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娟
(邳州市铁富初级中学,江苏 邳州 221300)
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很多,但是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是学生每天相见相伴的语文教师的魅力。教师的魅力不同于影视歌坛明星的魅力,后者可以凭借一首优美的歌曲或其他某些外在条件吸引观众,教师的魅力则源自他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言的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如果每一位教师像表演艺术大师那样,注意自己内在功力的表现,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情趣,形成独特的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教学风格,学生就一定会被教师的教学魅力吸引,从而激发思维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那么,怎样发掘和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呢?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肩负着德育的使命,当学生打开课本时,其中有些课文内容和观点已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政治、历史教材中都略有所见,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语言文学的优势,讲出语文课的特点,如:同是选用秦统一中国的史实,《过秦论》表达的是作者希望当朝皇帝广施仁政、勿施暴政的殷殷之情,而 《六国论》则抒发了作者在国家外交政策上的切切之意。它们的写作目的与政治教材中“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但是表达效果又绝不同于政治、历史教材。那恢宏的气势,辞赋般的语言,撼人心魄的动人力量,是政治名词、外交辞令所不具有的;令人扼腕叹息的艺术感染力,又不是历史教材所能企及的。如果教师紧紧抓住这两篇文章语言上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就必会被文章艺术表现力所吸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教师仅注重写作目的的分析,就势必使这两篇充满激情的文章成干巴巴的奏疏了。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初读时兴味盎然,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思想过于保守,尽管讲人物情节时激情洋溢,但最后总结是一成不变地“回归”于教参的归纳或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说法,没有探求,没有思想的火花,讲不出或不敢讲教材所包含的多层意义。“文以载道”的道,不仅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而且是语文科学性的体现。一篇成功的文章,不是语言符号的随意罗列,而是根据写作目的对语言文字进行合理的艺术的调配的科学结晶,这其中体现着科学的严密性、相关性和逻辑性,它们的形式无不表现出一种均衡的美、对应的美、统一的美。语文没有科学性,它的社会性也就无从体现,语文教师对此应该有深刻的认识。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当教师摆脱了“匠人”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切磋思想和艺术;当学生发现了老师身上焕发出的知识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由痴迷于教师的讲课而喜欢这一门课,正如大家所共知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水之积也不厚,故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是捉襟见肘。知识是无穷大的,一个人不可能精通百科知识,但是如果语文老师具备了较强的文学艺术修养,那么他的教学就如室中养有兰花,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现代议论文的学习常常令学生生畏,如果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导语,那么课文就不会变得那么遥远和陌生,学生对文中阐述的道理就有一种亲切感。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出口成章,名言佳段不离口,则学生不仅会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而且会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难以按捺。老师若有学者风度,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在各门功课中,语文课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最广,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广闻博记,成为一个“杂”家,做到了“杂”而有章,在教学中才能从容自如。当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烈,教师不能以长者自居,满足已有知识。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只有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语言是指课堂教学使用的口头语言,而不是从教材、教参搬到课堂照本宣科的书面语言,它是教者传达信息,听者达到学习目的的桥梁,不仅要规范化,而且要艺术化;不仅表面上要严谨清楚,而且声音要悦耳动听;不仅要准确流畅,而且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或妙语连珠,或简要深刻。教师的语言体现了教师的审美个性,学生最怕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最喜欢听老师讲新鲜的话、幽默的话。陈胜起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粮而景从”是何意?套用新词就是“自费造反”,在学生会心一笑的同时,陈胜起义顺应民心的情况老师就无需赘言了。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些非语言因素对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教师饱满的情绪,生动有力的手势,对加强学生的理解,具有极大的推动功效。教学语言是教师智慧与个性的综合体现,学生喜欢听某某老师的课与老师的语言魅力不无关系。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播的都是人类真、善、美的东西,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进步、正义、文明的化身。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都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学生会由反感老师,而厌恶上他的课,进而冷漠这一门学科。如果教师在丑恶、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同情弱者,扶助落后者,关心上进者,面对进步热情洋溢,面对丑恶事情深恶痛绝,那么学生就会从老师身上看到活着的屈原、文天祥、雷锋。教师崇高的师德,也是伟大人格的表现,它对学生的吸引力,会促使学生相信科学,追求学科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服饰穿戴也是教师人格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据观察,学生对教师服饰变化有乐此不疲的兴趣,教师着装应得体大方,年轻的女教师不宜华贵、新潮,不宜佩带过多的首饰,不宜浓妆艳抹。试想,如果教师在讲台上激动投入地分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而她却珠光宝气、花枝招展,那么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呢?学生应从教师的服饰中感受到文学作品含蓄隽永的美与现实生活丰富的美的完美结合,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摆阔显富或衣冠不整,是粗俗的标志,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产生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就是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想是待燃的火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学习知识,那么学习的效果一定是可喜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些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么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在一堂课或某一阶段大有收获,如果学生深深地被教师魅力所吸引,那么他的兴趣就会如有源之水,永不衰竭,他所学到的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做人的准则,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某种意义来说,具有教学魅力的老师,会永立于语文教学的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