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焱虹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上海 200000)
对于“什么是翻译”这个问题,中外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曾给出多种答案。张培基先生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英国翻译家Catford认为:“翻译可以定义为一种语言(源语言)的篇章材料与另一种语言(目标语)的对等篇章材料的替换。”(Catford,1965)而张今先生则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张今,1994)
从以上所列定义可见,翻译过程是一个语际转换过程,是一个在目的语中找出与源语言对等的表达法的过程。翻译涉及双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等的对比和转换,通过对比,掌握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掌握话语转换的规律,对于译者在翻译交际活动中充分表达源语言不同层次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翻译将“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巴尔胡达洛夫,1985)的过程,总是离不开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这种对两种语言进行的对比分析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对翻译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比语言学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因为英汉互译的理论、方法与技巧都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异同对比的基础上的”(陈定安,1998)。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确定两种语言中对同一概念的表达法在翻译中是否对应,译者必须对这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则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对语言的对比分析,归根结底是对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对比分析。而译者对这两种文化差异的充分了解则是成功进行翻译活动的先决条件。
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文化方面的信息在翻译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是翻译的基础要素。语言具有鲜明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文化的民族性在语言中的体现,使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研究翻译的语际转换时,必然要涉及两种文化的对比与转换。“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的就是意义,而词语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郭建中,2000)。
“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陈定安,1998)。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特殊文化,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洞察源语言与目的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以下从几个主要方面对英汉文化差异对语言带来的影响加以比较。
1.文化背景差异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人口众多,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农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成语。例如:“对牛弹琴”、“众人拾柴火焰高”、“拔苗助长”等。而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人民多从事航海业及相关行业,因此不少英语谚语都来源于航海事业。 例如:“Still waters run deep.”“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In a calm sea,every man is a pilot.”等。
2.联想差异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则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尽管在英汉语言中有许多共同的比喻,如用雪比喻白,用狐狸比喻狡猾等,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英汉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例如:“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rabbit;“如鱼得水”——like aduckto water;“守口如瓶”——dump as anoyster;害群之马——blacksheep等。
3.世界观差异
由于制度、信仰、审美观、价值观等的不同,英汉民族对同一事物和词汇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例如英国人以黑色表示悲哀与庄严,而传统上中国人则以白色表示哀悼;中国人习惯用黄色象征低级趣味,那些内容庸俗、有严重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被称为黄色电影、黄色书刊,而这些用语中的“黄色”却与英语的yellow毫不相干;英语中与此意对应的却是blue(蓝色),表示“下流、猥亵、淫秽”的意思,如blue films(黄色电影),blue software(黄色软件)等。
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数字7在英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英国人不仅喜欢用“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历史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宗罪”、“七大圣礼”、“世界七大奇观”等,更常常用“七”来表示不确定的、含糊的数目,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放着,总会派上用场)。与此相对的,中国人则对数字9特别看重,“九”代表了“无限、神圣”之意,同时也常用“九”来表示“多个”之意,如:“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比喻某个家族族大人多,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物都会有。
4.社交风俗差异
由于社交礼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在文字上对译的。比如中国人习惯把自己的配偶称作“爱人”,而与之相对应的单词lover在英语中却表示情妇或情夫的意思,因此中文的“爱人”应该译作wife或husband;英国人打招呼时说Hello或Hi,而中国人则习惯说“吃过了没有?”或“去哪儿啊?”,如果直接根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则往往会被误解为过于关心别人的私事。
以上种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表达差异是翻译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这两种文化,才能在翻译中运用恰当的语言,以恰当的方式把原文的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记录着思维的成果。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其中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因此,语言差异是民族文化所形成的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在表达方式上的体现。
翻译活动包含三个要素:翻译的客体——原作,翻译的主体——译者,以及作用于主客体的翻译工具——思维。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英汉两个民族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而这些思维差异又影响了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通过对比和分析英汉两民族的思维方式,了解其差异,有助于译者加深理解原文,在翻译实践中,使译文更加自然、准确。
1.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
总体上看,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则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英民族比较注重并擅长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抽象表达法在英语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例如英语常常大量使用概括、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和微妙的情绪,往往难以用汉字对应翻译。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却恰恰相反,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比如汉语的成语、比喻、谚语、歇后语等表达方式都给人一种明确、直接、形象的感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英汉语不同的表达习惯作相应的虚实互化处理。英译汉时,根据语境化虚为实,将英语的抽象词具体化,使译文具体、生动、形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而汉译英时,则运用英语抽象化的手段,化实为虚,使译文更有效地传达原意。例如:
1)Wisdom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folly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2)敌军等待着援军的到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Theenemywaitedforthereinforcements’arrivalwithafrenziedagitation.
2.直线思维和曲线思维
英民族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型,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时,他们总是开门见山表达要点,再分点说明予以展开或层层推演,借助各种衔接手段引出新信息,从而对主题进行全面说明。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呈曲线形(或螺旋式),因此汉语习惯于先分述,或从侧面说明,最后迂回点出主题。英汉民族各自不同的思维风格导致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英语句式结构多为前重心,而汉语句式多为后重心;受思维模式影响,英汉语篇分别呈现直线型与螺旋式的逻辑特征。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求同存异,既遵循原意,又按照目的语习惯加以调整,从而使译文忠实、流畅、地道。例如:
1)I came across my old college roommate at the entranceofthetheatre in town today.今天在镇影剧院门口,我遇到了大学时的室友。
2)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J.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3.分析型思维与综合型思维
文化与哲学是不可分的。西方人的哲学强调主客对立,物我分明,重形式论证,主要侧重于分析型思维,表现在语言中,则是重形合,要求结构严谨,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结构复杂,形成了“树杈式”的句式结构,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而中国人的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交融,重整体抽象,重综合型思维。汉语重悟性,即不凭借严谨的形式进行分析,而是根据主观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因此在语言简约和模糊。汉语重意合,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汉语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连词用得少;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与对称。
对这种思维差异的对比,有助于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充分理解英汉句式的不同特点并加以恰当运用。在翻译时,英语的一个长句往往需转译为汉语的几个短句,而汉语的一个意群中的数个短句可合译为英语的一个长句。汉语句子以动词为关键词,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变从形式出发为从语义分析出发,省略英语中的结构虚词,使译文尽量符合汉语疏放的表达特点;而英语句子则以主要动词为谓语,以分词、介词、不定式、动名词等短语或从句表示汉语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因此在汉译英时,要增强形式逻辑观念,注意语言的组织性和逻辑性,语法合乎英语规范。例如:
1)Upon his death in 1826,Jefferson was buried under a stone which described him as he had wished to be remembered as the author of the Declaration on Independence and the 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father of theUniversityofVirginia.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信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人之墓。
2)I bought six pens which cost me thirty yuan.When I took them back home,I found they were second-hand. 我买了六支钢笔,(这六支钢笔)一共三十元,(我)拿回家一看,都是用过的了。
4.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中国人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并且在这种文化影响下西方人逐渐形成了客体型的思维方式,即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中心。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形态上,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的过程中,中国人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并以其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主动语态句使用频繁;而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被动语态句的使用相当广泛。例如:
1)Anideasuddenlystruckhim.他突然想起一个主意。
2)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5.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不同的民族在观察某些事物现象时,所取的角度及思维的方向有时是极不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在时间的先后概念上,英语中用back表示过去的时间,而用forward指称未来的时间;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则与此相反,用“前”指过去的时间,用“后”指称未来的时间。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前”指过去,“后”指未来。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面向着过去,而英国人则是面向着未来来区分时间先后的。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对于涉及时间“前、后”概念的表达上,必须注意英汉思维顺序的差异,不能照字(词)直译。例如:
1)In measuringforwards from a point of time in the past,only the following construction is normal:... 当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向后算起时,下列结构才是常用的:……
2)可是我们已经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But we are gettingaheadofthestory.
英汉民族思维顺序的差异也往往反映在观察事物时所取的不同的视角倾向,这种不同往往导致英汉语对同一思维内容采取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汉语中的“打九折”,在英语中则表达为“atenpercentdiscount”,汉语着眼于打折后实际付款的比例,而英语则着眼于折扣本身的比例,两者视角完全相反的。又如汉语的“自学”,在英语中是“self-taught”;汉语中的“寒衣”,在英语中却说成“warm clothes”,着眼点也是完全相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才能够将原文的含义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以上对英汉文化,尤其是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之处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这些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双语之间的对比和转换的复杂思维活动,进行对比研究则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译者应加强对英汉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对比研究,尤其是这两种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差异,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习惯,掌握英汉翻译的内在规律,并熟练运用这些规律、方法和技巧去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
[1]Catford,John.A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65.
[2]巴尔胡达洛夫.语言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冯锦,杨平.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6]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7]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8]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国翻译,1999,(1).
[9]张今.文学翻译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10]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