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晓莉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凤翔分院,陕西 宝鸡 721400)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使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育工作,在内心对教育产生厌烦并感到心力交瘁,从而导致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的来源有两个:教师的“不能”——个体特征因素,长期的压力——工作特征因素。因此,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大体可分为个体导向的和组织导向的。个体导向的干预目的是提高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和加强个体的心理保健与调适。干预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远不如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因为个体很难把学到的应对策略应用于工作场所中,工作中的许多不可控因素才是引起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1]。组织导向的干预着重强调改造和改善个体以外的工作情境。干预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职业特点的相关远大于与工作的特性的相关。
Freudenberger(1974)认为职业倦怠多发生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是一种最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症状,而且从事 “情感性工作”(工作对象是人,且又要控制自己情感的工作)的人常体验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2]。“以人为服务对象”是职业倦怠的一个根本特点,因此,可以说职业倦怠的根源应在于职业服务的对象,是这类工作的对象引发了职业倦怠。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在学校主要充当五种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和教育科研人员。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成功,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教学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整。
学生就是接受教育的人。《教育法》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当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而没有指出学生如何达成这样的学习结果,这就使得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力促学生配合完成既定的目标。
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要管理学生,尤其是课堂管理。如果教师疲于应付与处理学生问题,就容易产生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继而人格解体,从而产生倦怠。有研究指出,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行为偏差[3]。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问题是触发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学生问题一般包括纪律问题、破坏性的行为及对他人和学习的冷漠态度。巴利·A.法伯(Barry A.Farber)认为引发美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主要有个人因素和与工作相关的组织因素。在与工作相关的组织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学生的暴力行为、课堂纪律和对学习的冷漠”。教师不停地处理有破坏性的学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职业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很多教师会为此感到自己不再是专业人士,并且会抱怨对于他们必须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而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停地管理学生是困难的,也是使人筋疲力尽的,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学生还会带来更加恶劣的后果;管理学生失败的教师很快就会发现,让教师感到无法持久地影响或控制孩子,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缺乏热情,对他们而言,教学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工作;每天面对对学习漠不关心的学生,让教师感觉到他们是微不足道的,从而会感到一种极大的挫败感,并且也会被剥夺对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的成就感[4][5]。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对工作中所产生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起催化剂的作用。
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且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因此,职业倦怠的预防胜于干预。
教师工作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延续,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作用是显著的,贡献是巨大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其社会地位也应该是崇高的,理应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教师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个暂时的头衔,教师需要从这个群体中得到强烈的归属感,获得职业尊重感、自豪感。因此,尊重教师,让尊重教师成为一种社会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有助于使教师获得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预防和降低教师职业倦怠。而且,对教师不尊重,也很难对知识尊重。
尊重教师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培养学生的工作,即使是最纯粹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也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成就与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最大的苦恼是听者不获之趣,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得到听课者的赞扬”。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尊重教师人格,就是维护教师的尊严,不伤害教师的自尊心,不伤害教师的感情,不讲侮辱性的话。学生应以谅解的态度、适当的方式指出教师的不足,而不要以不恭的言行损害教师的人格。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健康发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相反,不良的师生关系则会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消极影响[6]。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关心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对老师健康的关心,能给老师极大的鼓励,有助于预防或干预教师职业倦怠。
[1]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4,27,(4):931-933.
[2]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
[3]隋轶然.从学生及家长角度探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07).
[4]杨秀玉.美国教师职业倦怠根源据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05.06.
[5]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专题四):调控倦怠——驾驭班级管理.http://www.doc88.com/p-90526435496.html,2011-02-19.
[6]杨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教书育人,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