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军
(南京市六合区灵岩小学,江苏 南京 211500)
“夜静春山空”是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诗人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远离喧嚣、幽静洁净的世界。《鸟鸣涧》启示我们,王维心中有一座空山,一轮明月。这是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所朝思暮想的精神家园,也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留意现今的各种研究课、示范课、研究课,以及各级优质课竞赛,不难发现,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 “出彩”,为了让自己的课赏心悦目,片面追求多样化的活动。不少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只要运用多媒体,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动感十足;如果诵读,就一定要书声琅琅、震撼人心;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热烈动感”;交流合作,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显然,这些语文课正在忽视潜心静读,冷落凝神静思,似乎唯“动”是好。记得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曾经说:“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这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深沉呼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使得课堂热闹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讨论积极,发言踊跃。但我们稍微冷静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在这热闹背后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情况都存在一定的疑惑。因此我觉得语文课堂需要“冷静”一下,教师要静下心来静心地做好课前准备,保持一颗冷静的等待之心,即要培养学生平心静气地默读、安静用心地倾听、冷静凝神地思考的习惯,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和谐起来。
教师在课前静心预设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等,充分预设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设计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过程,课上就能抓住学生的问题或者精彩生成进行有效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课堂富有生机。
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我在学生品味诗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从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诗人心情的词。从哪些地方还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学生很容易地找出“喜欲狂”这一词语,并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诗句加以印证。这一提问是为后面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打基础。紧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如此高兴,以至于失了常态呢?绝大部分学生都只能理解到“久别故乡的杜甫,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返回故乡,所以如此高兴”这一层面。当然,也可能个别学生有其他的理解。不论怎么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不能否定,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看看在逃难的路上,杜甫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①蒙蒙的细雨,让杜甫的行程倍加艰难,他却因为春雨滋润了农民的庄稼不怒反喜,我们一起来读读杜甫之“喜”。(准备课件《春夜喜雨》,领生齐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自己都朝不保夕,却还在为国家之衰败而哀,我们再来看看杜甫之“哀”。 (课件《哀江头(节选)》,领生齐读:“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③风卷茅屋,他不叹自己的悲惨遭遇,却想着天下的贫民居无定所,这就是杜甫之“忧”。(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领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教师如果没有在课前静心准备,没有设计这些环节,学生就无法更深刻地理解杜甫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理解杜甫“喜欲狂”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学过程的细节,那么怎么会有课堂上“生动”呢?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为学生创设“静思”情境,不要急于“赶场”。例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师:司马迁受到了酷刑,为什么还能坚持把《史记》写下去?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并作批注。
(学生读书批注,师巡视指导,约11分钟,之后,师生交流。)
师:想想看,还有什么原因使司马迁活了下来?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师: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史记》,司马迁忍辱含垢,活了下来。司马迁不停地写作,写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司马迁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一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史记》。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死而无憾。
师:司马迁完成的是一部怎样的《史记》呢?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史记》是一部辉煌巨著,洋洋52万字。(展示两卷本的《史记》)。52万字的《史记》是沉甸甸的,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生:因为司马迁接受宫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完全是为《史记》而活着。
生:司马迁把《史记》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史记》里凝聚着司马迁的生命。
师:后人对司马迁的死记载了了,实际上,写完《史记》,生命对于司马迁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他活着就是为了写《史记》。再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鲁迅
……
师:司马迁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著作竖立起了一块历史的丰碑,司马迁因《史记》而流芳百世!
在这11分钟内,看似课堂沉闷,但细观学生,他们或举笔圈点,或与同桌讨论,或摇头叹息,或紧握拳头作愤然状。这正是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披文入情”的合理时机,这正是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了文本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虽然学生体悟得还不深,但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因此,学生才能够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自己的情感。
崔峦老师曾指出:“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不要把语文都讲肿了。学生自读自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欲速则不达,宁静可致远,语文教学要创造一个给学生静静思索、品味的时空,让课堂张驰有度,动静相宜。
默读能最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体现终身化学习的需要。默读能促进学生静心思考,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摄取信息量。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默读的一般要求是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思考。因为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既保证环境的安静,又有利于集中思考问题,不轻易疲劳。教学实践证实,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
默读,要讲究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默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那是很难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的。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训练有效默读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训练“一目十行”地阅读。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方法的掌握靠反复训练,训练得多了,就可以养成终身受用的习惯。
因此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静心默读,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普遍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且喜欢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明确倾听要求。在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在听别人说话时两眼一定要看着对方,在听的同时动脑思考,“眼睛——看,耳朵——听,动脑筋——想”,这样做可以提醒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倾听方面来。对那些不能认真听别的同学发言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提醒学生注意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老师可以进行课堂巡视,用目光或适当的动作提醒那些开小差的孩子注意认真倾听。
(1)注意倾听技巧的传授。为了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我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倾听能力培养的小技巧,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经常要求学生重复刚才老师或同学说的话的内容,然后进行评议。例如:“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刚才××同学说的是什么,你认为正确吗?”“刚才老师说的是什么?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让学生复述别人发言内容,就是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习题的反馈矫正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发言,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一起判断是否正确,这样在训练每个学生都注意倾听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在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大家讨论发言后,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来做代表,说说你们小组同学是怎样想的,并且要求每次推出不同的代表。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主动专心地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意识地将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表达出来。
(2)注意倾听评价。在每次听完了同学的发言后,我注意对发言内容及时进行评价,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又及时对错误进行矫正。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发言,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进行判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的发言说得非常不错,请你把掌声送给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认为他的发言不完整,请你举手,可以作补充发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及时表扬和夸奖听得认真的同学,让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倾听方面来。
只有静心倾听,才会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和别人的进行比较,才能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思维才能真正地“动”起来,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马上议论纷纷,似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而若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静悄悄的,就是失败的。独立思考表现为凝神静思的学习行为,是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获取知识、寻求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精心思考能力的培养。
(1)将问题择优筛选。教师若循着课文情节的发展或作者叙述的顺序一路问到底,当然不妥当,因为这样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优化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既乐思,又深思。例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后,筛选出了两个关键的问题:1.我们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呢?我们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具体感受到霍金是生活的强者呢?2.面对轮椅上的霍金,假如同学们都是一名记者,给你一次采访的机会,你想向轮椅上的霍金问些什么呢?设计这样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便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留足“空白”。有难度的问题提出后,不宜急于让学生讨论或解答。教师应留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营造静思默想的氛围,让其有充足的时间理解语言文字,组织内在语言,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空白”,或叫“静场”。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多用讨论而不用“静场”,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可能认为讨论显得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好;而“静场”易让人觉得课堂冷清拖沓,教法不当,教学不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空白”处正是学生思维拓展、想象驰骋的天地,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生出许多奇思妙想。一堂课中,既有冷静深刻的思考,又有热烈愉快的讨论,一张一弛,一静一动,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当教师把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学生的同时,也应给学生一定静心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发展思维。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也一定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下子课堂活跃了,学生踊跃参加。但当交流时,我们又会发现,发表自己见解的还是那几个老面孔。这样的合作有意义吗?其实我们在合作之前应该给学生一个静心思考的过程,让学生都能想一想,再进行合作讨论,取长补短。合作之后也应让学生静心思考一下,通过讨论,我有了哪些收获。这样可以让合作的效果更好,让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在合作中真正得到发展。
我们期待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美好意境能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异彩。
[1]语文课程标准.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