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秦汉关隘研究述评
张 玲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回顾建国以来秦汉关隘研究的成果,将其分为历史地理层面、制度层面、关隘扩展问题层面三大类进行综述,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前人研究的得失,提出这一课题未来研究的空间所在。
秦汉;关隘;制度;关隘扩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转折阶段,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后,许多制度都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而一系列社会变革也对各种制度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厘清这些制度的内容和历时变化脉络,对于研究秦汉社会史、制度史和探索制度内部发展规律及流向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关隘是人们利用自然条件构筑的人工建筑,并作为机构由专人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军事防御。在秦汉时期,关隘的军事功能不可小视。作为维护统治的“铜墙铁壁”,若遇外敌入侵或叛乱,关隘的屯驻军队就会闭关禁行,并出兵防御。而在和平时期,关隘还有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违禁物品、缉拿罪犯、征税等作用。关隘是统治者进行有序统治的重要机构,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控制人口流动、调控经济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隘如此重要,但文献中却罕有对它们的专门记载,近年考古发现的简牍材料为研究秦汉关隘提供了新的契机。关隘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由于史料及学术背景的局限,在材料的运用上,前辈学者与现今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0世纪50、60年代的学者主要是在研究秦汉长城时涉及关隘,多是利用当时可见的居延及敦煌汉简资料,从历史地理及长城调查的角度,考证玉门关等关隘的所在,如罗哲文[1],陈梦家[2],吴礽骧[3]等。由于早期简牍材料的发现地多为西北秦汉边疆地区,因此这一时期对少数著名边关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一般边关和内地关隘则基本上没有涉及。
20世纪70、80年代,云梦睡虎地秦简、疏勒河流域汉简、敦煌汉简等几批简牍材料的发表,为秦汉关隘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从历史地理角度考证潼关[4]、武关[5]、虎牢关[6]、蒲津关[7]以及洛阳八关[8]的位置和沿革的文章相对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关隘制度的专门研究尚未引起学者们的普遍重视,仅见彭年的《汉代的关、关市和关禁制度》[9],分析了汉代关隘的设置、关市的起源与兴盛、并从符传、禁运物资和关税征收角度探讨汉代关禁制度。胡锦贤[10]论证了传的形制和功能。季德源[11]对边防军的系统研究为深入了解关隘制度中守吏的职官制度奠定了基础。相关问题研究还有秦汉黄河津渡的分布[12]、汉代兵制[13]、邮传制度[14]和符信制度[15,16]。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文献对汉代关隘制度进行初步探讨,也在兵制、邮传制度、符信制度的研究中涉及关隘制度的内容,研究成果比较零散。
1. 依据文献史料和野外实地调查报告对关隘进行历史地理研究
研究范围与前一时期相比有所扩展,包括西北及北方地区的河西汉塞[17]、长城沿线秦汉关隘[18-22]、以及对玉门关[23]的专题探讨,关中地区的萧关[24]、大散关、斜谷关、骆谷关、子午关、峣关[27]、函谷关[28,-29]、孟津关[30],西南地区的灵关[31]、岭南地区的横浦关[32]、阳山关、湟谿关、严关[33]等,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其中对西北地区及关中四围之关研究相对充分,在萧关、函谷关等名关的探讨中甚至出现了争鸣,但由于材料所限,对西南及岭南地区关隘研究却十分薄弱,甚至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扎实的研究成果。
2. 运用汉简材料对关隘及相关制度进行初步探索
黄今言等[34]利用《史记》、《汉书》和居延汉简的资料,对汉代边防军的结构和规模、养兵费用以及该费用占国家财政之比重进行深入分析,获得了对关隘屯戍士卒军费来源及使用的认识。程喜霖[35,36]和唐晓军[37]倚重汉简材料对关传向过所的演变进行了剖析,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虽然只涉及关隘制度中的某一方面,但就其所用材料及深度而言,仍较前代有所进步。
3. 对关税的研究
王亚春[38]从探讨汉代关禁制度入手,对汉代关税产生时间、税率作了考释,认为关税是货物税而非人头税,汉关税率在10%-50%之间。高税率是由于重复设关的累进税制造成的,可能与汉代中叶抑商政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不是以关隘制度为主体,但其视角和方法的拓展具有借鉴意义。
这一时期的秦汉关隘研究初步展开,除了对关隘的历史地理研究之外,在关隘及相关制度研究方面能够运用简牍材料,另外在关税研究方面注意到了文献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但其中依然存在地区之间研究的不均衡问题,缺乏对秦汉关隘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秦汉关隘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2001年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津关令》的公布,人们对关隘有了更多制度层面上的了解。除了文本年代考证与释读[39]之外,以张家山汉简为主体材料对关隘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分为三大类:
1. 历史地理方面
王子今等[40]以《津关令》中列举的扜关、郧关、武关、函谷关、临晋关五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所处位置的考察,分析当时区域地理学“关中”概念的涵义以及区分“关中”与“关外”的界线,并从中探索当时人的方位意识,继而提出五关位置大略形成一条南北轴线的观点。
2. 制度方面,包括关隘制度、马政等内容
李均明[41]从出土简牍材料及现存遗址的实地考察情况出发,认为汉代关隘都有一定的建筑形式,设有管理机构和驻防人员;关隘在军事防御、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违禁物品、缉拿罪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员出入关隘都必须出示证件并通过检查,常用凭证有符、传、致、节等;汉初诸侯在关中地区买马需诏令特批,关隘守吏进行过关登录及检验,并逐级汇报其通关情况;法律规定对无证出入关塞、诈伪符传、盗出马及黄金等禁运物资之类的犯罪处以相应刑罚,对守关吏卒的渎职、失职行为也作出明确界定。陈伟[42]对文本中涉及“越塞阑关”的四则令条进行考释,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关塞的内涵、构成和出入凭证“符”与“传”的区别,并对前述令条的结构、适用范围、汉初关塞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董平均[43]以《二年律令·津关令》为研究对象,认为文本中所见的扜(扞)关、郧关、武关、函谷关和临晋关,都是出入关中的重要关隘,与黄河渡口共同构筑起一道由南而北的军事防线;西汉政府设置“五关”,实行关禁制度,严格控制马匹、黄金、铜等战略物资流入关东地区,防止关中吏民叛逃至诸侯国,与其强干弱枝的统治政策密切相关;这五座关隘在汉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中,对于加强军事防御,维护社会治安,保护汉王朝统治核心地带关中地区的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杨建的《西汉初期津关制度研究》[44]是近年来以《津关令》为主体材料进行制度层面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从分析汉代法令的形成及制定过程入手,讨论了《津关令》的主要内容、形成时间及其在汉律体系中的地位,之后对人员及马匹、黄金、铜器等战略物资的出入,通关文书的分类、申办程序及使用流程等制度作出初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汉初津关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津关防范的主要对象、津关制度所反映的汉初高祖、吕后年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80年)政治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陈伟[45]从文本讨论入手,对相关马政令文进行了释读,之后对在关中地区买马的程序、通关制度等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了汉初马匹通关政策的“强本弱末”内涵。而龚留柱[46]指出,陈文对《津关令》“涉马诸令”原简的重新编排,涉及到对汉代律令文的文本格式的认知和对“计献马”、“马价讹过平论”等内容的不同理解;结合相关资料研究可知,西汉初“禁马出关”令起始于高祖时期,吕后时的《津关令》是其延续,文帝时被明令废止,景帝时该政策又以“马弩关”令的形式出现,一直实行到汉昭帝时并最终被取消;从整个实行过程的背景来看,这里的“关”主要指的是函谷关、临晋关、武关等内关,其扼制对象是关东诸侯国,而不涉及境外的敌对民族政权。陈蓓[47]论证了“禁马出关”令中所禁马匹的标准及禁令的针对范围,由文献记载和《津关令》内容分析,在该禁令发展演变过程及针对对象方面得出与龚文一致的见解,并认为此令作用效果有限。臧知非[48]指出西汉初年国家通过一系列法令来规范和保障养马业的发展,有严格的马匹登记和流通制度,以禁止关中马匹流入诸侯国,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西汉王朝强干弱枝的政治方针。
这一类研究,在新出汉简材料的基础上,大多采取“小切口、深发掘”的方法,选取一个不大的切入点,对所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对关隘制度的研究与此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研究范围扩展到津关构成、职官设置、通关文书、人员和物资出入管理等方面。对马政的研究中产生了争鸣,也形成了对马政历时变化和约束对象方面的共识,马匹出入管理是关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关隘研究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这些研究,在视野上的共同点是将所研究的问题放入汉初社会暗流涌动的宏大背景之下进行分析论证,史论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法学方面
朱恩荣[49]在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学角度对汉初《津关令》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所体现的立法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考察西汉初期的出入境管理立法,认为《津关令》实质上体现了皇权至上并将皇权法律化,严格控制社会、严于治吏以及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的基本立法思想,这是汉初巩固政权及皇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法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津关令》的史学研究将起到推动作用。
1. 对关隘的历史地理研究
研究对象较前一时期相比更加广泛,包括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50-51]、秦直道沿线关隘[52]、以及对玉门关[53]、阳关[55,56]、悬索关[57]的专题研究,关中地区的峣关[58,59]、萧关[60,63]、潼关[64]、武关[65,67]、函谷关[68]、虎牢关[69]、草桥关(荆紫关)[70]、轵关[71]、箕关[72]、天井关、壶口关、五阮关[73]、上党关、石研关[74],西南地区的白水关[75]、灵关[76],岭南地区的横浦关、阳山关、湟谿关、严关、洭浦关、谢沐关[77,78]、离水关、荔平关、合浦关、雍鸡关[79]等,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认识。
这些研究对阳关、玉门关、萧关、峣关、武关的考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限于材料和地理条件,“重北轻南”的问题依然存在,西南和岭南地区诸关的研究仍较薄弱。
2. 运用已公布的大量汉简材料对关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关隘制度和符信制度等
孙兰[80]从文献和简牍材料出发,对秦及西汉时期关隘的设置、关隘制度的形成背景、关隘的行政机构、通关文书、关禁制度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关隘与税收、关市的关系,关隘系统与邮驿系统、边塞系统的关系。朱翠翠[81]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秦汉的符信制度作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其中将文献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归纳出秦汉虎符的使用制度;把汉代的信符分为用于出入关津的“出入符”和军事活动上用于互相确认身份的“行事符”分别加以研究;将传文书分为普通百姓用传和公务用传,又将公务用传按照签发单位级别分类进行研究,这是其创新之处。
这些研究,将文献与简牍材料相结合,对关隘制度进行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符传作为通关凭证,其研究结论能够有效地扩充关隘研究的内容。此外,许益的《汉唐关津问题研究》[82],虽然是以唐代关津研究为主,但其中对秦汉关隘制度和关隘职能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 探讨国家政策变化对关隘变迁的影响
辛德勇[83]从秦至西汉前期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意义,指出汉武帝东迁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其本质用意是增益拓广关中的范围,增强朝廷依托关中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臧知非[84]通过分析关隘制度由汉初对关东地区的严防死守,到文帝时“除关无用传”,再到景帝四年“复置诸关用传出入”,指出西汉前期中央与诸侯王国的关系经历了制度控制——道德感召——制度控制的转变。这些研究,将国家控制与关隘制度的变化联系起来,结合当时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进行分析,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都具有抛砖引玉之功。
4. 探讨关隘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黄天华[85]从关卡产生的角度来考察关税的起源问题,认为关卡从政治军事功能转向财政功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关卡始终集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功能为一体,从一种功能转向另一种功能的可能性极小。这类研究扩展了关隘研究的范围和视野,为系统研究关隘制度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研究,特别重视对文献和简牍材料的互证,注重将所探讨的问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关联,加强了对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但从研究内容上看,仍缺乏对秦汉关隘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秦代及西汉晚期到东汉的关隘研究尚属空白。
综上所述,学者们充分利用新出土的简牍材料,在单个关隘的历史地理研究、关隘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果。但随着出土资料的不断涌现,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理论方法的不断更新,秦汉关隘研究这一课题尚有如下研究空间:
第一,对南方地区秦汉关隘的历史地理研究。依据正史、简牍、地方志等资料,参考北方关隘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加强对南方关隘实地调查与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对其方位、沿革、形制及兴废原因进行解析。
第二,对秦汉内地关隘的研究。由于早期发现的简牍材料大多集中在西北边疆地区,因而前人的研究对象多为边关,即使讨论全国性的问题,也未见对内地关隘的专门研究。事实上,内地关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并不弱于甚至会强于边关。从军事方面看,内地关隘担负着防范地方叛乱和镇压农民起义的重要职能,发生在内地的战争,对推动王朝的更迭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更大。从政治方面看,内地关隘担负着控制人口流动、缉拿罪犯的职能,对维护政权稳定有重要意义。从经济方面看,内地关隘担负着征收赋税、调配区域物资流动等职能,对增强中央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内秦汉地关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第三,从国家控制角度进行秦汉关隘研究。这一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已有学者进行过尝试,对日后的研究有启发作用。我们可以结合秦汉时期复杂的社会历史变化背景,观察国家控制随着时代变迁产生怎样的变化,并探索这些变化对关隘制度演变、关隘兴废的影响。
第四,对秦汉关隘进行深入且全面系统的研究。将文献、简牍材料与考古发现的新资料结合起来,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加强对秦代及西汉中期以后到东汉时段的研究,以期从宏观上获得对秦汉关隘制度的深刻认识。
[1] 罗哲文.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勘查简记[J].文物,1964,(4):46-57.
[2] 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A].陈梦家.汉简缀述[C].北京:中华书局,1980:195-204.
[3] 吴礽骧.玉门关与玉门关候[J].文物,1981,(10):9-13,32.
[4] 许正文.潼关沿革考[J].人文杂志,1989,(5):93-97.
[5] 侯甬坚.论唐以前武关的地理位置[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82-88.
[6] 陈有忠.历史上的新旧虎牢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89-97.
[7] 刘大元.黄河第一桥——蒲津桥[J].公路,1989,(6):15-16.
[8] 曹尔琴.洛阳,从汉魏至隋唐的变迁[J].唐都学刊,1986,(1):7-18.
[9] 彭年.汉代的关、关市和关禁制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51-61.
[10] 胡锦贤.汉代的通行证——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6):122-123.
[11] 季德源.汉代的军事机构及其主官[J].军事历史,1987,(2):35-36.
[12] 王子今.秦汉黄河津渡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3):127-134.
[13] 陈连庆.汉代兵制述略[J].史学集刊,1983,(2):21-30.
[14] 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J].历史研究,1985,(3):69-85.
[15] 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上)——居延汉简研究[J].西北史地,1983,(3):72-82.
[16] 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下)——居延汉简研究[J].西北史地,1983,(4):69-80.
[17] 吴礽骧.河西汉塞[J].文物,1990,(12):98-113.
[18] 高凤山.长城关隘城堡选介[J].华中建筑,1992,(10):48-51.
[19] 高凤山.长城关隘城堡选介(续)[J].华中建筑,1993,(11):67-68,71-72.
[20] 高凤山.长城关隘城堡选介(续)[J].华中建筑,1994,(12):49.
[21] 高凤山.长城关隘城堡选介(续)[J].华中建筑,1995,(12):74.
[22] 高凤山.长城关隘城堡选介(续)[J].华中建筑,1996,(14):93.
[23] 李并成.历史上的三处玉门关[J].丝绸之路,1994,(2):54-56.
[24] 王恽.“回中宫”与“萧关”辨析[J].固原师专学报,1992, 13(1):71-73.
[25] 赵让,武继功.也谈汉萧关[J].固原师专学报,1992,13(4):78-79.
[26] 薛正昌.历史上的秦汉萧关与唐宋萧关[J].甘肃社会科学,1997,(3):42-47.
[27] 刘树友.秦岭诸关考——关中要塞研究之四[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23-28.
[28] 关治中.函谷关考证——关中要塞研究之二[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6):26-29.
[29] 宋杰.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3):40-46.
[30] 彦春,沙丹.险扼古渡孟津关[J].军事历史,1995,(5):52-53.
[31] 杨伟立.汉灵关道辨证[J].文博,1994,(2):77-86.
[32] 廖晋雄.论横浦关[J].热带地理,1995,15(1):30-39.
[33] 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81-90.
[34] 黄今言,陈晓鸣.汉代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1):86-102.
[35] 程喜霖.敦煌汉简所见关传向过所演变[J].敦煌研究, 1992,(2):94-97.
[36] 程喜霖.汉唐过所与中日过所比较[J].敦煌研究,1998, (1):82-95.
[37] 唐晓军.汉简所见关传与过所的关系[J].西北史地,1994, (3):87-90.
[38] 王亚春.汉代关税小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5-78.
[39] 彭浩.《津关令》的颁行年代与文书格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5-16.
[40] 王子今,刘华祝.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津关令》所见五关[J].中国历史文物,2003,(1):44-52.
[41] 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津关制度[J].历史研究,2002, (3):26-35.
[42] 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越塞阑关”诸令考释[Z].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年11月.
[43] 董平均.《津关令》与汉初关禁制度论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7,(3):62-68.
[44] 杨建.西汉初期津关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13-181.
[45] 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涉马诸令研究[J].考古学报, 2003,(1):29-44.
[46] 龚留柱.论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之“禁马出关”——兼与陈伟先生商榷[J].史学月刊,2004,(11):20-25.
[47] 陈蓓.西汉“禁马出关”令辨析[J].阴山学刊,2007,20(4):46-50.
[48] 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马政及相关问题[J].史林, 2004,(6):69-77,124.
[49] 朱恩荣.西汉初期出入境管理立法研究——以《津关令》为分析对象[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1.
[50] 强进前,杨路军.河西走廊古城堡遗址考证及其保护与开发[J].丝绸之路,2010,(12):20-25.
[51] 任宝磊.汉代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J].西北民族论丛, 2010,(7):62.
[52] 张多勇.秦直道研究综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5):192-195.
[53] 侯晓星.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2):63-66.
[54] 李并成.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3-106.
[55] 闫婷婷.阳关相关问题质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93-96.
[56] 李殿元.阳关玉门关嘉峪关考察[J].文史杂志,2011,(1):20-23.
[57] 李并成.汉悬索关考[J].敦煌研究,2004,(4):85-88.
[58] 牛树林,郭敏厚.秦汉峣关、唐蓝关小考[J].商洛学院学报, 2008,22(3):1-5.
[59] 牛树林,郭敏厚,耿磊.秦汉峣关、唐蓝关续考——从文献所载“蓝田县东南”的里程说起[J].商洛学院学报,2009, 23(1):46-48.
[60] 刘满.再论萧关的地理位置[J].敦煌学辑刊,2000,(2):97-103.
[61] 刘树友.萧关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3):55-61.
[62] 刘治立.萧关道茹河谷道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2-15.
[63] 张彩萍.汉萧关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1(5):115-117.
[64] 艾冲.潼关创建年代考辨[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0-13,17.
[65] 王宽明,彭远军.开拓武关道的几点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5(2):70-71.
[66] 刘树友.武关考--关中要塞研究之七[J].渭南师专学报, 2002,17(3):44-49.
[67] 余方平,王昌富.武关早期位置探索新论[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1):27-31.
[68] 陈隆文.崤函古道“四关:[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8(2):39-42.
[69] 陈隆文.虎牢关变迁蠡测[J].中原文物,2009,(5):89-97.
[70] 芦苇.古关行述[J].长江文艺,2002,(8):58.
[71] 姚景强.轵国轵道轵关[J].寻根,2007,(2):132-135.
[72] 罗火金.古箕关考[J].中原文物,2006,(5):62-65,70.
[73] 杨丽.汉代太原郡的交通及其战略地位[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5):39.
[74] 张松斌,胡志荣,马书歧.见证历史的上党关[J].沧桑, 2008,(3):21-22.
[75] 孙启祥.金牛古道演变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1):84.
[76] 罗二虎.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8-89.
[77] 王元林.秦汉时期南岭交通的开发与南北交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4):47.
[78] 黄瑾瑜.秦王朝遣“五十万:军戍五岭考辨[J].岭南文史, 2009,(3):34-41.
[79] 周长山.广西古代关隘与关隘文化[J].广西地方志,2010, (2):52-55.
[80] 孙兰.秦及西汉时期的关隘制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50.
[81] 朱翠翠.秦汉符信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1-63.
[82] 许益.汉唐关津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19-26.
[83]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2):76-82.
[84] 臧知非.论汉文帝“除关无用传:--西汉前期中央与诸侯王国关系的演变[J].史学月刊,2010,(7):5-11.
[85] 黄天华.试论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J].社会科学,2008, (8):160.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A Commentary on the Strategic Passes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ZHANG Ling
(Facult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Three categories of issu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 geography, the pa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extensions of pass by retracing the studies of strategic pass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The future research sphere is provided by combin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s with the remarks on the merits and faults of the former studies.
Qin and Han dynasties; strategic pass; system; pass expansion
2011-08-30
张玲(1979-)女,天津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K206.4
A
1009-9115(2011)06-00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