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桦 高理文
(1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2广州中医药大学 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近年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从2001年开始,国家开始推行高校毕业生暂缓就业政策,即允许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2年内,将其人事档案关系继续挂靠在原学校管理,这样毕业生中的党员也因暂缓就业而将其组织关系挂靠在原学校。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暂缓就业毕业生中的党员队伍也不断扩大,这些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多以灵活就业为主,流动活跃,流动地域范围也较广,管理难度大,形成了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急需攻关的新课题。
1.暂缓就业党员人数不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11万人,2010年将达到631万人。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也在上升,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党员或预备党员。就广东省而言,2009年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生共33.2万人。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万人。再加上2008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在内,暂缓就业的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已达到1万多人。
2.暂缓就业党员的特点。
暂缓就业党员离开学校,或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或在寻找就业单位,或准备考研究生。分散广,流动性强。由于时空的阻隔,致使组织生活很难开展。长时间缺乏与党组织的联系,导致部分暂缓就业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丧失理想信念;有的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的重经济收入,轻思想建设,宗旨意识淡薄;有的对党的知识学习得不够,对如何申请转正不清楚,经常出现因未按时申请转正而被延长考察期的情况。
3.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
目前,各高校的中共党员基本信息的整理、统计、关系迁移等管理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其中有关暂缓就业党员这一方面的数据管理,具体操作是由负责人员将暂缓就业党员的信息归类后重新调整党支部,录入其身份,将其与在校党员、历史党员区分开来。暂缓就业党员需要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时,需要联系原支部书记,取得证明,接着联系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负责老师,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登记,再到学校的党委组织部办理介绍信方可将关系转出。
由此看来,暂缓就业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较为繁复,中间涉及多个部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以人工录入的登记方式为主,数据更新速度较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暂缓就业党员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动态信息更无法进行跟踪,这为高校暂缓就业党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暂缓就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钟桂安同志提出建立网上党校和QQ群,开设暂缓党员网上活动室、信箱和党员论坛专栏[1]。石小玉同志提出确定结对情况,建立结对档案,成立结对QQ群,建立在校生党员与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联系制度的方案[2]。蔡茂华同志建议成立专门的暂缓就业学生党总支或党委,统筹全校各学院的暂缓就业党员的教育与管理[3]。
总的来说,由于暂缓就业党员队伍的分散点、流动性等特点,众多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利用网络技术的思路和方法,来克服当前相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然而,这些研究中均是提出借助已有网络软件或平台。一个为暂缓就业党员管理工作量身定做的完整平台未见报道。
我曾对暂缓就业党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超过九成的暂缓就业党员认为应该加强党组织对暂缓就业党员的联系和管理,构建相关信息平台,以网络的方式加强沟通,并定期发布党组织的重要思想、最新消息等。
因此,本研究收集相关意见和经验,明确和优化暂缓就业党员管理的办事流程,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暂缓就业党员数字化动态跟踪管理平台,以克服当前在该项工作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研究团队利用Power Design、Eclipse、Dreamweaver、Tomcat等计算机技术,结合暂缓就业党员的特点和管理的需求,设计出暂缓就业党员数字化动态跟踪管理平台。它具备如下特色:
1.网上审批,减少流程,提高效率。
构建暂缓就业数字化动态跟踪管理平台后,为每个二级学院设置一个数字化党支部,要求暂缓就业党员直接在网上登录平台提交办理组织关系转移申请。学校每周特定一个工作日,轮值的教师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结果由系统自动回复给党员,告知其办理的方法、时间和地点。这样,对于暂缓就业党员而言,再也不会因为原有班级毕业,原有党支部被重新调整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碰壁。对于学校而言,不会因为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而影响暂缓就业党员资料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2.与现有的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暂缓就业党员数据的动态跟踪。
该管理平台对暂缓就业党员的申请资料审批通过后,会自动将相关数据导入到现有的党务系统中,不再需要人工录入,既减少了负责人员的工作量,又加快了数据的更新速度。另外,每位暂缓就业党员拥有一个账户,离校前录入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在变更时自行上网更新,更新数据也会自动导入到现有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暂缓就业党员数据的动态跟踪。
3.双向联系,加强沟通。
该系统除了可以让暂缓就业党员登录提交申请外,还具有邮箱自动发送功能,可以自动把党组织的重要思想、最新消息等发送到暂缓就业党员的电子邮箱,促进暂缓就业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
4.缩短距离,加强管理。
利用网络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建立与暂缓就业党员联系沟通窗口。有效克服暂缓就业党员流动活跃,流动地域范围广而造成的困难,结束当前对暂缓就业党员的松散管理方式。
“暂缓就业党员数字化动态跟踪管理平台”的广泛应用,将会有效克服因该群体的分散性、流动性而造成的管理困难,大大提高暂缓就业党员管理工作的效率,逐步形成以先进信息科学为支撑点的暂缓就业党员管理新模式。
[1]钟贵安.加强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科教文汇,2008,(3):33.
[2]石小玉.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9,(131):154-155.
[3]蔡茂华,陈瑞平,钟强等.加强高校暂缓就业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