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稿本《徐俟斋先生年谱》考略

2011-03-18 04:45
图书馆学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刊本孝廉罗振玉

张 亮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29)

张 亮 男,1982年生。馆员,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本科毕业,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班毕业。已发表论文13篇。研究方向:图书馆预测学、图书馆人物史、古籍整理等。

徐俟斋和罗振玉分别为明清两朝的遗民,生活在两个时代,而罗振玉又为何为徐俟斋撰写年谱,二者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笔者在阐述罗振玉和徐俟斋生平的基础上,揭示了罗振玉为徐俟斋作年谱的缘由,然后论述了《徐俟斋先生年谱》的出版与流传状况,着重论述了辽宁师大《徐俟斋先生年谱》稿本的认定及价值。

1 关于罗振玉和徐俟斋

1.1 罗振玉的生平

罗振玉(1866~1940年),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客籍江苏省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原籍浙江上虞县(今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1866年8月8日)生于江苏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1940年5月14日卒于辽宁旅顺。其为一博家、大家——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在政治上始终“恪守旧制”,以满清遗老身份曾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但他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又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1]

1.2 徐俟斋的生平

徐枋(1619~1691),字昭法,名俟斋。[2]长洲人。于1642年中了举人,但因父亲遗言,没有入仕做官,以书画诗赋闻名吴下。他在南山坞里筑了几间草庐,起了“涧上草堂”之名,把家人也搬了过来。徐枋在南山坞一呆就是40年,终身不入城市。志书说他“布衣草履,安贫守志,闭门著述”,可见徐枋40年过的是非常清贫的日子,却始终不曾放弃做学问。他撰写了《二十一史文汇》、《通鉴记事汇聚》等著作;另有《居易堂集》。徐枋活到70余岁,方乘鹤归去。有门生潘耒将其葬于光福香雪海的真如坞(珍珠坞)。墓碑刻篆文“明孝廉俟斋徐公之墓”。[3]

1.3 罗振玉为什么要给徐俟斋撰年谱

那么,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人,为什么罗振玉要给徐俟斋撰写年谱呢?这大抵与二人都为前朝移民的身份有关。徐俟斋于明崇祯十五年就中了举人,但因为其父遗言,终不入城市,不入官场,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合称“海内三遗民”。而罗振玉更是以满清遗老身份自居。所以为徐俟斋写年谱,何尝不是说其古而论己今呢?

2 出版与流传状况

罗振玉民国八年(1919年)编辑完成《徐俟斋先生年谱》后,共出版了两个版本,一是当年十二月的铅印本[4],一是民国十一年到十二年入编永丰乡人杂著十四种的刻本[5]。这两种本恰巧辽宁师大图书馆都有收藏,其中铅印本开本26.9×14.5cm,版框14.4×12.4cm,半叶14行21字小字同,黑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而刻本开本27.3×15.4 cm,版框16.3×11.4 cm,半叶10行21字,小字同,黑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

究其内容,二者也不尽相同,其中铅印本的内容包括:徐序(后附有有罗振玉的后记)、徐谱、附录卷上(包括徐俟斋先生墓志铭、徐昭法先生祠堂记、重修徐俟斋先生祠堂记、重修涧上草堂碑记、重修涧上草堂记、重修徐俟斋先生祠记、重修祠堂碑记、致庄静 先 生书、致宋中丞公书、公议潘徐合同议单、俟斋徐先生手帖跋、徐昭法先生手札跋、徐俟斋先生画象记、徐俟斋先生书画卷跋)、附录卷下(包括徐俟斋表兄六十寿序、徐俟斋先生七十寿序、书徐俟斋怀旧篇后、啊复徐昭法居士、复徐俟斋书、与俟斋孝廉书、答俟斋书、答徐昭法书、与俟斋书、与徐昭法书、与徐俟斋先生书、夏五月率儿 哭 奠徐勿斋宫詹阳山 厝 处、同徐昭法等阳山箭阙、观云海歌、辛卯冬过徐昭法湖庄(过徐孝廉昭法涧上竹堂)、同昭法复过令舜英山斋、壬辰春同徐昭法吴佩远徐于木暨儿 雨 中登长云峰、徐昭法山居、山中喜遇徐昭法共饮、同晦木高旦中王双白文江文孙符周子 徐 昭法集灵岩寺、与徐昭法、徐昭法山居、过新塘桥 徐 文靖公、寄徐昭法、徐昭法招游尧峰留其居易堂旬日始得人山七昔、人日怀昭法兼寄贯时、九日同徐俟斋登高照山儿在与观成侍、贻徐孝廉枋、寄赠徐孝廉俟斋、邓尉山遇徐昭法即别怆然有怀、玄墓山遇明孝廉徐昭法即别怆然有怀、怀吴中徐昭法次其韵、墅区访徐孝廉昭法时已移家去、寄徐昭法二首、访徐昭法山中、吴佩远徐昭法晚过、过涧上书屋、寄徐俟斋孝廉、 先师每深秋过润上辄命竹兴晓至尧封促潜同行从灵岩后山路折入先师弃潜兄弟此事长绝甲寅冬至前一日泣而笔记他日寄昭法读之共怆然也、晤昭法会昭法生日昭法以为相见一奇、题昭法画石、雪后上尧封顶作润上画评、寄俟斋孝廉、柬俟斋孝廉、灵岩值徐昭法孝廉子解衣赠之口占一绝、九日侍润上先生等照山作)、海外吉金录、海外贞珉录、宋元释藏刊本考。而刻本内容较前者要少,少的内容为徐序不附后记、附录不分卷,少了重修徐俟斋先生祠堂记、重修涧上草堂碑记、重修涧上草堂记、重修徐俟斋先生祠记、公议潘徐合同议单、徐昭法先生手札跋、徐俟斋先生书画卷跋、夏五月率儿 哭 奠徐勿斋宫詹阳山 厝 处、同徐昭法等阳山箭阙、观云海歌、辛卯冬过徐昭法湖庄、同昭法复过令舜英山斋、壬辰春同徐昭法吴佩远徐于木暨儿 雨 中登长云峰、过新塘桥 徐 文靖公、寄徐昭法、徐昭法招游尧峰留其居易堂旬日始得人山七昔、人日怀昭法兼寄贯时、九日同徐俟斋登高照山儿在与观成侍、贻徐孝廉枋、寄赠徐孝廉俟斋、怀吴中徐昭法次其韵、墅区访徐孝廉昭法时已移家去、寄徐昭法二首、九日侍涧上先生等照山作这些部分,俟斋徐先生手帖跋、徐俟斋先生画象记两部分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又比前者多了过徐孝廉昭法涧上草堂、与徐昭法、题灵岩储公骑牛图、南枝先生卖字歌、过涧上徐高士昭法草堂、题秦余山人画芝卷、徐昭法先生山水册、涧上草堂、题徐高士自写涧上草堂图等内容。

那么,同样是一本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以下笔者将参照稿本进行辨别。

3 辽宁师大稿本的认定及价值

3.1 版本信息

该稿本书写在蓝色格线的稿纸上,叶角印有“山田山水堂印行”,该稿纸版框19.1×13.2cm,开本24.9×17.1cm,为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半叶10行,每行字不等。该稿本有附件两叶,一为清初理学名臣,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的汤斌写给徐俟斋先生的书信一封,一为《徐俟斋先生年谱校记》。

3.2 稿本的认定

《徐俟斋先生年谱》的可见最初刊本为上文提到的民国八年(1919年)的铅印本,而该稿本的书写时间早于最早的铅印本,对于它稿本的认定,笔者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3.2.1 时间认定

该稿本序中末尾提到“岁在己未”,己未即民国八年,也就是1919年,根据史实,1919年罗振玉先生身在日本,而叶角“山田山水堂印行”中的山田山水堂即为日本的一家印纸行。且序中还记有罗振玉先生该稿本“书于海东之西代寓居”,这即为其在日本时的居住寓所。

3.2.2 内容认定

笔者比照了该稿本与两本刊行本的内容,内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附录上,稿本附录首行记“诸家传述先生遗事之文附刊于后”,而民国八年刊本为“诸家撰记”,民国十一年到十二年刊本为“徐俟斋先生年谱附录”。第二,附录的每篇文章题名下的作者,稿本大多不在全名下著字号,而刊本加著字号。第三,稿本较民国八年刊本附录卷上部分少重修徐俟斋先生祠堂记、重修涧上草堂碑记、重修涧上草堂记、重修徐俟斋先生祠记、公议潘徐合同议单、徐俟斋先生画象记、徐俟斋先生书画卷跋。附录下部分少夏五月率儿 哭奠徐勿斋宫詹阳山 厝处、同徐昭法等阳山箭阙、观云海歌、同昭法复过令 舜英山斋、壬辰春同徐昭法吴佩远徐于木暨儿 雨中登长云峰、过新塘桥 徐文靖公、寄徐昭法、徐昭法招游尧峰留其居易堂旬日始得人山七昔、人日怀昭法兼寄贯时、九日同徐俟斋登高照山儿在与观成侍、贻徐孝廉枋、寄赠徐孝廉俟斋、怀吴中徐昭法次其韵、墅区访徐孝廉昭法时已移家去、寄徐昭法二首。其中,俟斋徐先生手帖跋、徐昭法先生手札跋两部分在稿本中处于附录卷下,而民国八年刊本处于附录卷上;稿本中的“过徐孝廉昭法涧上竹堂”在民国八年刊本被改为“辛卯冬过徐昭法湖庄”。而在此基础上又多了民国十一年到十二年刊本的增添部分:过徐孝廉昭法涧上草堂、与徐昭法、题灵岩储公骑牛图、南枝先生卖字歌、过涧上徐高士昭法草堂、题秦余山人画芝卷、徐昭法先生山水册、涧上草堂、题徐高士自写涧上草堂图。该稿本内容较刊本要全面,基本可以确定是稿本无疑。

3.2.3 字体和稿件改动认定

由于大连图书馆收藏关于罗振玉先生的著作比较多,故笔者特意走访了大连图书馆古籍部的陈彦军主任,经其初步认定,该稿本应出于罗振玉先生之手。

而且,在该稿本中,我们很易看到圈改、涂抹、附粘页、内容调序等稿本中常见的特征。

3.3 刊本成书源流考略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认定,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其稿本身份,但是,为什么稿本较民国八年刊本内容要少一部分,而又涵盖了民国十一年到十二年刊本的内容呢?以下笔者将作进一步的推论。

3.3.1 该稿本只是初稿本

该稿本为罗振玉先生1919年(在日本的最后一年)完成的《徐俟斋先生年谱》的初稿本,随后,其回国。回国后,由于国内的相关资料比较丰富,所以,罗振玉先生又对该稿本进行了完善,产生了涵盖以上所有内容的第二稿本。

3.3.2 第二稿本应为刊行的依据本

第二稿本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一个版本,故而被送去刊行,而且从可见的刊行本来看,非罗振玉先生自己的印书机构所为,应为其他盈利印书行印行。

3.3.3 印书行致使稿本内容割裂

当第二稿本送达印书行手里之后,出于商业的目的,印书行将研究价值较大的附录部分割裂重组,分多次出版,以达到盈利的目的。按内容上看,印书行的原意是将是书分3次印完,但种种原因,使得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其中两次的刊本,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①由于经济原因未刊。②刊数甚少,罕于流传。

3.4 稿本的价值

那么,在《徐俟斋先生年谱》稿本认定之后,其稿本的价值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4.1 溯源的一面镜子

虽然刊本较稿本、抄本等有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大量印刷,但其也淹没了很多通过手写所表达的信息,所以,我们通过研究稿本,可以了解许多作者内心所想,是文献溯源的一面镜子。

3.4.2 还原了《年谱》的本来面目

一直以来,《年谱》的出版都没有定论,都认为自己才是真宗。所以,稿本的出现和认定,为《年谱》的还原提供了依据。文中3.3部分也阐述了笔者的一些推论,这些都是稿本带给我们的财富,否则我们的研究将无从着手,所以说,稿本的价值和意义重大。

[1][2010-04-13].http://baike.baidu.com/view/2007.htm?fr=ala0_1.

[2][2010-04-13].http://www.sz60.com.cn/news_view.asp?newsid=35689.

[3][2010-04-13].http://baike.baidu.com/view/894234.htm?fr=ala0_1.

[4]罗振玉.徐俟斋先生年谱.民国八年(1919).

[5]罗振玉.徐俟斋先生年谱.民国十一年到十二年(1922~1923).

猜你喜欢
刊本孝廉罗振玉
王国维、罗振玉晚年交恶考论
唐代“孝廉”名实考论
——兼论《孟子》升经问题
“遗老”视角下的清代学术史——以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为核心的论析
如何重评罗振玉的学术成就
罗振玉致西园寺公望手札解读
从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研究(上篇)
《横浦集》校勘献疑
明代戏曲刊本插图的非叙事与图像重构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