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以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是在对人类历史经验的辩证综合的基础之上探索出来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积极成果,体现了人-自然-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其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生态文化。它是人类在生态文化指引下,冲破 “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着眼于人类的未来,使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实践中能自觉地尊重和维护生态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这种文明观强调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共处共荣。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文明程度的提升,必然要依靠生态文化建设的支撑。生态文明本身既体现着生态文化的基本思想、核心价值及其观念,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如果说生态文化更多地表现在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理论观点等精神层面,生态文明则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包括价值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是精神、物质和制度的结合。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支撑,特别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方面更有赖于生态文化的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说:“因为生态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是植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也是生态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正是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人类文化趋向生态化,而生态文明则孕育在生态文化之中,生态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是生态文明的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文化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经历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后反思自身行为对自然、社会影响的产物。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思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文学、生态艺术以及生态法学等一系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文化科学成果,充分表明生态文化不仅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已深刻影响着当今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我们现在要建设的生态文明,就是在生态文化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在生态文化的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价值观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首要前提。而要改变人类在长达数千年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价值观,不是仅通过少数社会精英的呼吁或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就可达到。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态度都深刻影响到已经严重退化的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命运,人们必需具有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4]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必须加强生态文化教育,通过不同层次的各种教育方式,营造传播生态文化特别是生态文明观的文化氛围,使人们从中接受有利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生态思想的浸润,以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这样就需要把生态文化纳入科技文化传播也即科普教育中去,其主要途径是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意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少年儿童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教育,树立起良好的环境意识。在学校教育方面,应从幼儿园开始的一切学校教育中开设生态文化课程,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培养,使学生自小接受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接受生态文明观的熏陶,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激发学生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对国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报纸、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生态知识和环境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修养,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真正让保护生态自然成为每个国民的自觉行动。

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与其说是通过改造自然为社会创造财富,不如说是通过掠夺自然为人类挖掘坟墓。因为它所采用的是一种非循环的生产方式,从自然界获得原料,在制造出社会产品的同时产生出大量的废弃物,不仅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强调物质主义,鼓励高消费,甚至把资源消费视为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主要指标。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彻底抛弃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为手段”[4]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产方式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三废”排放,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生活方式方面倡导绿色消费,遏制高消费和超前消费,提倡低碳生活,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绿色消费是一种健康的消费方式,实行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而且有利于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从而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消费者对当今社会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生态对人类的影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立足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着眼于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在这里,我们应该重点指出“低碳”的问题。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无论是在生产方式上,还是在生活方式上,我们都必须把“低碳”放在首要的位置。[5]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对于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三是搞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文明形态,各个国家的国情、社情也不一样,因此,建立怎样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制定什么样的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原则以及需要全人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才能消除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制度障碍和观念错误,对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6]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应当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四个文明协调统一的原则,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原则,公正的原则,整体的原则。因此,需要行政机关和立法、司法、监督机构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和监管。同时,要建立和健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现象的整治力度,并实施“谁保护、谁受益, 谁污染、谁付费”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有效改善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在我国,由于在生态保护的立法和执法问题上起步较晚,而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使得生态问题的解决更非易事,这都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法制建设,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另外,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和生态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国家除改革教育体制,增大科普教育方面的投入外,还有必要通过制度和规则的完善来规范和约束、管理人们的行为,如制订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置或惩罚的法律法规以及包括以领导干部的环保政绩进行考核、追究官员环境责任、环境信息披露、公众参与监督等一系列的行政保障制度。在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恢复补偿机制、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等。各级政府尤须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好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生态维护者的职责,切实保护好、治理好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只要提高我们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再加上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人人自觉参与,就能更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哲学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1.

[2]佘正荣. 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50.

[3]陈德钦.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7):60.

[4]潘岳. 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J].求是, 2006(15):15.

[5]王友良,陶曼. 基于低碳生活方式背景下对高碳生活方式的伦理反思[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5.

[6]杨柳. 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原则[J].科技致富向导,2008(10):8-9.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