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中观察与感知能力培养探析

2011-03-20 20:28刘新坤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用心记叙文生动

刘新坤

(阜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苏 阜宁 224400)

观察感知是写作的第一要义,在写作记叙文时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鲁迅如果没有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感知,就写不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写出的记叙文是干巴巴的,只有框架没有血肉,既不具体生动,又缺乏新意,这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感知的欠缺。如何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感知?首先要停下瞧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演绎着许多事,要留心,善于发现有新意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其次要观察事情的全过程,尤其是要观察事物发展的经过和人物的表现等。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自己的心投入,去思考、去体验。

记事是记叙文的重心,能写出事情的意义作用,有赖于对事情的观察和感知。我们每天都在生活,而生活是由许许多多的事组成的,按理说不愁没事可写,不愁写不具体生动。可是很多学生平时并没有认真留意过,更没有用心去观察感知,时过境迁,大脑中便空空如也,或最多剩一个轮廓,丢掉了生动具体的细节。一般说来,一件事情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观察事情主要全面了解这些,其中“经过”是核心,而现在的学生缺乏的正是这一部分。事情的“经过”总是由许多场面组成的,倘若用摄像机把经过拍摄下来,然后用定格的方法,一一去观察,对此就不难理解。场面是特定场合下的人的活动,对场面的观察,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气氛,等等。对事情的观察与感知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留心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感知生活

有的同学说:学习紧张、负担重,“三点一线”的生活太单调,能有多少生活素材呢?但要知道,我们每天的生活、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中学生的生活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悲欢离合,还会折射出七彩阳光。只要做“有心人”,调动眼、鼻、手、耳、口等感官,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张大嘴巴问,感知生活中的人、物、情、景,就可以知道许多有价值的事,在写作时便可以左右逢源。

有无意识、目的去感知,效果会大不同。我们不能对生活“熟视无睹”,一定要做“有心人”,才能有收获。古代有个画家,为了画虎,他带了干粮和绘画工具,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搭了个棚子,全神贯注地观察老虎,并把老虎的坐、卧、跳、扑、捕食、发怒时的动作、神态一一描绘下来。时间一长,他画的老虎形神兼备,令人叫绝。绘画如此,写作也同样,平时要有意识地留心周围的一切,他们的生活经历、性格脾气、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衣着打扮、工作学习等,都要一一留意观察。比如当一个同学受到表扬时,就要观察这个同学的表现:是昂着头喜笑颜开,还是显得很平静,绷着脸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或是低着头、红着脸,连手都无处可放,甚至额头上还冒出了一层微汗?再看看其他同学的表情:是钦佩的眼光,还是不服气的撇嘴,做怪脸,或是另种表情?而此时,自己又是怎样的心情?将这些细小的表情、动作、心理等细节写入文章中,就能把场面写得具体、生动,就能具体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性格特点。

我们有时还要针对自己的不足,带着目的去观、感、知。契诃夫的一个朋友批评他写胖子比较逊色,于是他就特意在舞台上结识胖的人,在货船上结识胖商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积累,终于把胖子这个形象写活了,后来那个朋友称赞他是描写胖子的天才。可见,观察感知针对性强,有目的性,表达的效果就更好。

二、调动感官,敞开心扉来观察感知生活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除了抓住事情的特点去仔细观察、仔细听外,还要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事情的特点,细致入微地洞察事情的始末与细节,才能从中感悟出独特的东西。退一步说,唯有自己感受过的事情,才会印象深刻,写作时才能涌现在你的笔下。生活中许多事都是平淡的,如果不用心去感知,往往就会不经意地从眼皮低下溜走,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有太大收获。

文章写得具体生动而又深刻,一切源于观察感知的细致、具体和深度。这就要用心用五官去观察感知。“留心处处皆文章”。当我们留意身边正在发生的一件事时,会猜测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或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想该如何做,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推测和体验,由于感知的参与,对事情的观察也往往会更具体、更深刻。

我们要对活生生的人、有特征的物、形形色色的事,进行多层次的反复观察感受,这样既能全面了解,又能抓住特征。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方面进行感知,充分调动视、听、嗅、触、感等多种感觉手段去观察感知,准确地把握形、貌、声、动、静等,所感知的事物就能立体化、形象化。“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孙犁,《荷花淀》)丈夫一贯积极向上,这次又第一个报了名上前线,女人识大体、生小怨的复杂心理活动一句话便写出,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生出一疑问,表面是说家庭的重担将一肩挑,实则骤别的依恋油然而生,人物鲜活质朴,栩栩如生。如果在观察感知中五官开一扇门,多架一座桥梁,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多接触一份信息,笔下的事物就会多一个角度,五扇门都开启了,真切、具体的事物就呈现在面前了。对于所接触的事情,要融入感情,用心灵感知,把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凭借观察的最初阶段所得由感触最深之处切进,才能由远至近、由表及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

三、及时采集,养成随时记录积累的习惯

在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事,如果不用心去观察感受,这些写作素材就不容易转化为文字被记录下来。当我们有所见所闻所感所得的时候,要及时酝酿加工,付诸笔端,见诸文字,切勿懒于动笔,如果时过境迁,这些留在头脑中的东西淡化了,再想提笔就困难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平时要对新鲜的、有趣的、有感悟的、有震撼的人、事、物、情、景等,包括一个灵感、一句妙语等,都留心抓住记下来,积累起来,这些往往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有些学生写事写人,不具体、不生动,原因就是他们不留心生活,不能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也不善于捕捉,所写文章就没有感人的“血肉”了。

在平时生活中,在观看电影电视中,在学习阅读中,在与人交往中,常常被一些事、场景、形象感动,在心中留下强烈的印象。而这些曾震撼过你的心灵,掀起过你的情感波澜的印象,就是日后写作的材料和原动力,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及时加以整理,再融进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用文字连缀起来,常常就是一篇佳作。

我们常说写作靠灵感,而灵感就是心灵的感悟、独特的感受、思维的火花,它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也会如白驹过隙。渴望成功的同学在平时就要多留意,无论在何时,只要出现思想火花、感受、思考等,就要及时以片断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积累的素材会成为今后写作的触发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高写作能力,关键要做到留心生活,调动感官,敞开心扉,及时采集,善于捕捉并大量积累,丰富大脑的信息库,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能形成系统的写作能力,那么写作时就能下笔如有神,作文也就不会是一件苦恼的事了。

[1]曹津源.细节,让记叙文闪发异彩.写作,2011,(02).

[2]王庆安.精雕细琢方能生动多姿.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3).

[3]姚肖燕.如何让记叙文熠熠生辉.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1).

[4]薛建星.用观察之镐掘开作文捷径.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3).

[5]王艳.论作文素材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2011,(16).

猜你喜欢
用心记叙文生动
用心
记叙文阅读专练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如何写好记叙文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用心熬一碗汤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