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2011-03-19 08:19王谦受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狼疮分离器复合物

王谦受

(洛阳东方医院血液净化科,河南洛阳 4710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1]。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是采用正常人新鲜血浆置换出患者体内血浆,达到去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治疗手段,可有效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如抗体、补体、免疫复合物(CIC)等,但在治疗SLE方面还有诸多因素值得探讨。近5年来笔者所在医院22例SLE患者接受DFPP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本组资料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2010年收治的22例SLE患者中男2例,女20例,年龄18~62岁,平均3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确诊为SLE。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红斑、紫癜、关节疼痛、蛋白尿等,有6个月~3年的强的松治疗史。合并狼疮肾炎6例,狼疮肺炎3例,心包积液2例,狼疮脑病1例。所有患者ANA均阳性,其中18例抗-dsDNA阳性,血沉(ESR)40~120mm/h,尿蛋白(+-+++)10例。

1.2 设备与材料

采用日本旭化成医疗公司生产的Plasauto-IQ自动血浆置换仪。采用Plasmafloop-08,膜面积0.8m2,膜孔径0.3μm的血浆分离器,型号cascadoflo AC-1760/EC-04,膜面积1.7m2,膜孔径0.025μm的血浆成分分离器。

1.3 方法

22例SLE患者均接受DFPP治疗。采取局麻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双腔管建立血管通路。治疗时间每次2h,每周2次,4~6次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2~3周。每次治疗处理血浆2.5~3.0L,血流量80~100mL/min,滤过量30mL/min,废弃血浆500~700mL,同时补充等量质量分数为5.7%~6.4%的白蛋白生理盐水。9例患者予甲基泼尼松龙500mg/d×3d冲击治疗。余13例患者泼尼松用量40.0~60.0mg/d,平均(45.3±67.1)mg/d。患者均予补钙、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防止不良反应影响DFPP治疗。依据SLEDAI判断狼疮活动情况,痊愈:SLEDAI为0;好转:SLEDAI降低>3分;持续活动:SLEDAI变化±3分;复发:SLEDAI增加>3分[2]。

1.4 检测指标

自身抗体指标ANA、抗-dsDNA;血清学指标IgA、IgG、IgM、白蛋白、C3、C4。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例SLE患者DFPP治疗前ANA抗体滴度1︰40~1︰320,经DFPP治疗后6例患者ANA抗体转阴,转阴率为27.3%。18例抗-dsDNA阳性患者经DFPP治疗后10例转阴,转阴率为55.6%。22例SLE患者经DFPP治疗SLE后IgA、IgG、IgM均下降,白蛋白、C3、C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SLEDAI判断标准,治疗3个月后好转者17例,持续活动者5例。见表1。

表1 22例患者DFPP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s)

表1 22例患者DFPP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s)

注:与置换后比较,※P<0.05

项目 置换前 置换后IgA(g/L) 18.01±3.92※ 10.74±2.48 IgG(g/L) 4.05±0.67※ 1.23±0.76 IgM(g/L) 3.12±0.49※ 0.59±0.13白蛋白(%) 45.52±6.90※ 51.46±8.43 C3(g/L) 0.58±0.30※ 0.69±0.26 C4(g/L) 0.15±0.12※ 0.24±0.08

3 讨论

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3-4],主要表现为因局部炎症而引起的多种临床病症,最终导致功能丧失,目前认为与患者体内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单链DNA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与相应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血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等器官和组织中有关。糖皮质激素通过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水平,达到SLE的治疗目的。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防御功能,诱发、加重感染,出现多种副反应。以往临床上治疗SLE的治疗方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对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患者来说,较易出现病情反复,且往往需要通过增加药物的剂量或者品种加以应对,这会明显增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不佳。所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血浆置换是使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径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除去分子质量大的蛋白,将白蛋白等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与置换液一起再输回体内的方法。血浆置换包括单重血浆置换和DFPP[5]。DFPP利用不同孔径的血浆成分分离器来控制血浆蛋白的除去范围[6],使血浆成分分离器除去血浆中分子质量大的蛋白,留下白蛋白等分子质量小的蛋白,加上补充液输回人体的方法。DFPP能迅速调节免疫系统,清除封闭性抗体,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迅速缓解病情,正是利用了DFPP可迅速清除患者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抗体、抗原等致病因子的特点[7]。李明等[8]报道,使用DFPP治疗SLE后,ANA和抗-dsDNA的转阴率分别为36.36%和54.55%,与本研究结果27.3%和55.6%接近,进一步表明DFPP可通过清除自身抗体治疗SLE。与DFPP治疗前相比,IgA、IgG、IgM下降,白蛋白、C3、C4升高,表明DFPP还可通过清除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复合物治疗SLE。

DFPP可迅速降低自身抗体水平,使体内免疫复合物生成减少,减轻临床症状,但DFPP并不能够减少免疫原性物质的生成,因此,此疗法必须同时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或改善血浆置换后体内抗体产生反跳。Sugimoto K等[9]证实联合激素疗法治疗SLE安全、有效。本组资料表明,血浆置换与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狼疮活动,提高SLE患者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组资料可知,DFPP可清除自身抗体等致病介质,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恶化。DFPP治疗的同时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可有效减少免疫原性物质的含量,从根本上治疗SLE。

[1] 沈思钰,张永文,董晓蕾,等. 神经精神狼疮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6):813-814.

[2] Gladmann DD,Urowitz MB,Kagal A,et al. Accurately describing changes in disease activ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J]. J Rheumato,2000,27:377-379.

[3] Wright EC,Tullus K,Dillon MJ.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lasma exchange in childr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Pediatr Nephrol,2004,19(10): 1108-1114.

[4] 王纯巍,李晓娟,唐宝伟. 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6):718.

[5] Yang KS,Ken PK,Yamaji K,et al. Plasm a adsorption in critical care[J]. Therapher,2006,6(3):184-188.

[6] Demetriou K,Hmaltezou E,Pierides AM. Familial homozygous hypercholesterolemia:effective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cascade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J]. Blood Purif,2001,19(3):308-313.

[7] Clark WF,Rock GA,Buskard N,et al.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an update from the Canadian apheresis group[J]. Ann Intre Med,1999,3(6):453.

[8] 李明,胡海蓉,冯玉明,等. 血浆置换联合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注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2):739.

[9] Sugimoto K,Yamaji K,Yang KS,et al. Immunoadsorption plasmapheresis using a phenylalanine column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lupus nephritis[J]. Therapher Dial,2006,10(2):187-192.

猜你喜欢
狼疮分离器复合物
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的气相流场研究
双轴向粗粉分离器流动特征研究
旋风分离器切向进料接管焊缝修理与改进建议
水下分离器设计的影响因素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