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医患沟通教育

2011-03-19 15:59萍,杨
卫生软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医务医患工作者

罗 萍,杨 宏

(1.昆明医学院党委宣传部,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导致医患矛盾的原因复杂多样,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1]。可见,医患沟通不够是造成不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必须加强医务工作者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1 医患沟通教育的内涵

所谓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医患双方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及诊断治疗进行的信息交流,所交流的信息既包括疾病诊治的直接内容,也包括同疾病诊治相关的心理、社会等因素。医患沟通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医学生、医务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2]。

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患沟通教育的核心,它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提出了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其中一项就是“沟通技能”,提出的沟通技能包括八个方面:①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实质内容;②学会运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他们的家属有深入的了解,并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③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④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⑤具有教别人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⑥对有助于改善与病人及社区之间的关系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的敏感性;⑦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沟通;⑧建立和妥善保管医疗档案。

2 加强医务工作者医患沟通教育的必要性

2.1 加强医患沟通是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需要

1987年,英国医学会就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3]。世界医学联合会《福冈宣言》:“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99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等国际性组织也把交流沟通技能作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之一。1977年提出的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疗工作必须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这些都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仅仅具有相应的临床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专业素质。

2.2 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医患交流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医生从中掌握与疾病相关的资料,为下一步的检查和诊治打下基础;病人也可以正确了解自身疾病,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处理自身与疾病的关系、怎样调解心理感受和生理机制的不平衡。通过沟通,不但能全面地获取正确的临床信息,施行正确的临床诊治,而且能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分析、疏导、释放、宣泄,使患者身心处于良性状态,更好地达到康复目的。因此,医患交往、医患沟通的过程不但是诊断、治疗等医疗信息共享、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也包含着患者向医务工作者寻求某种心理上或情感上的“需求”。临床工作中有效的医患沟通意识和技巧,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对疾病本身及相关内容的观察了解,而且能进一步的提高医疗质量。

2.3 加强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在医疗实践的过程中,患者的参与性越来越强。有调查表明,相当比例的医患纠纷,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医务工作者医疗水平低下或是医德滑坡,而是因为沟通不畅、沟通不充分,医患之间对于诊断和治疗存在误解。1986年在伦敦召开的首届“医患关系国际研讨会”认为,在现代科学和当代意识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时代,通过学习和掌握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是通往成功的一条理想途径[4]。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是避免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最简单可行而有效果的手段。

3 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医患沟通教育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转变医疗服务理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传统的医疗过程,医生拥有绝对的诊疗权利,而患者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医生很少考虑患者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已认识到医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健康与疾病并非受单一生物因素影响,而是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医疗服务人文关怀理念的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正确认识新时期的医患关系,让医务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一个“良医”不仅仅是有好的医术,更要有好的医风医德,善于与患者交流沟通,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改变原有单一的纯技术服务理念,形成崇尚医患沟通的文化氛围。使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学会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包容病人、体贴病人,有诚心和耐心,重视患者的心理需要,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构建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新理念。医生的治疗,也要从以往的重视看机体的病,转变为重视看有病的人,重视患者的情绪和对疾病的认知,进行适当的干预,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3.2 把医患沟通纳入医学临床继续教育

高效的医患沟通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学习和培训。医患沟通技能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医学院校中已有较长的历史,西方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培养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他们通过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传授医生医患沟通的知识和技能。在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虽系统地讲授过医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涉及医患沟通问题的人文课程,但很少系统开展医患沟通教育,使得在医疗实践中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缺乏,不能满足复杂医患关系处理的需要。医学临床继续教育是为了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其医德修养,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把医患沟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医学临床继续教育,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增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如可定期举办医患沟通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普通沟通技巧、沟通基本原理、有效的沟通策略、医患沟通心理学、如何与特殊病人交流等,从理论上使医务工作者了解、掌握医患沟通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从而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也可邀请资深的临床专家与医务人员面对面的进行经验交流,用自身的真实经历讲解医患沟通的技巧。

3.3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为了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开展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重视并自觉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医院应建立“医患沟通”评价考核制度。考核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的内容应具体化,评分标准应该明确,考核的方式各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每一次考核后,应集中进行讲评,把医患交流沟通中易犯、常犯的错误提出来进行讨论,并督促其改进。教学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各科教学计划是否有医患沟通教育的内容以及计划落实情况,定期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反馈意见,以保证医患沟通教育效果的落实。

3.4 充分发挥“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教育中的作用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即选择正常人或患者,经过一定的专业规范化训练,能模仿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5]。标准化病人作为教学媒介进人医学教学领域,通常用于教学、考核查体及采集病史等,以提高临床技能。标准化病人也可用于模拟由于缺乏沟通而引发医疗冲突的场景的病人或病人家属,让医务人员在此场景中利用所掌握的医患沟通知识与“标准化病人”进行沟通,提升医务工作者医患沟通技能。在通过标准化病人进行医患沟通教育的过程中,可使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方法,要求医务工作者灵活运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提高与病人交换信息的质量,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掌握了对方的心态,全面提升自我觉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与“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可使医务工作者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立场体验、了解和领会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培养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1]赵 慧,杨姣姣.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07,9(1):91-92.

[2]周 烁.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100-101.

[3]张 慧.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362,382.

[4]陆松鹤,张英梅,门 可,等.关注医学教育中对学生交流沟通技巧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10-811.

[5]邵永祥.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90-91.

猜你喜欢
医务医患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