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市凤岗中学 董家康
近年来,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方兴未艾,大凡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几乎都运用了多媒体,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多媒体俨然承担起“拯救”现代教育的重任,成为了评价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标准。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有独特优势:拓展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待商讨。
上学期,笔者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高尔基的《海燕》,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是:1.作者及背景简介;2.配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3.设计文章内容分析的表格(包括正面描写海燕,侧面描写海燕和海燕的象征意义三大项),让学生在作业本中填写,然后出示答案;4.放映配画朗诵录像。整个课堂上多媒体一直参与其中,色、光、声、像齐全,教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计算机演示台前点击着鼠标,把教科书搬了家,让学生眼见海燕,耳闻其声,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的画面,遥远的海域拉到了学生的眼前,置身其中,享受着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乐趣,同学们看得多么入神啊。
从表面上看,这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而“醒”来之后,却觉得学习的主人只是当了一回观众,表演者除了教师,还多了一台机器,跟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比较,只是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已。不客气地说,如果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话,那么如此使用多媒体则更“惨烈”,在多媒体面前,学生只是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的机器。时间一长,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必将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何在呢?学生的思维如何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更何况《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所唱的歌,不借助朗读,怎能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语文的“听、说、读、写”体现在哪里呢?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教师落落大方的教态让笔者感叹,精美的课件更让笔者自叹弗如。然而每当学生答对或答错了一个问题时,电脑即显示掌声或叹息声,且不论这种设计是否合理,单就师生的交流而言也不敢苟同。平时课堂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时间有限的一堂课内,让学生与电脑勉强地进行无声的、缓慢的、无情态的对话,却舍弃有声的、即时的、有情态的、生动活泼的、快捷高效的师生交流,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难道人机对话优越于人人对话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就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在某市的一次优质课展评会上,笔者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斑羚飞渡》。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整个过程用动画来展现,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方法,和它们那种牺牲自我顾全大家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音乐与图像完美结合,确实很生动形象,也让听课者耳目一新,惊叹不已。
但惊叹之余,大家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堂什么课?语文的“语文味”哪里去了?语文教学是有其特性的,它主要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感悟。如果用影视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试图将蕴含丰富想象的语文直观化、图像化、单一化,这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文本的表现力有时是无法用其他的形式来替代的,好的文学作品总有图像传达不出的东西。难怪作家铁凝拒绝把那部被她视为“心爱的孩子”的小说《永远有多远》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我们语文教师应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度、量、衡”,立足文本、基于文本,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实实在在去培养学生会读、会说、会写、会听的能力,不要“瞎折腾”,让“绿叶”多媒体更好地衬托“红花”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驶上一条低负担高效率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