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系,吉林 通化 134002)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系,吉林 通化 134002)
苏格拉底哲学是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的研究价值在于苏格拉底哲学内容本身。该文从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基本的哲学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出发,确认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详细论述了苏格拉底哲学本体的转向、道德哲学和他的诘问艺术。通过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论述来说明它在哲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标明为什么苏格拉底哲学会成为古希腊哲学史的分水岭。文中最后一部分主要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进行了评价。也具体通过事实来说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对于现实生活上的指导上也是宝贵的一笔财富。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道德;美德;诘问法;影响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苏格拉底他所处的时代和那个时代哲学理论的水平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形成都是息息相关的。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的雅典。当时的雅典正处于希波战争时期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49年)。由于雅典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作用,因而战后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该同盟的建立使雅典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上的发展为雅典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支持,从此雅典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苏格拉底是在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成长起来的。公元前442年雅典开始由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掌握大权。黑格尔评价伯利克里说“从个人人格力量方面说,没有一个政治家能够比得上他”[1]伯利克里的执政把雅典推向了他的极盛时期。
伯利克里本人克己守法廉洁奉公,为历代史家所称颂。他把希腊的奴隶主民主制进一步完善化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原则是要在公民间平分政治权利吸引他们参加到国家生活中来。他制定政策调节公民(自由民)内部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他从一批终身任职的退休执政官手中夺回了执法大权,创立了各种国家权力机关相互制约复杂的运行机制: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00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执行机关,陪审法庭既参与立法活动也参与司法活动。这种制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为了鼓励贫苦公民参与政治,他设置各种公职津贴:公民在军队服役有薪水,参加陪审法庭、出席公民大会议事会等都有津贴。[3]他还进一步发扬了从庇西斯特拉图以来的传统大力兴办雅典的文化事业,十分重视提高公民的素质,使他们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鼓励广大公民参与文化活动,发放戏剧津贴。使雅典成为欧洲文化中心,雅典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宠儿。
但是现实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正如雅典民主制从产生到逐步完善一样,当它达到了自身的顶点也正是这个制度走向下坡的开始。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的衰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阶级和社会根源的。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4]由于自由是掠夺来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自然的产生了对自由的滥用。当两个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到了爆发的边缘则雅典自由民的自由就岌岌可危了。为了维护和巩固雅典自由民的这些特权伯利克里作为领袖当然要把霸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就与希腊原盟主斯巴达产生冲突进而爆发了灾难性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给雅典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耗和人员伤亡,使雅典城内一大部分人变的像落魄贵族一样,徒有口头上的自由民主事实上却一贫如洗。他们不愿从事劳动,只能依靠城邦和国家不劳而获,为了获得一点津贴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成了这些城市无产公民发表高谈阔论的场所,这样的一批人聚集在公民大会中成为雅典各邦持续动乱和冲突的根源。最糟糕的是军事失利后接踵而来的道德堕落,背信弃义,贪污腐化。伯利克里于战争的第三个年头死于瘟疫,从此雅典的一切矛盾都开始显现出来,政府失去控制,社会失去平衡,繁荣昌盛和和平被饥饿瘟疫和战争所替代。雅典从此以后便一蹶不振了。
公元前404年雅典对斯巴达无条件投降。按照斯巴达将军的命令雅典的民主制政体解体了,继而产生一个三十僭主独裁政府。[3]由于僭主们在雅典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居民的强烈不满。在公元前403年雅典又恢复民主制,但此时的民主制已逐步走向衰落,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可以说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这样特殊的文化氛围为苏格拉底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苏格拉底哲学是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 ,哲学史家往往把它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
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世界观的特点是探索一种或多种宇宙的本质。米利都学派以“水”作为万物的本源,与传统得神话对立。从一种神话式的思想方式转变为自然科学式得思维方式。他们观察宇宙万物,试图找到万物最本质得东西,他们把自己得到的结论宣称为真理。除了米利都学派“水”本源说之外还有爱菲斯学派的“火”本源说以及德莫克里特的原子说等。这些所谓的本源在逻辑上的推理是合理的,而就当时自然科学条件而言大多数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检验的。我们说以火和水作为本源总是牵强的,他们的观点常常带有朴素想象甚至幻想的成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说法总是很快地被怀疑被推翻。无论怎样精细的始基却总是可以再进行分割。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始基在当时科学条件下根本无从寻找。苏格拉底正是因为早期希腊哲学遇到的这个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他另辟蹊径,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因此,人们如果去认识和研究自然那么就等于干涉了神,也就是对神的大不敬也就是渎神。而且这样做也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6]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当时希腊的思想文化氛围也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产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当时的雅典文化比较繁荣。知识,思想都被拿到公共广场去接受大家的评议与争论。使人们能够了解当时各个学派的主张和研究成果。还有一大批智者收取学费传授辩证法,修辞学和文法,他们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政治智慧与辩论术来适应雅典民主政治生活的需要。[7]这些智者学派被称为古希腊哲学的启蒙主义,他们对思想有着明显的解放作用。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哲理的背景正是哲学从自然哲学转向道德哲学的原因。
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他的思想是由弟子们的作品传于后世的。苏格拉底哲学的研究价值在于苏格拉底哲学内容本身。他的哲学具有人文主义色彩,他主张研究的重点是人本身和社会,开创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认为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就不能求助自然外界而要返于求己,研究自我。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大意义在于他是第一次真正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揭示了人不能真正认识自我就不能很好的认识世界这一深刻内涵。[8]因此,古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9]
在本原问题上苏格拉底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他把本体问题归结为神的目的“唯有神才真正具有智慧”。[10]人和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植物会生会死?为什么天气会冷会热?这都是神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的,人不需要为此劳神,就算是进行探索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有可能还会引起神怒。哲学就是应该研究人类自身,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太阳神庙上的一句题辞。苏格拉底把它作为自己的哲学格言。他认为,如果能够认识到人类自己的智慧是很少价值甚至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承认人实际上是一无所知的才能承认神是最聪明最有能力的。据说,有人到德尔菲神庙求神谕,神说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了。当时苏格拉底不明白,他就到处走访他认为有智慧的人,有工匠、政治家、诗人等等。结果发现这些他认为有智慧的人也并不是什么都懂,工匠只会做工而不懂得政治,政治家只会政治而不知道如何劳动,但他们却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他才明白原来神谕说他是最有智慧的人是因为他自知无知。也正是因为他自知无知所以他从来不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反而可以不断地求证知识,追求智慧。苏格拉底重视对人的研究但并不意味着他对自然哲学和自然现象不感兴趣他发现自然哲学家仅凭感性去解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自然的奥秘是办不到的。以往各派自然哲学理论中存在相互矛盾的部分根源就在于他们本来一无所知,但却假装有智慧。原因就是没有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自知对自然的研究不可能有什么建树。所以他从对于自然的研究转向哲学和神学。成为苏格拉底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被指控的一条罪名是信奉新神。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人们信奉崇拜自然之神,在神的面前人们内心是诚惶诚恐的,神是绝对的权威和不可冒犯的,在面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上人自己是没有决定和选择权的,都要请示神谕。苏格拉底所信奉的新神是苏格拉底声称自己内心的一种声音,在他犹豫的时候这个声音会告诉他不要怎么做,他称这个声音为“灵机”。我们虽然不确定苏格拉底所谓的灵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神还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不管怎样它的出现宣告了传统思维方式受到了严厉的挑战。苏格拉底的灵机试图冲破传统诸神的权威表现自己的要求。他用灵机来引导他人认识自己,对事物发表自己新的看法和见解。
从表面上看,与自然哲学家相比苏格拉底在神的问题方面退后了一步,恢复了神的权威。但他包含了现实主义因素。因为苏格拉底设计的神与人之间的概念联系使传统得神学题目进入哲学领域。[11]从此,希腊的哲学开始意识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主体性。意识到人们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开始学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而不盲目相信自己智慧的客观性。因此,黑格尔说:在苏格拉底身上,思维的主观性已经更确切的更透彻的被意识到了。[12]
苏格拉底的认识论实际上是抬高理性,并承认他的巨大能量,使整个宇宙和地球的一切事物都服从于它的统治。因此,“认识你自己”在欧洲思想史上有重要的意义。[13]
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孔子,是因为苏格拉底在西方对伦理学、道德哲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西方伦理道德哲学的创始人。对苏格拉底来说追求道德知识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性,而且是医治雅典民主制只痼疾的良药。[14]认识你自己不只局限于知识方面,更主要是改变心灵对道德的缺失。只有做有道德的人才能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城邦的命运。
苏格拉底一直认为雅典城邦的衰落是由于原有共同道德的沦丧,人们不再站在城邦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他甚至认为相对主义道德观是造成雅典公民道德观念混乱的原因。因此苏格拉底不愿与智者为伍。苏格拉底梦想有一天能够重新恢复雅典的辉煌,所以他一生都不遗余力的劝戒人们要过有道德的生活。他自己也认为“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的灵魂之中。[15]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只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实践品,是灵魂的仆人,骄纵肉体只会使灵魂在净化的过程中受到阻碍。苏格拉底在探讨美德的过程中引入了灵魂的概念,他的灵魂学说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萌芽。但他以前的哲学家对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把它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到了苏格拉底才明确的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地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把日常生活中的美德行为知识化了并通过教育手段使人们掌握美德这种知识,从而使这种知识在人们的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避免善恶不分。苏格拉底在道德哲学中捡起了本体论问题,坚信道德的一般本体的存在。从而提出“无人有意作恶”这一命题。
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道德即是知识”的最好诠释。当他被判处极刑之后,他多次有生的选择,大家都不愿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老师和朋友,多方面替他想办法。他可以交付一笔赎金来换取自己的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为他支付赎金,他还可以把妻子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孺之情感化陪审团。在临行前夕,朋友们又为他安排好了出逃的道路。但他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他知道什么是正义之后就不能再做不正义的事。他宁愿承受不正义的惩罚,也不愿意做不正义的事。因为人们对于他不正义的惩罚是出于无知,而他要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他为“道德即使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道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6]
苏格拉底一生用其高尚的人格追求研究践行着他的哲学。虽然在他的理论中有不可超越的阶级性和局限性。但他对于哲学的热爱和尊重令人们感动。也教会人们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得家庭。他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突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却有着神圣的思想。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度过的。他喜欢在雅典的街头,市场运动场等公共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苏格拉底说:我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作为绝对真理的善是根植于自己心中与生俱来的。这种最高哲学原则源于一种神秘得力量。但人们经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所以需要有人去启发引导。所以,产生了苏格拉底的诘问法。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在本质上是一种辩证法。
苏格拉底宣称自己根本就没有智慧。在走上街头的时候他也从来不以有知者自居,而是用向别人提问求知的方式与别人沟通。他也从来不会提问一些很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他人很明白,自信能够回答得很好的问题。甚至,他还会提问一些别人觉得很白痴的问题。但是在谈话的过程中,苏格拉底就对方的回答会不断地发问,揭露对方回答中的矛盾,一点点地把谈话者自认为的真理打破,但又使谈话者产生一种热情,一种想知道最终真理的热情。这就是苏格拉底诘问法的第一步——反讽。苏格拉底在打破别人原有信念以后,通过双方对片面意见的层层否定,抵达相对普遍的,确定的真理。[17]这就是诘问法的第二步——归纳。第三步是诱导。前文提到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神赐予的,每个人都有,只是有的人还没有发现。所以,他就要对人进行启发和诱导,使蕴藏在人记忆深处这些道理苏醒过来。最后,苏格拉底把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对事物的共同性质做出概括性的说明即定义。反讽,归纳,诱导,定义这四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得。共同构成了苏格拉底的诘问法。
在研究苏格拉底诘问法时我们注意到了,苏格拉底从来不关心客观事物的问题,也不会对别人提问这类问题。而是就道德问题对身边的人进行省察。他所省察的对象一般都是被认为很有智慧或自己认为自己很有智慧的。苏格拉底说:每次,别人在给定的话题上都宣称自己有智慧,我都成功的证明这是错误的,旁观者就认为我知道这话题的一切。先生们,其实不然,非常显然的是真正的智慧属于神。他向世人证实了那些宣称自己有智慧得人不但把别人骗了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被骗了,人是没有智慧的。[18]
其实每一次的谈话苏格拉底都没有预设任何的前提,他也考虑不到在谈话中对方会提出那些错误的观念。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次谈话苏格拉底都能得出一个真理,但在苏格拉底的每一次谈话中他都会把对话指向明确的目的—达到最终的善,所以就算谈话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真理,谈话本身也是一个逼向真理的过程。
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在证明他人想法有纰漏的时候不是为了要使对方难堪,而是双方在共同的探讨下最终启发出内心的智慧。他以无知的态度去寻求真理。以平等得态度去引导他人,最后,以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信仰。他不愧为智慧和德行结合的典范。
苏格拉底以其伟大的人格普写出的哲学思想是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格拉底死后也深深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甚至是普通人也会从苏格拉底的哲学中悟出道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生活方式及其思想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追随者们。黑格尔把追随苏格拉底的这些学生和及哲人们称为苏格拉底派。后来,学者们又把他们细分为大苏格拉底派和小苏格拉底派
1.苏格拉底哲学对大苏格拉底派的影响。大苏格拉底派主要是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相互依存的,大家所认识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眼中的苏格拉底,而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柏拉图,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者。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晚年最得意的弟子,曾在他身边学习了八年。苏格拉底被处死以后柏拉图也离开了雅典。经过很长一段颠沛流离得生活,柏拉图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回到雅典建立了一所学园。他在那里讲学,他去世以后学园仍继续存在了几百年的时间。形成了柏拉图学园派。 柏拉图说过:过去和现在都不会有柏拉图写的著作,现在以他署名的作品都属于苏格拉底,被美化与恢复本来面目的苏格拉底。[19]这些话都可以反映出苏格拉底对他的影响之深。从苏格拉底那里他学到了研究从心灵入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原则,学到了反对智者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诡辩的基本立场,也学到了以普遍定义为认识目标的对话方法。他不但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且还在深刻理解运用的基础上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观点。他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在他的哲学思想中,都能明显的反映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子,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思想忠实的信奉者。亚里士多德后来创立了逍遥派。
2.苏格拉底哲学对小苏格拉底派的影响。苏格拉底死后,在他的弟子中还形成了三个学派:犬儒学派,快乐学派和麦加拉学派。这些学派统称为小苏格拉底派。他们主要研究的是伦理道德的问题。
犬儒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安提斯泰纳和第欧根尼。这一学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思想提出美德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观点,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识。他们提倡“回到自然去”他们的思想十分消极,认为对社会上的所有的事如名利,科学,家庭,法律,宗教,文化等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带有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倾向。
快乐学派得哲学家认为寻求快乐是人的最本质得东西,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他们把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这个命题理解为美德就是快乐的寻求。该派以快乐为宗旨也因此而得名。快乐学派最出名的代表人物是阿里斯提普。他认为,感觉是真与善的标准,寻求快感是人生的宗旨。
麦加拉学派的创始者是欧几里德。他是苏格拉底最早的弟子之一。麦加拉学派的一个特点是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说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说结合起来。苏格拉底说美德就是知识。欧几里德认为这种知识只能是关于“存在”的知识,而唯一的“存在”就是至善,也就是美德。麦加拉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长于辩论,他们继承并发挥了苏格拉底的争辩术。麦加拉派运用这些论辩来证明感觉世界的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感觉是不可靠的,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在这一点上他们的看法与苏格拉底是一致的。
这些学派受苏格拉底的影响皆遵循苏格拉底的道德伦理观。他们都承认德是人生的目的,但什么是德却各有主张。对后世的哲学流派也有一定的影响。
苏格拉底虽然已经远去了,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却是不朽的,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也对我们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丁把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阿纳克萨格拉,芝诺,德谟克利特等并列在一起,认为他是伟大而具有美德的前基督教多神论者。[20]他不朽的诗意在但丁的《神曲》中也有明显得反映。
拉伯雷把苏格拉底称为 “哲学家中当之无愧的功臣”。把他当做是外表丑陋与内心完美相结合的典范。[21]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理性和启蒙思想的传播的论据多取自于苏格拉底的生活,思想和命运。他们把这些利用于对宗教神学,教会制度,旧制度和旧观点得批评之中。爱尔维修就认为,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思想家理想的宣传者世界的启蒙家是各个时代,各民族的僧侣和祭祀所灌输的迷信和谎言的敌人。狄德罗利用苏格拉底启蒙活动的例子和宗教教会及宗教联盟进行斗争;霍尔巴赫也认为,苏格拉底是当时宗教不荣幸的牺牲品。卢梭也用苏格拉底的启蒙思想及上述启蒙思想家的解释来反对基督教会及其思想体系,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是“最有智慧的人的美德”,苏格拉底让人们与诡辩哲学家斗争,并为其真理而死。卢梭他在自己的《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书中高度评价苏格拉底的纯理性主义,他认为所有社会美德和防备人们的恶举,并不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而恰恰是在同情他人的自然情感中。赫尔达也非常关注苏格拉底和他的学说,他认为“人道是人的本质目的和人类历史的目的”他也在自己哲学史中高度评价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维和作用。当时的启蒙哲学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22]
康德对哲学的理解受到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很大的影响。依靠苏格拉底的思想康德批判了经院哲学概念。他认为,“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时代始于苏格拉底,恰恰是他给哲学精神和所有投机的大脑以全新的方向。”康德还高度评价了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强调了他的教育意义和对后世辩证法发展的重大作用。[23]
黑格尔对苏格拉底本人的传奇经历和哲学也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他认为苏格拉底“不仅是哲学史中及其重要的人物——古代哲学中要有趣味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人物,他是精神本身一个主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在他身上以及思想方式表现出来的。”[24]他还认为,直到现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仍在哲学,宗教,法律等领域继续存在。更有趣的是黑格尔认为,雅典城邦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他的主观认识原则是非常强大的,它影响了太多的雅典年轻人以致动摇了城邦的法律和道德制度。在那之后,内心的信念成了人们行为的原则。
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有关苏格拉底的文献中,在许多理论方面的著作和宗教性的解释当中把苏格拉底与耶稣做各种类比,占有很明显的位置,在苏格拉底的观点中寻找耶稣的因素,在耶稣精神中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德国理论家鲍尔的著作《苏格拉底与基督》一书就是典型的代表。此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年轻的马克思的注意,马克思批评了鲍尔的观点,认为他忽略了哲学与宗教,苏格拉底与基督,以及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原则性的区别。十九世纪的英国伦理学家边沁把苏格拉底看作是“神学文献中最杰出的作品”,认为苏格拉底是“道德之父”,同时也是道德神学家。[25]
十九世纪丹麦的存在主义者克尔凯·格勒也从宗教伦理学角度阐释了苏格拉底。与黑格尔一样他也把苏格拉底看做是最有趣的人。但有趣的人和有趣的生活不是为了假装热心而做的,仅仅是命运所决定的财富,这种财富同其它精神财富一样,都是以深深地伤痛为代价的。苏格拉底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是世上最有趣的生活。[26]
尼采是长期以来在有关雅典哲学家的争论中反对苏格拉底最激烈的学者之一。“对尼采来说,苏格拉底使衰落的起点,所有大哲学家都出现在他以前,到他那里就变了,西方从此再不能见到前苏格拉底的信息。”[27]但尼采也对苏格拉底的才能给予了应有的评价。说他是不仅善于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遵循自己理性主义的观点,并凭借思想战胜怕死的心理而善于死。[28]
存在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雅斯贝尔斯把苏格拉底和释迦牟尼孔子耶稣等并列,视其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声望的人。他还认为苏格拉底是 “哲学的殉难者”。他自寻灭亡,对他的审判和处决不是司法上的他杀而是司法上的自杀。[29]从二十世纪开始,随着学者们对苏格拉底研究的深入,苏格拉底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苏联和中国学术界也开始反思以往对苏格拉底的不公正的评价,从那时起直到今天,可以说无论是在哲学,政治学领域,还是在美学还是教育思想等方面,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苏格拉底的影响,正如让·布伦所言,“苏格拉底的信息永远被人们用来尽可能的派各种各样的用场。尽管那些审判者想强迫他无言,这个在雅典响起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声音从未沉寂过。”[30]
苏格拉底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诠释着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美,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读懂了苏格拉底就读懂了拥有幸福人生的书。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的丑和他的哲学一样出名,但他仍然每天到广场去演讲。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人活着的主要特征是感受,感受来自现实,人应该活在当下,解决好自己的事物。如果你因为自己的长相而感到烦恼的时候,那你才是真的蠢!你以为走在大街上别人关注你笑话你,那么你错了,他们关注的只有自己。如果你是丑小鸭那么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相信丑小鸭也是美的,而不是变成白天鹅。没有现实就没有幸福可言,找到活着的意义,才能打开幸福之门。
苏格拉底一年四季都只穿着一件长袍,经常不穿鞋,吃的东西也很不好。但他仍然过的很开心,那些宠爱自己肉体的人往往得到相反得结果,一到中年百病缠身挥之不去,因为他们都忘记了肉体不是用来宠爱的而是用来生活的,真正宠爱自己肉体的方式是让他得到锻炼。苏格拉底说:如果你想要让土地带来丰盛地果实,你就是必须得耕耘这块土地。如果你想要从羊群里获得财富,你就必须好好照管羊群。如果你想要使身体健康,你就必须使身体成为灵魂的仆人,用劳动出汗来锻炼它。造物主赋予我们劳动的双手就是为了让人们去缔造幸福而不是不劳而获,坐享别人的成果。
尽管苏格拉底为了论证自己的哲学在哲学中引入神学目的、灵魂等概念,使精神和物质明确的对立起来,成为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但苏格拉底用他的生命捍卫了他的信仰,实现了智慧与人格的完美结合。不愧为人类道德的化身,逍遥人生的鼻祖,西方哲学的一座丰碑,在那样古老的时代,产生他那样受时代局限的而又很深刻的哲学,是应该受到肯定的。
注 释:
[1]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5页.
[2]施治生,郭方:《古代的民主与共和》,中国社会科学社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3]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5页.
[4]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5]向培风:《智慧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6]全增瑕:《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页.
[7]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8]叶秀山,付乐安《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9]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10]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7页.
[11]郭利锋:《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中国知网,2004年.
[1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9页.
[13]郭利锋:《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中国知网,2004年.
[14]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15]林树德,刘伏海,马小彦:《西方哲学史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16]赵敦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7]王海艳 :《苏格拉底的“反讽”及其当代意义》,《重庆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 1期.
[18]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页.
[19]赵敦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20]涅尔谢相茨:《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页.
[21]涅尔谢相茨:《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0—140.
[22]涅尔谢相茨:《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3—144.
[2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卷第112页.
[25]涅尔谢相茨:《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53页.
[26]让·布伦:《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8页.
[27]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8页.
[28]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9—130页.
[29]让·布伦:《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9页.
[30]克西季:《苏格拉底的新申辩》,中国社会科学社2007年版,第105页..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9.
[2]施治生,郭 方.古代的民主与共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社出版社,1998.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9.
[4]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向培风.智慧人格[M].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6]全增瑕.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8]叶秀山,付乐安.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
[9][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0.
[1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林树德,刘伏海,马小彦.西方哲学史简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3]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前苏]涅尔谢相茨.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6][法]让﹒布伦.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7][前苏]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8]克西季.苏格拉底的新申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社,2007.
[19][英]泰勒.苏格拉底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0][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艺术馆,1999.
[2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Socrates'Philosophical Thoughts and Its Influence
LIANG Jing-shi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Socrates philosophy is the indispensable contents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Its research value lies in Socrates philosophy content itself.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and the basic philosophy content of Socrates philosophy thoughts,confirming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production of Socrates philosophy.The paper discusses Socrates philosophy's diversion of ontology,the moral philosophy and his Heckle art.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Socrates philosophy,the paper explains it in philosophical history has irreplaceable role,and indicates why Socrates philosophy becomes the watershed of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main evaluates Socrates'philosophical thoughts.Also through the specific facts explains that Socrates philosophy not only in theory has great impact on aftertime,in real life also is precious treasure.
Socrates;know yourself;moral;virtue;Heckle method;impact
B502.231
A
1008—7974(2011)11—0044—07
2011—09—10
梁景时(1955-),祖籍山东蓬莱,现为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