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1949—1978)
——基于国家和社会的视角分析

2011-03-18 03:06李飞龙
天府新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流动人口

李飞龙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1949—1978)
——基于国家和社会的视角分析

李飞龙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四清、文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变动,每一次重要政治变动都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剧烈的影响,也由此波及到乡村社会的人口流动。纵观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其表现形式在震动社会和静态社会中是不同的。应该说,这种表现形式与国家和社会的强弱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

国家;社会;农村;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①,各国在不同时期都存在不同规模的流向。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人口迁移流动的曲线是平滑的,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人口流动受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相比较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村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四清、文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每一次重要政治变动都会给农村社会带来剧烈的影响,也由此带来了乡村社会人口的流动。在学界,对于人口流动的研究已经丰硕。〔1〕不过,还未见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的人口流动进行探讨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内的农村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来反映国家政策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对现代社会研究农村人口流动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震动社会中的农村人口流动 (1949—196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农村社会经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等剧烈的变动。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到1962年这一段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变动最频繁的时期。这种频繁的变动给农村社会结构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人口流动作为农村社会变动的重要表象之一,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并没有对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的限制,政策上仍然延续着建国以前的那种相对自由的人口流动方式,城乡互流或区域性人口流动现象仍旧比较明

①本文的人口流动,一般指户籍的地域变更、居住地的迁移或者谋生地域 (出村)的变化,而把人口迁移也放入了人口流动中去考虑,没有区别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实际上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还是有区别的。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经常,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显。

这一时期,农村人口的流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家庭困难而自发的人口流动。仅新中国成立到 1953年,据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广西、四川、青海等省不完全统计,农民盲目外流的就有 14万人。大量的农民流入到城市之中,如北京估计 1953年流入的农民达 4到 5万人;东北的沈阳和鞍山两市统计,有 2万余人;上海、重庆、西安、青岛等城市,也有成千上万的农民流入。〔2〕从 1957年 12月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中,能够看到,农民盲目流动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指示认为“有大量农民盲目流入城市,虽经各地分别劝阻和遣送返乡,但是还没有能够根本制止。”〔3〕直到 1971年仍有许多人为了生活盲流到东北的,人类学者阎云翔就是从山东逃荒到黑龙江的下岬村,并在那里生活了 8年。〔4〕

二是由政府统一组织的农村人口流动,如城市招工、农民集体移民边疆。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广泛存在,1949年,向东北地区移民的主要是河北省和平原省。在河北省,自 1949年11月 19日到 12月 28日,先后八批共移出 14,642人;在平原省,1950年春共移出 12,855人。这两省的移民都被安置到黑龙江省和松江省。此外,河北省移到察哈尔省的还有 3,700人。〔5〕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全国新建的城市和工业区,大量农民得以进城。当时全国新建的城市和工业区达到 38个,大规模扩建的城市和工业区达到 54个,拥有 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从 5个增加到 13个,50万到 100万人口的城市则增加到30多个,北京、上海、西安、兰州、包头、鞍山等城市的人口增加率都在 50%到 200%。〔6〕从全国范围看,在 1955年城镇人口总数为 8285万人,到了 1960年就增加到 13073万人,增加了 4788万人,此时的城镇人口比例已经由 1955年的13.48%上升到 19.75%,比例增加了 6.27%, 1960年城镇人口比例值到 1981年才被超过;而1960年的乡村人口则比 1955年减少了 46万人,是改革开放以前乡村人口唯一的一次减少。〔7〕殷志静研究的数字更大,仅在 1954年到 1956年,这种人口的流动就达到了 7700万人。〔8〕城市人口增加之快,绝大部分是由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引起的。

农民集体移民边疆在这一时期规模也非常大,由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而人口又比较密集的地区,向东北、西北、华北“三北”边疆省区迁移也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其中农村人口占有绝大部分。如 1954年,全国迁移人口为 2200万人, 1955年增长为 2500万人,1956年进一步增长到3000万人。〔9〕

从 1958年以后,国家户籍制度不断严格起来。1958年中央颁布《户口登记条例》,其中第十条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0〕1958年 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的补充通知》,1959年 1月,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职工和固定临时工的通知》〔11〕。这些限制农民盲目流动政策的颁布,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限制农村人口的盲目流动①关于国家之所以要阻止农民进城的原因,黄宗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偏重。他提出:“毛主义又按照正统马克思主义偏重无产阶级的观点,在工资待遇上优待产业工人,远在农民之上。其结果之一是解放初期,社会主义的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人们大量流离农村,导致 1958年对户口的严格管制。尽管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年代,毛主义说了许多亲农民的话,国家实际上仍一直严格地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1992年版,第 298页。不过,毫无疑问,农民的巨大牺牲换来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

不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仍然存在。虽然国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但是当时的农民由于生存的压力而逃离家乡的问题仍然突出。1958年人口迁移总量为 6257万人,1959年人口迁移总量为 6005万人,1960年人口迁移总量为6515万人。〔12〕这三年的人口迁移总量都超过了6000万人,从比率上看,1958年、1959年和 1960年三年间,中国人口迁移的总迁移率都高达 9.0%以上,〔13〕是改革开放以前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时期,加上大量没有统计的盲目流动人口,应该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人口流动总量比这个数字要大。在这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流入农村的人口绝大部分是大跃进时期招工进城的农村人口被精简回农村的,而流出农村的人口则大部分是逃荒进入城市的。仅就农村外流人口来说,据不完全统计,1958到 1960年山东农村外流 105万;1957到 1959年湖南农村外流人口约 12万,大部分流入湖北和江西;1960到 1962年宁夏灾民外流 6.2万人。〔14〕

二、静态社会中的农村人口流动 (1962—1978)

由于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 1961年 3月于颁布《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 (条例)》,对人民公社作出了全方位的规定,形成了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相较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的规模和管理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恢复和提高。农村社会从此进入比较稳定的时期,农民也由此开始了十多年管理体制稳定、经济缓慢发展的生活,这种生活状况一直持续到 20世纪 70年代末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民就很少离开自己的土地,即使农村人口急剧增加,但是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都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农村。因此,使得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减小。

不过,并不是说这一时期农村就没有人口流动,农村的人口流动还是普遍的存在。下面以城乡互流为例进行说明。

(一)城市人口向乡村的流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就主要有:遣返“五类分子”,下放城镇人口,干部下放劳动,兴办“五七干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按照人口的群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下放工人、下放知青、下放干部。

1、下放工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后,城镇人口压力增大,为了给城镇减压,60年代初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精简城镇人口回乡的现象。周恩来曾评价说,下去这么多人,等于一个中等国家搬家,这是史无前例的。〔15〕在《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中统计,从1961年 1月至 1963年 6月的两年半时间里,全国共减少职工 1887万人、城镇人口 2600万、吃商品粮人数 2800万①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 (1963-7-31).中国经济网.http://www.ce. cn/xwzx/gnsz/szyw/200706/06/t20070606_11620643.shtml.。这些工人全部下放到农村。

2、下放知青。1962年以后,受城镇精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城镇人口供应紧张的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成为国家的一项专门工作。在1968年毛泽东发布 “最高指示”前,知青的规模还比较小。据统计 1968年以前,河南全省下乡知青为 22万,湖南省长沙市达 20万,广州市为 6万,甘肃省有近万。〔16〕在毛泽东 1968年 12月 23日发布“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指示之后,“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三届”以及其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就成为“知青”的主体。〔17〕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基本上成为一项常规。“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共有 14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意味着 10%以上的城镇人口在这种形式下被送往乡村。〔18〕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19〕

3、下放干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下放干部到基层锻炼是干部任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1963年 2月,就有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抽调 7,700多名干部下放到农村人民公社和厂矿。这批下放干部中,处科级干部、工程师以及各类工程技术干部占60%以上,党员、团员占64%。其中,有4,000多人是下放到 15个省的农村人民公社。〔20〕在县级单位中,下放干部更是频繁,江西省分宜县在文革初期一次性就下放 1,900多名干部,这些下放人员,包括旧县委、县人委和县直属专业机构的 500多名干部、1,300多名革命师生、60多名医务人员。他们的家属也全部搬到乡下。使得全县 13个公社、98个大队,社社、队队都有下放人员。〔21〕1969年,福建省市县干部大批下放,到基层参加劳动,接受再教育,改造思想。仅下放到西洋公社的先后就有 200余名干部②陈纬地.下放干部袁改.政协永安市政协网.http://www.yaszx.gov.cn/list/articlelist.asp?id=344.。

(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与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对应的是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规模相比,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相对要少的多,也比较艰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途径有四种:城市招工、农民顶班、青年参军和高考分配。

1、城市招工。招工是农民得以进入城市生活最主要的途径。1958年户籍制度正式确立以前,农民自由流入城市的可能性比较大。户籍制度建立,农民进入城市的最重要方式是国家统一的招工,“一五”计划时期,大量的农民得以进入城市参加生产运动。但是,“大跃进”以后,农民以招工为形式进入城市的机会明显减少。从天津市1961—1980年 20年农民通过招工离开农村的数据看,从 1961年到 1971年从农村中招工数量特别少,只有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1967年天津更是只从农村中招工 31人,对于一个千万人口的天津市来说,基本上可以不计。从 1972年开始,城市陆续恢复从农村中招工这一形式,1972年,总数上升到 4,732人,以后基本上呈上升趋势。〔22〕20世纪 70年代后期,国家对农民人口的控制开始出现松弛,农民也开始大批量的进城去寻找比较好的生活。

2、农民顶班。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父母在退休办理退休手续时,可以安排在农村或在城镇无业的子女一人参加工作,称为“顶班”,这也使得一部分农民有机会进入城市之中。浙北的陈家场存在着许多“丈夫在城镇工作,妻子儿女在乡村”的家庭,故而通过“顶替”而迁往城市的人数比例相对比较高,在 1975-1988年间,共有7人顶替父母进城,并且当地政策规定,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且未婚的男女青年才能顶替父职。具体情况是:陈某,男,20岁,1975年顶替父职,迁往吉安康山煤矿。王某,男,20余岁,1978年迁往嘉兴医药公司顶班等。〔23〕从农村人口总数看,这种顶班进城的人数非常少。

3、青年参军。参军也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社会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方式之一。军队每年都要从农村中招募一批青年入伍,一般情况下,转业就能安排一份在城镇的工作。从天津市郊区农民参军的数量整体上看,规模不是很大。最高年份的1968年和 1971年也只达到 4,592和 5,468人,而在很多年份都出现了军队没有在天津农村招收新兵的现象。〔24〕在征召的性别中可以看出,征召的男性农民比女性农民人数要大得多,女性数量很少。这一方面与军队中女性士兵本来就数量少有关系;另一方面,军队也倾向于招募城市的女性青年入伍。

4、高考分配。1951年,国家实行了各大行政区范围内统一招生的政策,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工作开始,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一直延续到 1965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强烈批判高考制度是为资产阶级造就接班人,因此要“砸烂旧的统一招生制度”,从此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就被停止了。70年代初期,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在招生上,废除招生考试,改为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期间,有很少的一部分农村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学习,这一直到 “文革”结束以后。1977年 8月,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一次有四十多位教育界著名人士参加的“神仙会”上决定:立即恢复高考。为尽快弥补 “文革”给高等教育带来的耽搁和损害,教育部决定在 1977年冬季就进行大学招生。于是,1977年冬就有约有 570万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考试。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战士、上山下乡知青、回乡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机关、学校青年工作人员等。〔25〕到 1978年夏的几个月时间内,中国就有了世界上有史以来声势最浩大的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总人数达 1,160余万之多。大量的农村青年、上山下乡知青投入到高考中去,通过这样的渠道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三、国家、社会与农村人口流动

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恩格斯早有论述,他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与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26〕而作为史学界关于国家与农村社会的研究,则是从 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 90年代开始。研究开始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作为分析农村社会的模式,从单纯的基层社会研究转向以基层社会研究为切入点关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单纯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对抗到主张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这种分析模式同样也适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中。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原本就是一个“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力在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和最初运转中扮演了指挥、管理的重要角色。国家政策的推行过程,也就是国家权力从中央到基层得到强化的过程。〔27〕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时间段内,农村的人口流动带有明显的国家行政指挥的色彩,体现了国家的强势。国家的政策推行很容易在乡村社会中得到贯彻,在国家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农民迁移到城市之中,在城市建设不需要之时,也可以将农民重新迁回农村中去。

农村的人口流动也随着国家控制的松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得自由。1984年 1月 1日,中共中央《关于 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经营,转入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进步,可以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的布局创造条件”,决定在“198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区可选若干集镇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①关于 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4-1-1日.中国经济网. http://www.ce.cn/cysc/agriculture/gdxw/201001/15/t20100115_ 20043447.shtml.这标志着实行了近三十年的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制度开始松动,农村劳动力开始快速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 30多年后的今天,巨大的民工潮已经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已经逐渐转变为社会服务,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完全是市场行为,国家、社会和农村的人口流动已经呈现正常的态势。

〔1〕参见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罗平汉.大迁徙: 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 〔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美 ]李中清,王丰.马尔萨斯模式和中国的现实:中国 1700——2000年的人口体系 〔J〕.中国人口科学,2000,(2);陈理.60年代初精减职工、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决策的研究 〔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6);李若建.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人口迁移初步探讨 〔J〕.中山大学学报, 1999,(1);游海华.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剖析——以赣闽粤边区为例 〔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3).

〔2〕〔3〕〔5〕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编.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 〔Z〕.法律出版社,1958.94,209, 20.

〔4〕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 (1949——1999) 〔M〕.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前言.

〔6〕王思明,姚兆余主编.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 〔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53.

〔7〕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996)〔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364.

〔8〕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28.

〔9〕〔13〕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60年的足迹 〔J〕.人口研究,2009,(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1958-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91次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1958 -01-10.

〔11〕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6.

〔12〕〔14〕李若建.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人口迁移初步探讨 〔J〕.中山大学学报,1999,(1).

〔1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381.

〔16〕〔17〕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 (1953-1968)〔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58,前言.

〔18〕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前言.

〔19〕张戎.鸿:三代女人的故事 〔M〕.九十年代杂志社/臻善有限公司,1993.345.

〔20〕新华社.中央国家机关继续贯彻中央指示七千多干部下放劳动锻炼 〔N〕.人民日报,1964-03-01.

〔21〕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教导分宜县下放大批干部到农村安家落户 〔N〕.人民日报,1968-10 -29.

〔22〕〔24〕天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天津市人口统计资料汇编 〔Z〕.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267-286,267-286.

〔23〕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87.

〔25〕新华社.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胜利结束 〔N〕.人民日报,1977-12-26.

〔2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 〔M〕.人民出版社,1995.170.

〔27〕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走向 〔J〕.教学与研究,2000,(8).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C92

A

1004—0633(2011)02—094—05

2010—12—27

李飞龙,博士,贵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史。贵州贵阳 550004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流动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流动的光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