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荣
(邳州市邹庄镇中心初级中学,江苏 邳州 221300)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其中当然包括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搞好自读课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自读课文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所占比例不小,对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其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只重视讲读课文,对自读课文置之不理,认为中考不考的是闲文。这样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了一半。”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自读课文的教学,只是教学方法不同罢了。
自读课文的教学应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独立钻研、理解课文,同学间互相讨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读来带动与促进听、说、写的训练过程,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宜包办代替。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只能给予必要的点拨。关于这一点,《学记》中有论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讨论和质疑,从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要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实践。
要提高自读课文的教学质量,就要探究自读课文的教学规律与教学程序,拟定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并把上述所述及的教法融注其中。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疏漏之处予以补充,疑难之处予以阐明”。根据近年来的教改情况及有效课堂的要求,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导入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集中精力进入课文学习,导入的方式要巧妙。如学习《刘胡兰慷慨就义》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学习《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我抄了一封格式不正确、错字病句较多的信给学生,让他们谈谈这封信写得好不好,为什么?如果不好,应该怎样修改?写信应注意什么样的问题?由此自然地导入;学习《生命的意义》,我以保尔的名言导入;学习《回声》,我则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其他像创设意境、读首诗歌、做实验等,可以根据课文实际选取合适的导入方法,能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进入自读自学状态。
导入新课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自读提示中找出自读目标(自读目标在自读提示中有明确提示),并让其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点勾画,然后利用工具书排除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围绕目标设计的导读题,限时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思考讨论重点问题。教师在课前要为这一过程设定好时间,既要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思考讨论的内容,又要让学生有紧迫感。让学生有的放矢,对于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在自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自读课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的质疑可涉及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中心内容到语法修辞等内容与形式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不仅仅包括导读题 (设计导读题的目的是防止学生自学偏离重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提有针对性、有创见性的问题。有问题可提说明学生真正深入地钻研了课文,提问正是他们深入思考的外在表现。所以,鼓励学生提问题,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思维和求知。学生能够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有些问题包括文章的全部要点,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吃透了。
放任自流式的自读必然会让学生常常会陷入迷茫的境地,教师的实时适度点拨很关键。这种点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我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生问生答。即一学生提出问题后另外一学生主动承担解题任务。如果回答不完整或不确切,就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互助点拨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生问师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解答不完善、不正确甚或解答不出来的时候,实在无法找到答案,就需要教师亲自点拨。教师既要让学生明确答案,又要让他们明确导致思维错误的原因,学会解决类似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
3.师问生答。这种方式是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发问,由学生回答,目的是通过提问,了解目标完成情况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问题设计应紧扣课时教学重点,达到检查目的。在这一阶段,教师的点拨至关重要。点拨的作用与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把握、调整思维流向的能力,辅之以听、说、读、写等各种训练,全面培养、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学生有疑问渴求解答的时候,教师“拨云见青天”,一经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点拨的方法、方式因人而异,常见的除拨疑点外,还有拨思路、拨重点、拨难点、拨误点。
这个阶段是紧扣目标设计适度的检测题,通过测试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学生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足。检测题的完成应规定时间,当堂完成并在小组内互换批改,教师通过信息反馈了解目标完成情况,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巩固自读效果。至此,整节课要解决的知识点已基本解决,但在学生的意识中,这些知识还处于零散状态,需要系统地、理性地加以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使该节课所学内容在学生脑子里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记忆、消化、吸收。
自读课的评价要有新的观念。自读课的特征是高度体现学生主体性,要求学生高度参与教学,因此,评价必不可少。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激发自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整地作出自评,不要急着单一地评价学生。当学生在自评时语言受阻、感到困窘时,老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允许其“再想想说”“慢点儿说”,使之有勇气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师要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自评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打击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又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而实施自我评价,学生能学会仔细倾听,学会赏识自己和别人,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到自我评价的乐趣。实施自我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能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语文课堂不仅传播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是学生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鼓励学生不寻常地回答,大胆地想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培养参与学习、超越自我的信心,充分开发个性潜能,使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在这几个阶段中,始终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部分问题都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自读独立或讨论完成,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手、动口,教师只是指点迷津的引路人。总之,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启发诱导为主,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成自学任务。一句话,自读课文一定要有别于讲读课文,要特别突出学生的自学,上出自读的特色。
[1]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2]邵明德.教育学新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陆洁.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