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颖,刘宪亮,孙 勇,焦玉伟,孙丽丽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2)
在经济、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让人痛心。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已刻不容缓。
科技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泛滥、地区冲突升级等问题,加重了人们的生存危机感;工业文明在解决贫困与愚昧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疏离;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人类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人们对生活意义感逐渐下降。以上种种,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以及学业、就业等外在压力时,出现了迷茫与困惑,感到无所适从,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时代变化的呼唤。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成长的一代,而市场经济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负面影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之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个人主义,“神马都是浮云”的网络虚无主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新型恋爱方式等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生命价值观。当大学生无法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行为的方向和准则时,不少大学生彷徨、消沉,觉得“活得没意思”,陷入空前的迷茫。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期望。
笔者曾经做过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分析,其中涉及到了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问题,当受调查大学生被问及“你认为大学里是否有必要进行生命教育?”及“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吗?”这个问题时,有 77.9%认为有必要;15.6%表示无所谓;仅有6.5%认为不需要[1]。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渴求,但国内高校现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生命教育的力度还很不够,存在着生命教育与学生需求相脱节的状况。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把生命教育问题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满足大学生的主观需求。
新时代大学生智商越来越高,但很多年轻人却不懂得珍爱生命, 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与珍惜。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自杀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大学校园暴力事件也屡屡发生,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漠视生命的不良倾向,他们或轻视自己的生命,或轻视他人的生命,遇到一点挫折或打击,就选择结束生命作为解决方式,除了表明其心理脆弱外,也表明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乏。面对这些年轻生命如此轻易逝去,国内一些高校纷纷呼吁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尊重和爱惜生命。
现代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生命脱节的教育,现代教育过分地追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缺少对人的生活、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使教育偏离了引领人的幸福的使命,导致人们学到了知识却不懂生活,获得了成功却感受不到幸福。有专家指出,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生活,那么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甚至可能是反生命、反教育的。可见,生命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纷纷将生命教育课列入课程计划,并将生命教育引入大学德育建设,使生命教育不断加强。但与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相比,我们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仍然相对滞后且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归结为以下方面:
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许多高校生命教育被当作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事,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认为只要思想政治课老师课上讲讲、辅导员课下抓抓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只给学生讲讲做人的准则,说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不要打架斗殴的生命教育过于局限、狭隘和肤浅,它忽视了生命教育的素材是散落于各门学科中,存在于学校每个角落的。因此,从校长到门卫都可从自己的工作中发现或明显或潜在的教育素材,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只有全员参与才可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只有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才能使大学生准确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
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基本上采用以课堂为中心的理论教育模式,而缺少让学生用自己的眼、耳、手、脑去感受和体会的社会实践环节,这就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国外的生命教育,一般都让学生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生命价值感,达到理论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进行生命教育,理论固不可少,但实践更为重要。如到敬老院做义工,让学生真切感受人生命暮年的衰弱孤独,从而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尊老爱老意识;关注流浪动物的生存状况,引导他们思考地球上的生命该如何和谐共处。总之,生命教育应该走出校园,以社会为课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收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我们传统的教育往往是以权威的姿态,扮演着“品行工程师”、“个性矫正师”的角色,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当代大学生年轻、热情、接受能力快,对世界有一套自己价值判断标准,传统的刻板说教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容易被学生当成是强加于自己的异己力量,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高校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应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具体化的情景,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2]。可以让学生针对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对生命的探讨展开讨论,或者围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展开辩论,使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也可以通过开展死亡游戏以及临终关怀等渗透形式,让学生领悟生命、珍惜生命。
当代教师承受着巨大压力,面对着日益多元、复杂多变的世界,不少教师陷入困惑,产生很多的感慨和纠结。虽然在课堂上大声宣讲要珍爱生命,但课下却迷茫于生命存在的意义;讲台上开导学生要宽容待人,回到办公室却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等等,这种重言传轻身教的言行不一的情况,势必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使正面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有人呼吁高校的生命教育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展开。一个身心健康、乐观开朗、宽容大度、勤奋上进的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教师作为生命教育的实践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提升生命的质量,成为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生命主体,才能达到教育学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国在校大学生课程较多,课时较满,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不可能占太多课时。同时,生命教育内容广泛,单靠独立课程很难完成教育任务。所以,高校应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社会实践中,积极挖掘隐性资源,发挥教师的身先示范作用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共同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化德育就是把道德融于学生生命,并以每个学生的人生幸福为价值取向,使他们明白道德不是束缚人,而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因此,生命化德育应当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高校的生命教育应该和德育工作紧密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除了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外,还应该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通过增设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正确对待生存和死亡、痛苦和磨难,学会珍爱一切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引导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去认识和提升生命价值,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全面发展。
所谓隐性资源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教育实践和结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有效的一部分”[3]。高校除了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外,还应该挖掘相应的隐性资源,其中校园文化就是最好的隐性教育资源。高校应该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把生命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用内涵丰富的古诗句和富有指导性的文明警句等来创设学校生命教育的环境[4]。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读马克·吐温的《热爱生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有关生命教育的优秀图书,使他们亲近这些永不屈服的灵魂,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学会坚强,学会发现生活的真谛,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生命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活动,生命的说教有时我们都明白,但为何大学生自杀和他杀事件时有发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情感和真谛。因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无法通过说教强加于学生的。因此,生命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生命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鼓励大学生到实践活动中去体验生命的存在与意义,培养生命情感。要通过开展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等形式多样的社团及课外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5]。另外,可以开展生存拓展训练,利用野外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创造一定的困境、逆境,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他们认识到痛苦磨难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仅通过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每一位老师,不仅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至高无尚”的,培养学生对自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情怀,提高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同时,教师更要在反思自己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为生活充实、积极向上的典范[6]。因为,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示作用是无形和巨大的。只有教师自身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才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各类活动和平日的师生交往中,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教会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共同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点许多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黄沧海教授认为政府教育部门应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引领者,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政策加以推动;学校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不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还要把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中去,推行隐性生命教育;家长是生命教育的参与者,应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教育孩子,使其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全人格。大学生虽已是成年人,但他们的心智尚不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高校在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要保持和家庭的联系,发现异常的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生命教育也是社会的责任,政府部门应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生命教育,营造起生命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全、本领过硬的全面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徐 颖,刘明瑛,刘宪亮,等.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6,(10):476-477.
[2]孟丽珠,朱永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4):19.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王 瑶.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130-131.
[5]刘宪亮,李恩昌,尚 进.论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内容及途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2):10-13.
[6]崔婷婷.从5.12大地震思考对医学生生命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