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战略——武汉市新洲区教师培训工作侧记

2011-03-21 02:19林贵明
湖北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新洲学科素养

◎/特约通讯员 林贵明

本刊曾以《焊接断层的师资》为题,报道武汉市新洲区的教师培训工作,从一个侧面解密新洲教育优质发展、频频制造高考新洲现象的内在原因。进入“十二五”,新洲教育正以升华“新洲现象”、丰富“新洲品牌”为抓手,努力实现由局部领先到整体领先、由做强“新洲品牌”到扩大“新洲效应”的历史跨越。要达成这一理想,区教育局局长杨志勇认为——

还是这座普通的院落,所有房屋都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间改造为多功能教室的平房,一间浓荫覆盖下的食堂,一栋综合楼,集办公、教学、学生住宿于一体。不是周末,没有教师集中学习的日子,院内静寂无声,只有车水马龙的回声说明这里处于闹市。不走进办公室,你感受不到这里的繁忙,难以想象这里是容纳数千名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键盘敲击里,跳动着学科教学质疑解惑的信息;鼠标点击中,展开了新洲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篇章。

>>辅导团队在培训。

问津第一要务

旧街中心小学刘菊玲原是一位语文教师,转岗音乐课教学后,原来能唱会跳的特长相对于内容丰富的小学音乐课程来说,显得捉襟见肘。就拿音乐欣赏课来说,既要能走进作品里去,还要能走出来与学生分享,刘老师十分着急,深感自己底子太薄。课程教学尚且难以应付,更不谈满足培养学生课外兴趣的需要。

“焊接”断层师资时,初中教师弥补高中不足,小学教师填补初中空档,最易导致初中、小学骨干教师断层。交通便捷的汪集中学,原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初中,过去五年里,该校15名骨干教师调入高中,同时引入15名小学教师,学校每年都为“排兵布阵”犯难。校长范明禄介绍说:“小学教师到初中后,开始时信心满怀、干劲十足,但教书是要有功底的,仅凭热情绝对不行。他们遇到挫折后就有人打退堂鼓,现在每年报岗,大多喜欢申报非中考科目的教学岗位,原本人员充足的中考科目师资居然青黄不接。”

地理位置偏僻的凤凰中学,一度一将难求的中考科目倒是很快“小鬼当家”,出现以小学引进教师为主的局面。走进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蔡艳春、雷进宝、蔡艳霞,农村中小学少见的“一色青”。他们有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决心,但雷进宝老师的一些话也透露出了他们的苦衷:“真正深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我才认识到自己缺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但同科没有富余教师,一人要顶一片天,哪有时间出去系统充电呢?”

显然,教师队伍数量配足、学科配齐后,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成了当务之急。新一轮教师培训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给力?新洲教师培训中心组织了两次专题调研。

底气、功底、系统充电……不单指学科知识或者教材教法,而且直接指向人的思维品质、教学境界。学科素养,新洲教师培训中心敏锐捕捉到这个不算新,但之前从未系统思考过的培训命题。第一次调研结束后,培训中心就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培训”作为师训工作的特色项目来做:抓教研组长培训,用集体备课制度强化校本培训机制,用集体备课水平助推校本培训水平;抓转岗教师集中培训,聘请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让转岗教师抽出两个月时间到高等院校、名师岗侧专心学习。两项举措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为提高转岗教师的适岗能力下了场及时雨。新洲区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培训荣获武汉市教师培训特色项目一等奖。

第二次调研结束,同样是一叠写满“需求”的个案材料摆在大家面前。年过五旬、头发花白的师训中心主任许德顺分析说:“学科素养培训只能叫取得阶段性成效,转岗教师上讲台有了信心,更多教师开始关注自身学科素养,但受工学矛盾、培训资源、培训方式限制,治标有力,治本不够,转岗教师这个‘点’上动起来了,全体教师这个‘面’上的要求没得到很好的满足。”许主任的分析得到一致认同,同样是围绕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由此推出的一系列新举措,成为2011年师训工作的重头戏。

破解第一难题

很显然,新洲区教师学科素养培训立足于培养学者,而不是培训一般教书匠,必须达成一般教师培训最想达成,而又最难达成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培养目标,必须解决近些年备受媒体批评的教师业余时间不读书问题。

许德顺用“三个一”向区教育局汇报了2011年启动的“新洲教师行动网”工程:建设一个基础项目,搭建新洲教师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教师通过自主研修提升学科素养;解决一个瓶颈性问题,让教师将更多课余时间用于学习。

顺着这样的思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培训模式,用有效管理机制扩大培训效益,用全新服务模式引领教师学习新风尚,让每一名教师都在网上拥有自己的书房。新洲有这样做的技术基础,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一直走在省市前列,教育技术能力大赛连年夺得国家和省级一等奖,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率在95%以上,远远高于一般区县60%的水平。让部分人犯难的是电脑装备数量有限,虽然实现了宽带网校校通,各校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难以满足个个上网、人人坚持网上学习的需求。局长杨志勇一番话打消了大家的疑虑:“连小孩想上网都有办法,老师们就做不到?这不是电脑的问题,是人脑的问题。”

3月18日,新洲教师行动网正式组织教师注册登录、选课学习。两个月过后,7100余名教师在网上确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开辟了自己的学习空间。6月2日,管理人员打开后台管理,数据显示:教师网上学习46084人次,网上发帖讨论125120人次。查看旧街中心小学的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情况:38名教师全都参加了培训学习,次数最少的一个月学习20次,时间为33小时26分钟;最多的是何春秀老师,一个月上网学习53次,时间为117小时20分钟。何春秀老师选修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口语与交际教学等课程,就小学特色班级建设、口语教学语境创设等问题发起讨论7次,各地教师回帖参与话题讨论176人次。透过一组组数据,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新洲教师行动网为每一名教师的自主研修提供了充足资源、便捷时空,激活、整合和发挥了区域教师培训工作的三大资源优势。

激活、整合和发挥名师集群的辐射效应。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要有好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名优校长的引领;要有好的学生管理,离不开名优班主任的带动;要有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名优教师的示范。新洲教育网为各校配齐了这样的名优集群辅导团队,通过完善研修计划、适时点拨评价,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凤凰中学雷于华亲自抓学校网络培训,让来自不同层面的先进理念、有效指导有序融汇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之中,于是课堂轻松了,学生活跃了,参加市、区级体育、文艺竞赛,逢赛必获大奖,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的市级“十一五”课题于今年6月结题,成果被评定为A级,学校荣获全市标准化初中办学效益奖。

对于一个教学岗位来说,一人难称百人心,一位名师的影响力毕竟有限。新洲教师行动网打破校际界限,为教师专业成长广延名师,区级辅导教师小学语文12人、美术5人,初中数学10人、地理6人,高中历史7人,随意抽查每个辅导团队,都集中了区内省级特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名优集群,相得益彰。汪集中学梅艳老师说:“我非常喜欢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区第一初中杨红香老师的阅读教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区教研室江幼华老师的做法我很推崇,在网上得到他们的指导,我成了他们素未谋面的徒弟。”

激活、整合和发挥每名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共振效应。“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网络平台给了平凡教师公开提出问题、独立发表观点的舞台,给了更多教师共同关注、辨析探究的媒介,能量在相荡相击中释放,思维在互相碰撞中产生灵感。旧街小学那位特别害怕上音乐欣赏课的刘菊玲老师,从网上搜集到大量辅导自己上好课的资料,把每次准备的教案都发到网上,把个人空间办成众多同行参考借鉴、交流提高的乐园。阳逻街第三中学的陶峰斌老师本是教坛新秀,他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带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他把自己班级文化氛围建设、活动开展的图片传到学习空间,把班级文化建设的体会和经验写成日志,浏览总数达2200余人次。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潘美元工作室借他文化浓郁的教室做现场,主办了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陶老师关于班级建设的思想和做法日臻系统、完善。

激活、整合和发挥网络海量信息的资源效应。网络有海量信息,可供浏览消遣,也可供游戏娱情。教师行动网以中央教科所多年积累的学科知识、教法经验和不断生成的新知识、新经验为基础,把可供学习的丰富信息整合起来,为教师积淀和提升学科素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饕餮大餐。已经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旧街小学陈学武老师,痴迷于探究学科素养与高效课堂的关系,网上一名专家提出的“种子课”理论吸引了他,这粒教育思想的“种子”也就在他的教学生活中扎根、拔节、开花。他向学生讲授长度单位,把“厘米”的讲解作为“种子课”,运用丰富的感知进行精讲,后面再讲“分米”“米”“千米”就水到渠成,快捷高效。

网络还便于让每个教师将自己的学习信息归整,展开乐在其中、渐行渐远的学习航程。打开新洲四中校长蔡金发的个人空间,“超级阅览室”“精品书屋”里收藏有他爱看的哲学、教育学、管理学名著名篇,日志里发表了他百余篇哲学思考、管理体验和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温馨之家”中有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岗位的教师,“在线研讨”里,提问带着敏锐,回复透着灵气,真正是一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馨香书斋。

倾注第一投入

仅凭一个网络平台,不可能让习惯于课余闲聊甚至打麻将消遣的教师静下心来阅读、思考,不可能一下子让每名教师倍感“此中有真意”而趣味盎然,也不可能立马促成教师队伍的自主研修、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建好不如管好,管好才能用好。区教育局分管教师培训的陈文华副局长,用“三个百万”强调发挥教师行动网作用必须倾注的投入保障。

“百万资金”。“新洲教师行动网”是中央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新洲教师培训需求量身定制的,教师注册学习每年需缴纳100元资源使用管理费,全区每年因此需要投入资金100万元。区教育局规定,为切实维护《教育法》《教师法》赋予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权益,教师注册学习的“百万资金”由局、校两级分担,学校分担部分从公用经费中列支,教师免费参训学习。

“百万学时”。不包括选修、研讨学习,每名教师网上必修课一年必须完成100学时,全区教师要完成百万学时。为督导“百万学时”到位,培训管理强化了“四有”措施:学习有人管,建立了区、街、校三级网络管理系统,按一定人数或学段学科编班,配备管理员,每名教师是否参加学习、学习进度都有管理员督导;过程有人评,师训科、师训中心对各校网络培训运行不间断检查,对学员参训情况定性与定量检查相结合;结束有考试,逢修必考,以考试成绩来认定是否结业;结果有实效,教师的学习过程与考评成绩是绩效工资浮动的重要指标,是评先晋级的必要条件。

“百万热情”。区教育局要求相关直属单位用百倍万倍的热情支持、服务教师网络培训。区教师培训中心组成管理团队,一人负责一个区域;区教研室组成辅导团队,一人负责一个学科;区教学仪器装备站组成维护团队,一人负责一个时段的技术支持。集中授课之外的日子,教师培训中心比以前传统培训时期更忙碌,每个人早早来到工作岗位,及时汇总分管学区的培训信息,认真解答教师学习过程中的质疑、提问。他们说,“现代化的学习手段需要现代效率的管理,为保证全区教师网络培训有序、有效运行,我们必须早上班、勤上网、多点评,百问不厌、提速工作。”

区教育局杨志勇局长对把教师培训投入作为教育发展第一投入是这样理解的,他说:“教育教学有赖教师的高投入,这里的高投入不应狭隘地理解为时间投入,恰恰应当是教师作为主导方的综合素养。办卓越的教育需要卓越的教师,用第一投入抓教师培训,从本质上说,是在加大教育教学的第一投入,这是必须的,也是永恒的。”■

猜你喜欢
新洲学科素养
让阳东新洲的腊味飘香各地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深圳新洲商业文化广场
深圳新洲商业文化广场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