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光明网博客文化言论略览之十一

2011-03-20 09:43
文化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博文国学事物

文化纵横·光明网博客文化言论略览之十一

□打造文化 冯骥才在2010年10月25日发表的《粗鄙!文化也能打造出来吗?》的博文中指出,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你可以奋战一年打造出一座五星级酒店,甚至打造出一个豪华的剧场,却无法制造一种文化。正像我们说,使一个人富起来是容易的,使一个人有文化——哪怕是有点文化气质可就难了。换句话说,物质的东西可以打造,精神文化的东西——是不能用打造这个词儿的。难道可以用搞工业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建设?坦率地说,打造文化叫得这么响,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经济目的——发展旅游。这里所谓的打造文化其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当今有句话不是说得更明白吗——要把某某文化打造成一种品牌。品牌是商业称谓。文化是没有品牌的。中国文化史从来没有把鲁迅或齐白石当做过“品牌”。鲁迅和齐白石也不是打造出来的。当下的打造文化者也并不想再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想把鲁迅和齐白石当做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所以伴随着这种商业化的“文化打造”,总是要大办一场大哄大嗡的文化节来进行市场推广。这种打造和真正的文化建设完全是两码事。

□“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伪文化 王书春在2011年2月9日发表的《“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伪文化》的博文中指出,福是什么?福是一种感觉和满足,一种意境和状态,一种期待,一种文化。“福”字,是中国几千个汉字当中最受人喜欢的美好的字,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淳厚、最集中、最典型的字。福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从学术角度看,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精神和发展看,福文化可作为中华大文化的根本和归宿。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厚重多元,福和福所折射的文化是一个正文化、活文化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寓意深刻,严肃庄重又不失活泼喜庆,之所以被全民族所传承、所颂和、所寄托,就在于它是所有美好事物和谐的集合。那些头朝下、脚朝上倒着贴福字的滑稽做法和无聊的戏说,有悖中国的“年文化”、“门文化”与福文化的应有之意,是一种伪文化、垃圾文化和非吉祥文化,而且那种掩盖着祸、灾和龌龊的偶然性、奇遇性和投机性的福,永远不是每一个人所希望的侥幸和虚惊。民俗讲规范,随意倒着贴,轻率对待民俗文化姑且不论,而且失去了文化的高贵和尊严,况且福字倒贴的地方恰恰是与福义相反的寓意,可不能把“福”字倒着贴。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本 童大江在2011年1月8日发表的《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本》的博文中指出,新年伊始,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关于起草《复旦大学章程》的一席话,成了热议话题。从多家媒体报道来看,杨校长传达的《大学章程》的主旨有二:其一,行政与学术分权,具体表现是所有党政干部都要退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二,按照“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原则,学校只管宏观格局,具体的资源分配和项目,完全依靠人文社科、理工和医学领域的专家。在这样的主旨中,我们看到复旦大学的用心之处在于“权力”与“分配”两个范畴。这个“用心”,并非复旦的苦心孤诣,而是体现了当今中国大学上下关注的焦点所在。“权力”决定运行,“分配”决定利益,大学改革关注这两个面向,是应有之义。但是,必须警惕的是,这两个范畴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的一个矛盾体——既是大学改革的内容所在,又是推动大学改革的利器。因此,我们看到当今中国大学的一个悖论现象:一方面是大学自主办校的“改革求新”;另一方面是大学上下争权力、求利益的“日常生活”。反思当今中国大学的严重问题,不是关注权力不够,而是太专注于权力;不是分配不公,而是太以分配为核心。我认为这两大问题的病根所在是大学精神的式微,甚至丧失。大学精神的根本是追求真理之心。30多年来的大学改革之路,正是偏失于“权力”与“分配”纠结,从而漠视、甚至背离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本、学人之根、学术之本,不提根本精神,大学何以立,学人何以求,学术何以兴?没有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只能是花样文章,无立足处,无结果时。

□新文明文化史观 佚名在2010年12月24日发表的《新文明文化史观》的博文中指出,学者流波(刘博)对近代以来在“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的人类文明文化史观进行最彻底的质疑和颠覆,结合人类学、民族学、语言文字学、史学、社会学等等多学科和考古、神话、传说、宗教、民俗、天文、地理、历法、数理、气象、海洋等等诸领域从根本上、理论上全面系统地论证了“人类起源在中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华黄种是人类的祖种祖族”、“中华文明不是传统史观所说的五千年而是上万年”、“人类文明最早在长江流域发祥、发展并拓荒到全世界”、“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的上中古人类文明都为中华民族所创造”、“古汉语是人类早期共同语言——其母语就是长江流域最早水稻农(糯)耕民族——糯民的语言——糯语”等等一系列惊人的、合乎逻辑的历史真本观点,从而从根本上、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破除“西方中心论”、还原中华并人类历史本来面目的新文明文化史观,是21世纪以来新文明文化史观的最主要创建者、集大成者和最给力者。

□国学患上了 “狂躁热” 李泽生在2010年12月19日发表的《疯狂国学热:必定化神奇为腐朽》的博文中指出,国学在当代遇到了最大的麻烦:它被不可遏制的强大势力(市场经济或曰金钱势力)的作用下进行着最大的破坏,被强力大量注水。面对这样的“国学热”,王蒙先生称之为是将国学恶俗化,商业化,痞子化,狗屎化,是在化神奇为腐朽。

学者赵世林写道,“国学热”甚至颠覆孔子的思想,因为孔子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开创了理性精神。他将《易经》从算卦的书变成哲学的书,从和鬼打交道的书变成和人打交道的书(冯友兰语),剔除了《易经》的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空前地提高了〈易经〉的文化品位。但在国学热中,各种国学班都有“易学大师”在装神弄鬼地算卦,都有“风水先生”在给房地产老总上“国学课”,课程的内容当然只能是“左青龙,右白虎”云云,最后就在最高学府的课堂上玩起了“奇门遁甲”。这还是文化吗?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吗?还是当代中华民族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吗?我断定,别看“国学热”现在“风光无限”,它必定是短命的。因为文化的传承是长期的、均衡的,目前的一阵阵的各种“热”,不是文化的本质表现,极像是文化的泡沫。

□谁来维护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杜永道在2010年11月25日发表的《维护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的博文中指出,迈入21世纪,语言使用中的两个新问题愈见显著。一是网络语言和影视字幕谬误较多。一些政府的部门网站、各种电视节目和影视剧的字幕中,常见语言舛错。二是词语运用中的差错屡见不鲜。电脑的普及对语言的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输入电脑的常常是词,“词”的概念空前强化。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不注意词形的规范;二是忽视了正确把握词义,如该用“化装”时错用“化妆”。普遍的“求新求异”思维,也对词语的正确使用造成冲击。新情况的出现要求人们再次关注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跟语言文字的规范相关,语言文字规范的修订应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也就是说,将人民群众对语言文字规范的各种意见集中起来,加以归纳整理,再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样修订的规范,才易于被群众接受,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事物本质的动态性 王冲在2010年8月27日发表的《事物本质的动态性》的博文中指出,我们知道,人们的思维方式大都是各自不同的。从而导致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也往往是不同的。即使是对同一个事物的现象,人们对其本质的认知,也大都是各异的。诸如人们对黑色现象的分析,物理学家往往都是从光线反射与吸收的角度去认知其本质。而画家却往往从三原色之间的关系去认知其本质。所以,事物的现象,是直接的存在。而事物的本质,只是人们对事物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结论而已。此外,由于人们对于事物运动现象的认识过程,是无止境的。因此,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知往往也是一个无穷的过程。在今天人们所公认的事物本质,往往在明天就会被人们所推翻。诸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显然是星球运动的本质。但在今天就并非是其本质了。所以,事物的本质不仅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论,同时它也不是静止的事物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总是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进程而发生变化的。

猜你喜欢
博文国学事物
第一次挣钱
“垂”改成“掉”,好不好?
美好的事物
谁和谁好
奇妙事物用心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