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侯辛锋 ◎/特约通讯员 黄跃飞
>>崇阳县港口中学学生准备入住新建的标准化宿舍楼。
走进崇阳县石城小学,校园建筑强烈的“新旧对峙”让记者大吃一惊:左手边是崭新的学生宿舍和食堂,雪白的墙砖在太阳下熠熠生辉,让右手边简陋的灰色教学楼显得更加寒碜,而正前方一片刚刚平整完的土操场上新翻的泥土,则似乎预示着一场大建在即。
“这里马上要建标准化运动场。”校长王志良指着这块地兴奋地对记者说,“2009年政府无偿给学校划拨了3亩土地,教育局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学生宿舍,2010年又投资5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食堂。等暑假把运动场建好了,下一步我们就改造教学楼。”
“石城小学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崇阳县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缩影,一边是旧的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逐步被改造或拆除,一边是新的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被建成或引进。到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时,所有学校都将焕然一新,同样优质,那时候崇阳将从硬件上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教育局局长龙志凡心中关于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蓝图无比清晰。
毫无疑问,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学校布局调整则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逻辑起点。没有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就会失去重点,拉长战线,既浪费资源,又会降低标准化的水平。“标准化建设不是盲目盖房子、买器材,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效益,让每一分钱都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龙志凡的话突出地体现在教育局为实现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精心制订的规划中。
针对县域内教育存在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与群众需求的反差日益扩大和有限的投入与多点建设的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崇阳县教育局认真研究,制订《崇阳县教育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教育局一是为解决校点分布不合理问题,撤搬了一批学校,学校基本调整到人口集中地、交通发达地和城镇所在地。如港口乡横岭、塘口等6个村通过搬迁重组,实行联合办学;白霓镇大市高小办成了六村合一的完小;原城关中学因地处闹市区,校园面积过小,生源多,已搬迁新址开学。二是为解决城镇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新建了一批学校。新建学校中最典型的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教育新城。教育新城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集中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于一体,可容纳20000名学生就读。教育新城成为全县学校调整的“牛鼻子”,通过往教育新城搬进一批农村中学,往撤走的农村中学搬进一批农村小学,用腾出的小学校舍办一批优质公办幼儿园,层层提高办学水平。
通过这些举措,崇阳县促进了“四个集中”(学校向县城集中,向集镇集中,向中心地域集中,向交通干线集中),实现了“四个办”(高中和职教在县城办,初中在中心集镇办,小学联村办,学前教育优质办)的目标。
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分布状况想适应。科学的决策基于真实的第一手材料。2011年年初,县教育局与县人口与计生局合作,科学预测出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规模为68950人左右,其中小学46420人,初中22530人。按照中小学学校的设置原则,得出需要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由现在的134所调减至120所,才能基本改变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水平低的现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的结论,制订出未来十年学校布局调整的规划。
与此同步,教育局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十年规划。规划总投资38688.48万元,新建校舍108974平方米,加固校舍124126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1971平方米,新建体育场馆354150平方米,教育装备6207台(套)。按照这一规划,崇阳县将用2011年至2015年的5年时间对120所保留学校和45个教学点的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标准化配置;2011年至2020年每两年一轮对一批永久保留学校进行校园、校舍、运动场地、体育场馆的标准化建设改造。石城小学就名列2011年至2012年改造计划当中。
与石城小学一样被列入首批校园校舍改造计划当中的崇阳县实验中学,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学校主干道旁边的围墙已经被两排挺拔的小树代替,校园一角的危房已经拆除,马上要建成生物园地,而标准化运动场的建设也已提上日程。“食堂和师生宿舍已经改造完毕,去年实验室也装备好了,暑假我们将配齐‘班班通’。明年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可以全部完成,到时候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和城区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副校长杨振对这一天充满了期待。
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什么样的标准?
根据国家2008年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并结合崇阳实际,县教育局制定了《崇阳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标准》,从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标准、学生宿舍面积规划标准、校园面积规划标准、教育仪器设备规划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量化规定。
学校标准化建设不同于生产车间的标准件,不能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一个模样、没有特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在量上达标,更要在质上求优,在内涵上求特色,正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跃飞所说:“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每所学校的具体条件。所以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时,我们实行一校一策,全面掌握学校的规划布局,合理确定每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项目。”
实行一校一策,听起来诱人,落实起来恼人:120所永久保留学校,每所学校都要根据学校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环境、学校历史和文化特色等因素制定规划图,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经费!
崇阳县教育局没有被这只拦路虎吓倒,他们巧妙利用咸宁学院和崇阳县的对口支持项目,请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师生到每一所学校进行实地勘测,并设计校园建设规划图。
>>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每项工程都要接受严格的验收。
在实验中学,校长陈明亮拿出了由咸宁学院师生设计的校园规划图。在这张制作精细、画满了各种符号和密密麻麻的数字的图纸上,记者看到学校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校园布局更加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区既相对集中,又互不干扰;校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并且新增了一个生物园地;操场周围的大树下和生物园地里还设置了不少石桌石凳,使校园更加人性化……
“去年暑假咸宁学院的师生在这里勘测了一个多月,后来又多次对局部区域进行重测,还收集了很多办学理念、学校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的资料。规划草图出来后,教育局和学校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进行讨论,前后多次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规划设计图。”谈起这张规划图的面世经历,陈明亮依然兴致勃勃。
据县教育局计财股股长夏红武介绍,从2010年暑假开始,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师生利用半年的时间,已为崇阳70多所永久保留学校设计了校园建设规划图。这些规划图全部严格按照《崇阳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制定,教育局和学校各执一份。各校的校园建设规划图整齐地排列在教育局校产办的资料柜里,这个资料柜就是崇阳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项目库,一旦时机成熟,项目便立即上马。到时候,一张张规划图将变成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一个个标准化运动场、一条条怡神悦目的绿化带……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为学校标准化建设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是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长陈武斌与崇阳历任县长一样对发展教育充满热情。
崇阳县政府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教育局、财政、发改、建设、规划、房产、国土、供电、人事、计生、统计等13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实施辖区内的学校布局及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各部门统一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以石城小学为代表的许多薄弱学校享受到了无偿划拨土地、减免建筑税费、优先供电供水等优惠政策。
将规划图变成现实,经费是第一保障。崇阳县政府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年度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列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项目建设资金,保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另外,还大力倡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慈善机构等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崇阳县对各项工作作了统一要求,管理非常严格。原则上,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县域内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各学校的校舍、场地、设备设施等,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按照已经制定的校园建设规划图进行建设或装备,一旦违反规定将严肃处理。青山镇水库小学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建筑商没有按照校园规划图实施放线,而是将教学楼向前移动了近50米。这件事刚好被在学校视察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教育局局长龙志凡看到。龙志凡当即责令停止施工,要求建筑商按照规划图重新放线,并对失职的水库小学校长进行了严肃批评。
2008年-2010年,崇阳县政府投资600多万元为全县中小学统一购置了讲桌和课桌凳,结束了崇阳学生自带课桌凳读书的历史。县教育局及时出台了《崇阳县中小学课桌凳管理办法》,加强对课桌凳的管理和维修保护。如今,距第一批课桌凳投入使用已经两年多,而记者发现这批课桌凳依然十分完好,足以再为几代学生发挥服务功能。看着这些在清一色的课桌凳上读书的学生,龙志凡说:“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是眼球工程,而是要努力把全县每一所学校建设得同样优质,让6万崇阳子弟切切实实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