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典》民俗语汇探析

2011-03-20 09:43:55傅瑜琴
文化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语汇俗语民俗

傅瑜琴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俗语典》民俗语汇探析

傅瑜琴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俗语典》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汉语俗语类辞书,它所收录的条目非常丰富,文献资料的征引十分广泛,是一部对俗语进行“求典”、“寻根”的著作,极其具有历史价值,对其后的汉语俗语类工具书的编纂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俗语典》中的民俗语汇繁富,为民俗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胡朴安;《俗语典》;民俗语汇

一、作者胡朴安与《俗语典》

(一)作者胡朴安

近代著名学者胡朴安(1878年—1947年),原名韫玉,字朴安,安徽泾县人,我国著名文献学家、文字训诂学家。他幼习经、史,爱好广泛,尤其精研文字、训诂之学,学宗戴宗、包世臣,尤长于《易》、《诗》、《说文》。[1]他于 1906年(光绪32年)莅沪,加入国学保存会,190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与柳亚子组织的南社,先后在《民立报》、《民权报》、《太平洋报》、《中华民报》等报社供职,曾任《民国日报》社社长,发表政论文章,宣传革命真理。曾任上海持志、大夏、复旦、暨南、东吴等多所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上海通志馆馆长,上海文献委员会主任,病逝于任上。由此可见,他的大半生都从事报刊编辑和教育等工作,在报界、教育界以及学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易经学》、《易序卦说》、《诗经》、《中国训诂学史》等著作63种。其中较著名的有《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诂学史》、《周易古史观》、《校雠学》、《中华全国风俗志》等,对我国现代学术尤其是文献学的发展有较突出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初,由胡朴安主持,有其三弟怀深、夫人朱昭、女儿胡渊,及其长兄之子道吉、道和参加,一个家庭集体编纂的《俗语典》由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出版。杨树达先生在《俗语典序》中这样写道:“余读之,则适余前所欲得而未能得者,其宏博详赡不惟远过于日本人之所为,视钱晓徵及翟晴江所造,尤复过之。盖君博览强记于经史诸子及古今诸文士笔记小说,靡不穷搜博讨。集零缣以制锦,镕碎金而为钟,宜其为壮观也。”[2]《俗语典》全书分12集,搜罗范围很广,“于经史诸子及古今诸文士笔记小说靡不穷搜博讨”[3],间附考证,皆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二)《俗语典》的成书背景

和编写别的语文辞书相比,编写俗语词典有一个不利条件,就是可供借鉴的同类著作不多。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朝梁代刘霁曾著《释俗语》八卷,可惜均已失传。清代小学很发达,出现了一些语言文字专著,如钱大昕的《恒言录》、陈鳣《恒言广证》,翟灏《通俗编》、梁同书《直语补证》等,但检索不便,距现代意义上的辞典工具书相差甚远。

胡朴安认为“近世学人作辞典者多矣,若语典则未之”[4],前人著录关于俗语的书,比如周守忠与杨慎的《古今谚》、梁同书的《直语补证》,所能列举的并不多,而且也不能说是自成一书了。杜文澜的《古谣谚》和翟灏的《通俗编》可以算是自成一书了,然而却未能蔚为大观,且“编纂无法检寻,维艰又复侈,引古谚其语已不见于今世”[5]。俗语求典的“寻根运动”,大概从南朝梁代刘霁著《释俗语》8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已开始。史称刘霁“博涉多通”,这正是一个“寻根者”所必备的先决条件。可惜他的著作已失传。清代考证之学大盛,有好些语言文字学者在这方面也做出了成绩,如钱大昕著《恒言录》,陈鳣著《恒言广证》,翟灏著《通俗编》,钱大昭著《迩言》,梁同书著《直语补证》,平步青著《释谚》,郑志鸿著《常语寻源》等。但是此类著作,各个分散,即使收集在一起,亦嫌内容仍欠完备;加之并不按照字典顺序排列,临时检索,极不方便。胡朴安非常喜欢博览群书,他常见出自妇人、孺子之口的俗语,在古人笔记当中频繁出现,所以才了解到俗语也是有本原的。现在的人常用的话语,都是有由来的,所以胡朴安想到要“汇而记之”,他常会举一些条目与妻子及儿女辈们,大家一起来“求典”,然后一个一个的记下来,日积月累,条目也就越来越丰富。于1922年出版了这个由一个家庭集体编纂的俗语词典——《俗语典》。《俗语典》收录条目比较丰富,在“求典”、“寻根”上下了一番功夫,很有其历史价值。被称为“宏博详赡,远迈钱、翟”,“字画分部,尤便检览”(杨树达、朱师辙的评语),具有现代专科工具书的功能与效应。之后陆续出现了几种类似性质的、比较有影响的俗语辞书,如孙锦标的《通俗常言疏证》、罗振玉的《俗说》等[6]。

俗语词源的专门辞书中,《俗语典》是成就较高,体例也比较规范的一部,在国内外汉语俗语研究人士中影响较大。

1.《俗语典》的体例与特点

《俗语典》全书为12集。正文前有序文3篇(分别为杨树达序、胡朴安序、胡怀琛序)、例言一则、分集部首总目录、首字笔画检字索引。《俗语典》主要辑录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俗语。《俗语典》全书为12集,正文以12支标目每集,分部如《康熙字典》例。每部以笔画之多少相次,一共有210个部首。本书的条目总数是7327条条目。

《俗语典》全书在编纂方面有以下特点:

第一,《俗语典》收录条目数目庞大,分集比较科学,检索也很简便易行。《俗语典》所收录的条目总数是7327条,《通俗常言疏证》有近6000条,《通俗编》计有 5454 条[7],《恒言录》,收录 800多条。[8]可见在该类书籍中,《俗语典》收录条目数量较多。该书收录条目时,每部以笔画之多少相次,条目排列顺序也是遵从字数的多少来排的。本人对该书做了一些相关的统计,如:一字条目数共61条,二字条目数共3492条,三字条目数共767条,四字条目数共1686条,五字及以上的条目数共1321条。全书以部首排列,用笔画做索引。非常有条理,使得全书的结构简单明晰,没有纷繁杂乱的感觉。诸多此类著作具有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不按照字典顺序排列、需要临时检索、体例不太规范等。胡朴安对于现代辞典工具书的改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二,《俗语典》收录的对象十分宽泛。有单个字(如:扯、啐、嚇、幺、嫖、爹等);有词(如:丈夫、乞丐、报应、三脚猫、不中用、五斗米等);有成语(如:一毛不拔、寄人篱下、将信将疑、少见多怪、成人之美、说三道四等);有谚语(如: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一言出口驷马难追、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看僧面看佛面、宰相肚里好撑船、麦收三月雨等);有歇后语(如:打破沙盆问到底、偷食猫儿改不得、鸳鸯逐野鸭,恐畏不成双等);有惯用语(如:鬼门关、长舌妇、冷板凳、杀风景、眼中钉、耳边风等);还有其他语言单位(如:头痛救头脚痛救脚、张公吃酒李公醉、丑妇怕不得见舅姑等)。

第三,《俗语典》旁征博引,征引了大量文献以证明语词的源流。经过我个人的统计,《俗语典》全书征引文献一共有近3000种,征引次数约有11641次,并对征引次数较多的文献分类列举。如:《史记》(455)《汉书》(442)《晋书》(383)《后汉书》(332)《左传》(213)《唐书》(192)《五灯会元》(172)《礼记》(171)《宋史》(149)《诗经》(136)《传灯录》(127)《杜甫诗》(102)《白居易诗》(88)《淮南子》(85)《孟子》(82)《论语》(75)《旧唐书》(66)《苏轼诗》(63)《文选》(60)《荀子》(60)《朱子语录》(60)《韩非子》(49)《隋书》(46)《集韵》(43)《李白诗》(37)《仪礼》(36)《齐书》(33)《辍耕录》(32)《通俗编》(31)《田家五行志》(31)《吕氏春秋》(23)《北齐书》(21)《酉阳杂俎》(20)《梁书》(18)《齐民要术》(17)等等。其征引文献的范围决不仅仅局限于经、史、子、集等方面,而是从语言实际出发,将其扩大到类书、历代笔记、小说、杂著、字书、诗话、佛经,甚至是地方志、碑文、民间的街谈巷议等等。

第四,《俗语典》中条目的解说方式是以求典、考源为主,条目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该书基本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只列例证出处,基本不作解释,不加入作者个人创作,在“求典”、“寻根”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条目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天文(如:雷公电母、青天白日、留客雨、谈天等);地理(如:沧海变桑田、不习水土、地方、田地等);时序(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二十四气、小春、正月等);伦常(如: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至亲莫如父子、世乱识忠臣、子承父业等);政治(如:律设大法,礼顺人情、发号施令、三令五申、奉公守法等);文学(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卷有益、文不加点、推敲等);武功(如: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武艺十八事、千兵万马等);仕进(如:及第出身、弥封、殿试、同年等);神鬼(如:举头三尺有神明、神出鬼没、鬼使神差、鬼市等);行事(如:有志者事竟成、因人成事、弄巧成拙、瞻前顾后等);饮食(如:饥不择食、因噎废食、粗茶淡饭、家常饭等);状貌(如:奇形怪状、直挺挺、黑瘦、齐整等)等等。

2.《俗语典》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俗语典》中的俗语大多是来源于民间,流传于妇人、孺子之口,它们大都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非常丰富多彩。每一个俗语都有其来源,精彩的俗语背后往往伴随着一个妙趣横生的典故,如“盲人骑瞎马”条,出自《世说新语》,原文是:“桓南郡与殷仲堪等作危语,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仲堪眇一目,惊曰:‘此太逼人。’”读者看完这一俗语的典故,就能很好的理解该俗语是在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或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借助《俗语典》,我们可以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到俗语的典故意义,理解古人用典的奥秘之处。

俗语词源的专门辞书中,《俗语典》的成就较高,体例比较规范,在国内外汉语俗语研究人士中影响较大。杨树达先生赞其“宏博详赡,远迈钱(大昕)、翟(灏)”。《俗语典》之后,也陆续出现了一批类似性质、比较有影响的俗语辞书,如孙锦标的《通俗常言疏证》(1925年)、李鉴堂的《俗语考原》(1937年)、罗振玉的《俗说》(1959年)等。建国之后,该类型的俗语辞书并不多,有的只是解义,并不求出典。《俗语典》一书在该类型辞书领域会起到很大的借鉴意义,很有其重要价值,在那个时代也算是革新之作。

当然,《俗语典》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书籍在刻印过程中出现一些错字,如寅集54页“势不两立”条,“斋秦势不可两立”中的“斋”字应为“齐”字;卯集8页“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生不作褚渊生”条,“生”字应为“死”字;卯集 58 页“困顿”条,“囷顿风尘”中“囷”字应为“困”字。诸如此类错字有许多,在此不加赘述。该书引文截取比较随意,多不注明详细出处、卷数,甚至将书名删略。如:

【所向无敌】(诸葛亮文)“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巳集户部31页)

【挂齿】(史记)“何足挂齿。”(巳集手部49页)

【文章】(汉书)“文章则司马迁、相如。”(午集文部1页)

【日食】(左传)“日有食之。”(午集日部14页)

诸如以上条目,胡氏引用文献原文时,截取随意,没有相关前后文照应。而且在引文出处方面注明的不够详细,没有注明具体文献或者具体卷数等。

《俗语典》采取的是述而不作的态度,只列例证出处,不加考释。没有进行俗语内容方面的分门别类。总的来说,《俗语典》在编纂俗语辞书这方面,应该充分肯定它的价值,毕竟它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二、《俗语典》的民俗语汇研究

(一)《俗语典》“俗语”考辨与民俗语汇

我国对俗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俗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早就存在于汉语里,先秦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只是那时还没有‘俗语’这个名称,多叫‘野语’、‘民语’或者‘鄙语’,也有单叫‘语’的,但最多的还是叫做‘谚’。如‘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9]

在我国的语言文字中,有非常丰富的惯用词组和语句,它们总是简练多彩,能够生动概括地表达某个繁复的思想和感情,为人们所喜闻与乐用。它们被称作“熟语”。“熟语”有多种类型,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俚语、歇后语等。其中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常挂在老百姓口头上的,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包括谚语、俚语、惯用语以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则被通称为“俗语”。民俗语言学学科的开创者曲彦斌先生对“民俗语汇”定义进行过多次探讨,他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中指出:“一般来说,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俗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10]在《论民俗语汇——人类最基本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指出:“民俗语汇,是各种反映了民俗事象或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汇。”[11]两次对民俗语汇的界定,都指出了民俗语汇作为语言单位“语汇”的语言学特征,“民俗”的文化特征,以及“语汇”与“民俗”二者之间反映涵化的关系。[12]

《俗语典》是作为一部有代表性的俗语辞书,收集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俗语。这些俗语中包含着大量的民俗语汇,它们产生的途径有很多种,如来源于人物典故、生产生活、岁时节日、民俗信仰等,它们记录和反映了许多民俗形态或民俗事象。这些民俗语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当时“风俗”的一个载体,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民俗、生活等,提供了宝贵的语言材料。

(二)《俗语典》中的民俗语汇

按照民俗语汇产生的途径种类,粗略地对《俗语典》中存在的民俗语汇作以分析:

1.来源于人物典故的民俗语汇。

来源于人物典故的民俗语汇,是由历史人物或典故相沿成习,演变为俗语。有的是以方言土语的方式,有的以成语、惯用语或谚语等方式出现,起到总结、记录或规范大众认知、调节生活情趣等作用。有很多民俗语汇就源于这样的俗语,来源于历史人物或典故,后流传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例如:

【东坡肉】(东坡居士集)“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候足时,他自美。每月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按)今俗谓煮烂肉曰东坡肉,盖由于此。(午集木部56页)

【指鹿为马】(史记)“赵高持二鹿献二世,曰:‘马也。’二世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或默,或言马,或言鹿。高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巳集手部50页)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纪)“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申集石部57页)

2.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民俗语汇。

生产生活类民俗语汇反映了相沿成习、历久传承的民俗事象,包括民俗服饰、饮食、商业、器用等,记录了人类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现象,并广泛运用于人民大众的日常口语中,丰富和简便了人类的语言生活。例如:

①服饰

【汗衫】(谈薮)“燕朝袞有白涉中单。汉高祖与项王大战,汗衫中单,改名汗衫。”(未集水部12页)【纱帽】(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齐制,宫内惟天子纱帽,臣下皆戎帽,特赐归彦纱帽以宠之。”(周书·长孙俭传)“俭乃着襦帬纱帽,引客宴于别斋。”(酉集系部13页)

【雨衣】(左传)“陈成子衣制杖戈。杜预注:‘雨衣也。’”(戌部雨部109页)

②饮食

【元宵】(东京梦华录)“正月十五曰元宵。”(韩偓诗)“元宵清景亚元正。”(又)食物之名。(宋周必大平园续稿)“元宵煮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丑集儿部90页)

【烧酒】(白居易诗)“烧酒初开琥珀光。”(按)东坡言唐时有名烧春者,当即烧酒也。元人谓之汗酒,卞思义有咏汗酒诗,李宗表称阿剌古酒,作歌云:“年深始作汗酒法,以一当十味且浓。”(未集火部53页)

③商业

【生意】(晋书)“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张九龄诗)“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按)俗谓商贾交易为生意。(申集生部10页)

【货郎】(文嘉严氏书画记)“有宋苏汉臣婴儿戏货郎八轴,又本朝名笔货郎担十四轴。”(九宫谱)“曲调有货郎儿正宫与仙吕入,又转调货郎儿与南吕出入。”(戌集贝部28页)

④器用

【刀尺】(郭泰机诗)“衣工秉刀尺。”(按)刀尺谓剪刀与裁衣尺也。(寅集刀部33页)

【牙刷】(郭钰诗)“南州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直。”(未集牙部63页)

【马桶】(梦梁录)“杭人户口繁夥,民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粪人蹇去,谓之‘倾脚头’。”(亥集马部22页)

3.来源于岁时节日的民俗语汇。

节日民俗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固定的节期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节日,人们代代相传,才在语言的河流中留下了印迹。这些来源于岁时节日的民俗语汇表达了人们欢庆佳节的喜悦之情,更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祈福消灾、人畜兴旺、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望。《俗语典》收录大量的岁时节日民俗语汇,这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岁时节日提供了便利。例如:

【七夕】阴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絍。天帝怒,责令仍归河东,唯每年七月初七日之夕渡河一会。(子集一部31页)

【元旦】(晋书)“颛帝以孟春为年,其时正朔旦立春。”后世称正月初一为元旦本此。(丑集儿部90页)

【迎春】(礼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按)后世因之。地方官亦有迎春典礼,皆于立春前一日行之。(戌集辵部49页)

4.来源于民俗信仰的民俗语汇。

人类最初在进行精神世界的构建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及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完善,人们对某些自然物和那些无法凭借当时知识去解释的各种事物产生了神秘感、畏惧感和崇拜感。日积月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信仰。《俗语典》中收录了众多的此类民俗语汇,可以将这些民俗语汇划分为自然崇拜类、鬼神类、宗教类。例如:

①自然崇拜类

【谢天谢地】(邵尧夫诗)“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戌集言部18页)

【天长地久】(老子·上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张衡思元诗)“天地长久岁不留,俟河之清只怀忧。”(唐·乐府)卢纶有天长地久词。(卯集大部105页)

②鬼神类

【菩萨】(翻译名义)“菩萨本云菩提萨埵,大论释云:‘菩提者,佛道也。普埵者,成众生也。’天台解云:‘成佛道以成就众生,故省名其二字,乃云菩萨。’经诵中或有作布萨。”(酉集艸部75页)

【见阎王】(朝野佥载)“崖泰之哭李峤诗曰:‘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五灯会元)“净昙偈曰:‘五十六年成话欛,今朝死去见阎王。’”(戌集见部2页)

③宗教类

【和尚】(晋书·佛图澄传)“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于是国人每相语曰:‘莫起恶心,和尚知尔。’”(按)此二字见正史之始也,《魏书·释老志》浮图澄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又始见此。翻译名义,和尚外国名,汉言知有罪知无罪也。(卯集口部29页)

【道士】(胡三省通鉴注)“道家虽宗老子,而西汉以来,未尝以道土[应为士]自名,至东汉始有张道陵、于吉等,是道教与佛教皆起于东汉时。”(赵与时宾退录)“《黄帝内传》虽有道士行礼之文,但谓有道之士,非今之道士也。”(按)《春秋演繁露》云:“古之道士,有言,将欲无陵固守一德,盖亦有道之士。”(戌集辵部59页)

[1]司马平.国学大师胡朴安论太极拳[J].精武,2007,(12):8.

[2][3][4][5]胡朴安.〈俗语典〉序[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6]袁耀辉.〈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汪亮.试论〈通俗编〉的特点及其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60.

[8]华芳芳.〈恒言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1..

[10]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71.

[11]曲彦斌.论“民俗语汇”—人类最基本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1):37.

[12]吴锦.〈吴下谚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3.

【责任编辑:李 阳】

H034

A

1673-7725(2011)02-0138-06

2011-01-21

傅瑜琴(1985-)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俗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汇俗语民俗
感恩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16:38:12
冬季民俗节
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 17:18:07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民俗中的“牛”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俗语知多少
民俗节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客家俗语巧诵读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13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