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英
(北华大学 图书馆,吉林 吉林132013)
大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当今我国文化行政与体制改革及其职能转变的目标取向.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日益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服务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石,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图书馆理应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方能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体系.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为维护公民平等阅读权利所产生的图书馆体系、知识体系和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多样性及公共参与性等特征.
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在我国,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实践的高校图书馆与全国众多的高校图书馆相比寥寥无几.实践活动开展得十分缓慢并缺少活力.通过对1992~2009年发表的145篇有关研究论文的归纳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急需名家参与;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区域性服务合作比较少.虽然许多地区高校图书馆成立了区域合作的资源共建、共知、共享联盟,但缺乏实质性的作为.地区图书馆联合书目、区域文献传递、区域网络咨询等更多是在协议计划中,始终没有运作起来;更深层次的合作几乎没有,高校中各自的资源互补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造成了区域间的人力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制约图书馆合作与发展的因素:一是资源共享和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缺乏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三是传统图书馆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由于服务对象相对稳定性和服务主体的单一性,造就了自我为中心的办馆理念,长期以信息中心自居,缺乏竞争和主动服务的观念.
高校图书馆所保存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是哪一个图书馆的私有财产,而是社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每个图书馆都有义务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不仅让社会受益,同时自身也是受益者.
一是可以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技术和设备优势,将技术优势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图书馆拥有庞大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设备,而这些资源有时很难得到有效的利用,特别是文献信息资源,浪费最为严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向社会开放,不仅利用率会大大提高,而且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大大提高.
二是可以寻求社会与企业对高校图书馆的支持,以弥补图书馆的不足.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与社会也建立了一种资源共享的关系.公共图书馆具有大量的潜在读者群,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利用高校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同时,高校图书馆自身短缺的一些资源可以通过社会其他方面获得,从而弥补了某些方面的不足.
三是图书馆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扩大了社会影响,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高校图书馆被社会所认识和了解,并通过与社会交往和为社会服务,逐步融入社会之中,使队伍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完善的信息系统、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良好的学习氛围等优势,具备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应该打破以往只为本校读者服务的状态,充分利用以下优势和特点,为广大社会读者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开展,就地方高校而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有了质和量的飞跃,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不仅购买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国内外数据库资源和电子图书也相当丰富,具备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可以弥补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短缺、服务群体需求量大的局限.
高校图书馆硬件建设投入大,具有美观实用的馆舍,先进的电子阅览室,现代化的文献管理系统等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设备手段更新周期短,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借阅以及在线咨询、馆际互借、信息检索等服务.为读者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向社会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人才济济,专业齐全,可以弥补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限.随着文献信息服务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内容逐渐拓展,包括定题服务、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服务形式也从现实服务发展到网络服务,逐步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参考咨询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各种信息来源及获取方式,可以有效的组织、控制信息,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施都比较好,拥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区、个性化的资料室、休闲区以及学术报告厅等.馆内自由开放,环境舒适宜人,文化品位高雅.对于社会读者来说,走进高校图书馆,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是极大的精神享受.通过这种文化的浸染熏陶,可以有效地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基础设施也会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是社会的共同财富,通过扩大社会宣传和加强自身建设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果,从而保障全社会广大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高校图书馆虽然具有向社会开放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如思想观念、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障碍.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努力解决问题,减少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寻求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首先,借助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宣传.其次,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向广大公众公布.再次,通过人群渗透进行宣传.合理利用馆内资源,有选择地对公众进行开放:第一,选择合理的开放时间.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师生与公众的借阅冲突,可以选择双休日等特殊时间段对外开放.第二,选择部分馆藏对外开放.
创新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高校图书馆应增强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将开放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北华大学图书馆依托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和吉林地区图书馆联盟,在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对高校图书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与共享,为推动社会进步、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做了初步尝试.
2008年7月,我们根据吉林省文化厅关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共谋发展”的倡议,在“促进高校和县级图书馆的全面对接,保证每个县图书馆都能和高校手牵手”精神的指引下,在吉林地区率先与永吉县图书馆建立了手拉手共建共享单位.由于永吉县图书馆年购书不足千册,文献资源相当匮乏,我们发挥文献资源的优势,当年9月即根据当地读者信息需求,为其挑选5000册图书,内容以中小学生阅读为主,包括小说名著、人物传记、科普科幻等,进入该馆流通.几年来,我们通过这种流动借阅的方式,为县级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目前这批图书已经成为该馆读者阅读的主要文献.在与永吉县图书馆共建过程中,我们为其捐赠了中文期刊,并为其提供了业务工作指导和有关技术支持.这可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创新之举.
在区域联盟中,虽然有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影响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实现共享平台以及一站式的检索服务等,但是我们可以寻求合作的契机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中不断壮大自己.
2009年12月4日,北华大学图书馆与吉林市图书馆签署了互建馆中馆协议,双方互为“吉林市图书馆北华大学馆”、“北华大学吉林市区馆”.馆中馆的建立,是全面实现吉林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拓宽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交流,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我校图书馆资源丰富、专业性强等特点,与市图书馆资源形成互补,构成较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使双方的馆藏文献资源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基本上实现了两馆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是我校图书馆向社会读者开放迈出的又一步,让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吉林市图书馆作为市区唯一的综合性市级公共馆,也可成为北华大学学生的实践基地,是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辐射到高校的一次有效尝试.
一方面,在文献资源采购方面,针对公众的普遍需求丰富馆藏数量.另一方面,加强特色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在结合本校学科特点和社会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加强特色馆藏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做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好务,还可以满足部分社会读者对特色图书文献的借阅需求.最后,还要确定读者范围.对本馆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等要进行客观分析,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对读者进行限定.如根据本馆的藏书情况,不适合少年儿童读者,那么就规定要求社会读者须年满18周岁等.
高校图书馆具有人才、技术、设备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优势,为了能给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周到、专业的服务,在购买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特点和发展,积极进行特色数字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有能力参与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与建设,构建特色资源,开展特色服务.除服务于本校用户,还可以向社会公开或作为一种商品,将其推向市场,向社会开放、吸引读者,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面对不同的读者群和多样化的读者需求,对于图书馆员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锻炼的机遇.通过这种服务实践,不仅可以提高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能增强馆员的应变能力和服务能力,开阔了视野,以饱满的热情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从而塑造一个全新的公众形象.
为了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服务礼仪,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员的职业形象,更好地为公共文化服务,特邀请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高岚职业形象培训中心主任高岚教授先后给我们作了两次“图书馆职业形象与职业礼仪”专题报告.使我们懂得了礼仪的作用就是“一位职工、一个窗口、一个形象、一个品牌”,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外树单位品牌;良好的礼仪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工作关系的附加值.对图书馆而言,较高的礼仪素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员形象,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员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实现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礼仪在与读者交往中处处存在,体现了图书馆员的智慧、影响和创造力,是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学习服务礼仪,规范言行举止,提高服务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传播社会文明的任务.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将各类图书馆联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是势所必然.那么就要解决制约高校图书馆社会文化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要积极寻求图书馆立法,为资源共享和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其次,要树立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加入图书馆联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馆藏和服务成本,使资源共享最大化,以强大的实力服务社会;第三,高校图书馆要打破重重壁垒,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努力消除一些观念、经费、人员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向社会开放.从而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7-9.
[2]王林.浅析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
[3]杨艳君.论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参与[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3):35-37.
[4]吕梅.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公民权利的保障[J].图书馆学研究,2007(7).
[5]燕今伟.信息时代的呼唤—感悟《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
[6]李梅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