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子女教育策略探讨

2011-03-20 19:42李君磊冯文全
文教资料 2011年19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城市化农民工

李君磊 冯文全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一、农村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根据美国学者钱纳里的六阶段划分法和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的城市化进程规律S型曲线轨迹划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1]。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显著特点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必然会引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2]。城乡二元结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必须走的路程。但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独一无二,它是在改革开放前外部没有外来资本可利用、内部资本高度匮乏的农业经济基础上推进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背景中形成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日益强化,主要是制度和政策的力量构筑起来的,是体制性的二元结构。之所以当前我国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因为当前一切与农村教育紧密联系的问题和要素都笼括在不为外力所抗拒的城市化进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新的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称,迄二○○八年末止,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五点六八,比一九九一年提高十九个百分点[3]。据权威资料显示政府制定的中国城市化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21世界初期发达国家75%的平均城市化率。

二、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成因简析

(一)工业化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产业结构:2008年,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28.2%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47.9%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3.9%大幅上升至40.1%。

(二)经济和社会双重压力导致青壮年农民主动抛弃土地进城务工。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1元。

(三)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建城市需要占用农民大量的土地造成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城务工。当前法律制度关于农村土地产权缺失和模糊,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但是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农民集体的组织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不明确。

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的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根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

三、农民子女教育现状

(一)农村教师工资收入不高。一般情况下同一县域内的农村教师平均每月要比城镇教师收入少200—800元。

(二)农村教学设施短缺,所开课程极为单一。学校没有必备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农村子女对身体锻炼的渴望。同时所开课程只有语文数学,根本没有艺术类课程,学习起来缺乏乐趣和动力。

(三)农村学校安全环境令人担忧。许多农村学校连基本的保卫措施和保卫人员都没有,繁重的保卫工作交给了老师,而老师由于课时繁忙往往对学生疏于照顾。

(四)农村子女在校人数近几年来急剧下降,教师无法正常组织教学。村中心小学低年级人数大都维持在30人左右,高年级学生维持在20人左右。

四、农民子女教育建议

“推拉理论”是研究人口流动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农村孩子之所以想到城市去读书,正是因为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对农村教育现状的不满。

(一)流动儿童教育建议

1.发放全国通用教育信息卡。农民工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候鸟式迁移和不定居的环境,所以对于流动人口政府一定要查清摸底,统计到人。由中央政府牵头,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配合起来,建立三级备案制度,电子档案制度,同时并制作一张可以全国联网流通的教育电子信息卡,每张卡片对应每一个孩子并且用其终身唯一的身份证号作为其教育卡片的信息采集号码。教育资金储存在教育信息卡内,当农民工子女流动后,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就随着流入到其就学的教育机构。

2.四者合理分担教育费用。对于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新增加的教育费用采取四级分担制度,由中央政府、流出地政府、流入地政府和农民工家庭合理分担教育费用。

3.教师资源立足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农民工子女流入地大部分是东部发达城市,教师资源供应不足,我们可以采用东部优质资源众多的高校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大三和研二时期采取聘任制满足学校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同时国家拿出专项资金补助这些积极支援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学生。这样既满足了学校和社会的需求,又锻炼了大学生的教学和动手能力,还能让这些受过锻炼的大学生为将来教师队伍作补充。

(二)留守儿童教育建议

1.留守儿童初中教育全部实行城市化

(1)集中力量把农村中学师资全部搬迁到城市,集中在城市进行教育。农村中学校舍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资产评估,通过打包、出租、拍卖其资金全部用来充实城市教育资金。

(2)农村教师进城前首先集中起来在高教育质量的省高等示范院校进行暑期教育培训,然后在当地市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每月固定周期的教育培训,直到和城市教师教学水平基本持平为止。

(3)农村教师转化为城市市民资金由当地政府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合理分摊费用。对于大部分中青年教师进城教书,由国家和县级财政拿出一部分财政转移,个人拿出一部分经济收入在县城集中起来盖商品房,把他们转变为城市市民。

(4)对于初中学生实行在县城陪读制度或者住宿制度。对于陪读制度的孩子一部分家庭实力比较好的采取直接迁移,或者和老师集中在一起建房子,拉动地方经济。一部分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差的可以兴建廉租房保证他们的家人以较低的成本陪孩子完成学业直到高考结束。对于家庭条件非常差的和家里没有留守人员看护的孩子统一在学校寝室居住,进行政府补助,建立社会助学制度。

2.留守儿童小学教育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

(1)对于一部分不能迁走的老弱病残的农村教师,在足额工资给予的情况下采取提前下岗分流或者编入小学教师岗位。

(2)以自然乡为单位进行撤点并校。通过撤销各个村小学保证每一个乡只有一所中心小学,把各个村小作为资产进行拍卖,拍卖所得收入作为资产进行扩大乡中心小学建设,对于远离教学点的老师通过补贴一定量的交通补助缓解教师的后顾之忧。小学生全部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在道路的几个主要路口,实行校车接送制度。中午在学校实行住宿就餐制度,其费用由国家、地方政府、家庭三者负担,在费用方面可以采取实物代替资金。

(3)开展以半年为基础的小学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利用。对于被交流的教师要在社会保障、升迁、职称晋级等提供便利,并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监督评估制度保障交流教师的权益。

[1]朱守银.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1,6.

[2]鲜祖德.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8,95.

[3]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城市化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