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趋势下看待繁简之争

2011-03-20 16:53李晨维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繁体字论点汉字

李晨维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000)

语言文字会因为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在现代海峡两岸就有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不同。对于汉字繁简这个相关问题的争论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两岸会谈上恢复繁体字、台湾提出的识繁写简、大陆学者提出小学课程增设繁体字教学,以及日韩等国想以繁体字作为东亚通行文字,等等,可以看出繁简问题不单单只是中国内部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大,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学术问题,在众说纷纭情况下,我们必须在不带各种政治、学术色彩的情况下去明确地了解这个问题。

一、主张简体的主要论点

(一)有很多人认为,要传承中国文化就要学习繁体字。他们认为简体字破坏了汉字的造字、结构、意义。这些人大多数对汉字的研究比较深入。汉字确实拥有传统文化,但是在现代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汉字里蕴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并不只是局限于文字,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现代人比较缺乏的一个事实,不是说恢复繁体就能提高人的素养,对一些古籍文言文就能透彻地了解。现在的香港台湾人,你问他传统文化、著名古籍、文言文意义等,大多数的人也不是非常了解。虽然他们从小到大都学习的繁体字,但是传统文化、古籍、文言文大多只是高中里的一门课程,若不是专门向此方向发展钻研的人,并不会因为他使用繁体字就对这方面有很深的认识。而在现代科技的发达下,转换繁简已经是几秒钟的事情,大多数中国人使用简体字;认识简体字,把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使人们方便识别是能办到的事情。部分钻研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们自然会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造字、结构、意义,而去学习。

还有人提出要学习繁体字才能学习古文。其实古文和繁体字没有很大的关联,若是把古文里面的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其中的意义也大多不会混淆,阅读古文的最大障碍主要在于语言,而不是文字。还是要去了解古代人的语言,字与词的意义,才能清楚地知道其中所表述的意思。所以不能说简体字就是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但要专业、深入研究古文就必须学好繁体字,这一点我是支持的。

(二)简体字符合现代中国的国情,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推广简体字对提高识字率有很大的贡献,减少了文盲与半文盲,促进了中国人文化水平的提高。当下电脑虽然普及,但不能完全代替手写,简体字比繁体字书写更简单也更快,更有效率;简体字笔画少,识别清晰度比繁体高,比繁体字更有利于信息化。

我觉得简体字在字体学习上比繁体字容易得多。我从小学习的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学习与应用伴随了我18年,之后在内地学习,在必须认识、学习简体字的情况下,基本上已经能掌握这两种字体了。我在学习简体字的过程中明显地体会到它确实比繁体容易很多,其主要原因是,不管繁简,大多数的字体字形都比较类似,也互相关联,而简体字笔画少、识别率高、容易记等特性,给学习汉字的人带来极高的效率。而繁体字很多笔画复杂,不容易记得,写起来更是比较麻烦复杂。当然我不是反对学习繁体字,如前文所说的,钻研、涉及这方面的人,学习繁体字是有帮助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以国际观的眼光去看的话,简体字是更符合现代趋势的。简体字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中国人大都是伴随简体字长大的,中国大陆人口众多是个事实,若是现在改回繁体字,会有很多人不适应,这样会造成许多障碍,不只是会造成语言的交流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也会有障碍。

有人提出学习繁体并不难,那些不愿意学繁体的人是因为繁体比较复杂难记。他们的观点是繁体的学习障碍主要在成人,小孩的记忆力强,学习并不成问题。不错,成人在学习上确实是处于弱势,但是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就这单方面去看,要全国改变字体那要花多少工夫多少精力?这个范围面就不单单涉及小孩与成人了,应该放眼国际,近年来有多少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文,同年汉语考试人数甚至超过托福的数量,能迅速地学会一种文字是他们的目的,至于近年来众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文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众多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想掌握中文,以便在中国发展时能没有语言障碍。学习的过程中不免涉及中国古文、传统文化,在这阶段认识繁体字是很好的。但放眼全局,简体字才最符合众人的需求,也更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必须简短明确便捷,毕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

二、主张繁体的主要论点

(一)简体字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已发生变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推行创立简化字是为汉字拼音化的道路做铺垫的,如今已不再提汉字拼音化的方向,简化字也没有必要存在。1956年立法推广简化字能够成功,与当时的社会物资贫乏和思想单一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中国已彻底告别了资源匮乏的日子,“丰富的生活需要丰富的文化资源,也需要丰富的思维和深刻的思想。告别简化字,是告别贫匮的生活,也是告别简单的思维,更是告别一种粗暴的简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导向”。[12]

电脑解决了书写难的问题。随着电脑的普及,汉字书写的几率降低,使用电脑打字,简繁体字并无太大差异,简化字的优势不在,汉字简化也就失去了意义。繁体字更容易记忆,更有利于学习辨认。[13]

虽然中国在经济上近年有很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使人们对外界的接触比以前更多,生活条件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把字体和经济硬扯在一起说就有点牵强了。以上文的论点来看,如果现在废除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简体字,那么政府要花多少资源精力去做文字改革?10多亿的人口有那么容易做到吗?说不使用简化字就是告别资源匮乏,使用繁体字就代表资源丰富,这种想法我很不认同。丰富的文化资源难道简化字无法表达,就只有繁体字可以吗?

其次,电脑确实是解决了书写问题,许多人电脑打字打多了反而很多字都不会写了,但是真的都不需要书写了吗?凡是接受国民义务教育的人都要学习书写,作文错字要扣分、考试错字要扣分。中文课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人们学会写字,如果未来小学课程全程使用电脑,日常生活都可以不需要写字而是用电脑或电子工具代替的话,那么这样的观点可以考虑。身为中国人你错字连连,只会依靠电脑的提示来打字的话,这样子是不是有点荒废学业的感觉?以前学的东西如果因为科技的发达进步而荒废了的话,这样就扭曲了科技带给我们的正面用途了,人应该是每天不断地学习,而不是每天不断地忘记以前所学。所以我希望一些人在看待问题时,先了解全面,再提出论点,免得造成更多的混淆。

(二)简化字的反文化“原罪”。支持繁体字的一方陷入了全面否定简化字的极端。这方面以彭晓明的《汉字简化得不偿失》为代表,这本书彻底、全面地否定了简化字,尤其是强调推出简化字的政治背景,强调为了推行简化字造成的政治迫害。另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些以政治定性①及类似的观点:现行简化字的出台更多源于政治,是少数政治人物配合一些御用专家来定汉字的生死,因此要废除简化字,首先必须赢得批判简化字的言论自由。更有甚者,有人说简化字“简陋”,有DNA缺陷。如认为简化字是物资匮乏年代的产物,是乱世产物,是“山寨版”汉字,简化字是礼仪之邦沦为造假大国的推力,因而,要彻底检查简化字的DNA,将其开除出汉字家族。或者结合字形分析出简化字的“恶毒谶语”——朱大可说:“‘陸’的叠土形被改为‘击’而成‘陆’,恰好象征着多年来人们互相攻击的阶级斗争怪象;‘愛’字惨遭剜‘心’之痛,成了社会日益‘爱而无心’的深刻谶语。这种状况在消费时代并未获得改善,反而变本加厉起来。简体汉字犹如精密的寓言,预见了社会道德状态的剧变。”[14]

对于极端否定简化字存在的论点,我们仍然必须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提出论点的学者因为比较极端,所以大多是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去抨击简体字,导致研究问题摒弃了文字学角度、汉字发展改革的历史角度等方面。如此一来不难产生极端的论点,而使得这些论点在语言学、文字学上产生了较多的错误。可能在以前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存在一定的政治因素,但是简体字的推广后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既然简体字符合中国国情,那么就算存在着政治因素背景而产生的简体字也有了很大的价值,说简体字是“山寨版”等的论点,这只是从一个方面上去评论的说法,而忽视了全面客观的态度。所以忽略了文字学角度,而从单方面的政治、传统文化等等因素提出论点反对简体字的存在,这样根本不能讨论与解决繁简之争的问题。从汉字的字形、笔画、部首等方面提出反对简体字的相似问题很多,如文献[14]说“陆”字、“爱”字因为简化了而使社会道德状态产生了剧变。这样的汉字只是单纯做了一个简化而形成了现在的简体字,如果因为“陆”字偏旁变成“击”、“爱”字少个“心”就隐射社会的乱象与黑暗是很不客观的,我们讨论的是文字学而不是社会文化学,我们要解决的是这个字在当今社会存在是否有它的价值。这样的论点我同样认为比较偏激,台湾与香港是否就不存在斗争与缺乏爱心的现象?一直使用繁体字的地区同样有这样的现象,全世界都有这样的现象,这只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怎么可以用来隐射文字呢?最后还是希望他们从比较全面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繁简问题。

三、如何看待与解决繁简之争问题

繁体字和简体字在不同的领域里都有使用的必要性,所以繁简是应该并存的。总的来看简体字很适合现代汉语,繁体字在古文上面就更加显示其重要性。而当今在港台方面也没有排斥简体字的现象,反而出现了很多简体字教学的机构,港台人民在跟着时代的趋势走,同时也没有摒弃繁体字,我觉得这样是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港台和内地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流来往,学习简体字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助益没有什么坏处。而内地的人民也不必排斥繁体,可以识繁写简、读繁认繁,繁体字不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它存在的意义,对港澳台内地之间的认识与交流也有很大的帮助。

古代文学的教育方面应该以繁体为主,要求会读会认,但不必要会写,这么一来了解其中的意思就不难了。总之,现在若废除简体字,显然是开历史的倒车,只会产生更多的混乱与问题,它们归根结底都是汉字,就好比港澳台地区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一样,抛弃任何一个都不行,大家应该互相融合共同和谐发展,这样一来对任何一方都只有好处,能使我们彼此间得到更多的交流与进步。

再者,对于汉字简化之后的部分汉字有人认为不合理,其问题不能全部归于简体字,而是不科学的简化方式使汉字体系的系统性变得越来越差,字理越来越不可理解,但这也是简化字的特征之一,就是简单明了。有人说了简化后的字不合理不能理解,只能死记死认,他们是对比繁体字才有这样的观点,因为很多繁体字的字理很清楚。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只是一小部分有这个问题,我在学习简体字的过程中也只有部分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对于学习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但是说到字理,简体字的弱势就体现出来了。提出否定观点的学者们可以归纳出这一部分的简体字,进行修改,做到更科学的简化。不能因为这样就排斥简体字的存在,繁简是必须并存的,缺一不可。

注释:

①详见2006年4月23日凤凰博报,网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72062.html.

[1]鲍文超.汉字繁简之我见.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3).

[2]郭龙生.汉字简化的得与失.语言研究,2004,(3).

[3]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9.

[4]武惠恩,高凤英.汉字的繁难与现代化.瞭望新闻周刊,1995,(52).

[5]周有光.现代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问题.中国语文,1978,(3).

[6]罗来栋.试论汉字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汉字教学科学化.江西教育科研,2006,(3).

[7]李开拓.简繁之争根源、实质探析.北华大学学报,2009,VOL10,(5).

[8]钟舟海,高小艳.信息学的角度看汉字的简化.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9]綦晓芹.周有光的汉字繁简观.语言文字周报,2009,第004版.

[10]吴松贵.繁简之争与正字之法.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2.9,VOL11,(43).

[11]王干.简化字是资源匮乏年代的产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58e6501008q7f.2008-03-17.

[12]刘靖文.汉字简繁之争的由来及评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VOL28,(10).

[13]朱大可.文化复苏当从汉字起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47e9e01008mkz.

[14]王敏.简繁之争的舆情分析.北华大学学报,2010.2,VOL11,(1).

[15]王宁.从汉字改革史看“简繁之争”.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

猜你喜欢
繁体字论点汉字
哈哈镜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