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办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以北京某市属高校为例

2011-03-20 17:32刘玉威
文教资料 2011年5期
关键词:校区办学大学

刘玉威 贺 芳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192)

多校区办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以北京某市属高校为例

刘玉威 贺 芳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192)

本研究通过对以往研究资料的梳理,在对北京某高校所做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校多校区办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影响,并根据当前高教改革的实际,提出了更新理念、健全机制、资源共享等应对策略,以期为多校区高校的办学提供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新思路。

多校区办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市属高校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高校也在进行着理念、体制及硬件方面的变革,目前,多校区办学的现象在我国已经较为普遍,校区的分散、学生人数的增多,使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使传统的单一校区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理论专家和学生工作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以北京某市属高校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总结学生和教师对于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期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有效建议。

二、我国多校区大学的产生

1.我国多校区大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办,各系统各地区为了各自局部发展的需要,分别使所管理的高等学校自成体系,造成学校多,“小而全”。这不仅造成人员和设施大量闲置,专业设置重复,而且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办学效益难以发挥。因此,为打破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小而全”的状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改变高等学校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合并是指将部分学科互补或规模较小、科类单一、设置重复的高校进行合并,意图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

2.我国多校区大学的产生是在一定的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出现的。

我国高校的合并是以1992年合并6所省属院校而成立扬州大学拉开序幕的,高校合并在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之下快速稳步地向前推进。结果形成了由原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建制的大学进行实质性合并而成的、具有多个校区的、统一法人资格的多校区大学。

3.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2000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约22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但由于我国的一些历史较长的大学多数建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域,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大学原有校园面积有限、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是高校“一校多区”局面形成的大背景。

三、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分析多校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所调查的学校是由教育部批准,由两所部委下属学校合并组建成立的。学校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①学校现有校区5个,教职工1400余人,学生11000余人。此次调查共在主要的三个校区发放问卷360份,其中主校区和两个分校区各110份,教师问卷30份,收回有效卷345份,回收率为96%。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发现多校区高校思政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教育管理机构重组,但办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多校区办学是相对单一校区办学而言的,每一个校区在原来的单一校区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传统与各自的特色。因此,合并之后,思政工作就面临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教育传统、教育特色等的融合问题。根据对问卷资料的分析,约60%的被访者认为,在学校合并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所高校管理模式、理念等的磨合与融洽。

2.单校区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多校区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组织模式为:“学校专设一名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部)作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和管理部门,对分管校领导负责,代表学校制定全校除学籍管理以外的各种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管理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这是一种由校一院(系)一班的“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直线式管理。但在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下,不但多个校区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而且由于各个校区的特殊功能,容易出现管理中心和工作中心相脱节的现象。

3.校区分散,师生、生生信息交流不畅,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首先是师生交流不足的问题突出,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膜。调查显示,认为多校区办学对师生和谐关系有很大影响的占46.87%,只有8.73%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②;在对“您认为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回答时,有约71.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日常生活活动仅限本校区,沟通机会少”而造成的。其次是由于地域的限制,新老学生交流不够。在回答“你觉得在分校区最不方便的是什么?”问题时,有近70%的被访者反映,“不方便与高年级学长交流”。

4.校区功能定位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矛盾,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在回答“您对多校区高校功能划分、资源分配的看法是什么?”一问时,54.5%的被访者认为应该“以学科专业划分”;23.9%的被访者认为应该按学生年级划分;只有18.2%的被访者认为应该“按人数划分”,而认为应该“因地制宜,按校区所处地段设施、特点划分”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5.7%。可见,校区的安排并不一定非要按照某种标准,只有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才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较好作用。

5.校区文化氛围不浓和整体文化欠缺,影响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就多校区高校的新建校区而言,位置一般都在郊区,新校区的文化活动设施、场所需要逐步配套和完善,且又缺乏老校区的校园氛围、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的传承、连接和生长需要有一个过程。这都会对大学的校园文化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四、多校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纵观我国多校区高校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多校区办学及学生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实践探索时间短,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又无实证研究的基础可供参照。多校区高校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要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多校区办学的实践,针对当前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与管理理念的转变与更新。

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一个学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理念。多校区高校虽然是由多个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但最终是合成了“一个学校”,尽管各校区原有的学生思政工作的历史和传统各不相同,但合并组建的新高校就要倡导全体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思想上树立“一个学校”的理念。这样,才能确保合并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与管理正常开展,以优势互补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与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2.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重心应转移到各个校区,把各个校区作为管理的基本单位,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行机制。学生工作处主要的职责是做好宏观上的决策,保证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搭建平台,为各校区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提供服务。

3.利用网络和学生资源,建立畅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多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是信息时代的大学,对于多校区高校来说,开发网络资源,加大多校区综合校园网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占领同学们的思想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4.建设生态校园,提升文化品位,发挥隐性教育作用。

在当前的教育理论界,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被广泛提及的,它是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是隐藏的,教育形式是侧面的、间接的,它追求长期的教育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教育者观点的教育模式。有的高校还据此开发出了隐性课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的载体就是诸如大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等软环境。

总之,多校区高校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当前,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针对多校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力度,针对多校区高校的办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不断探索我国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律性,并据此开展工作,使我国多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注释:

①出自http://www.bistu.edu.cn/channel.php?id=1

②梅娇,季诚钧.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5):126-128.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钱江.关于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6年10月号下旬刊.

[4]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2,(2).

[5]王国均.美国多校区大学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6]梅娇,季诚钧.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7]赵志恒.论多校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

猜你喜欢
校区办学大学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