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消费观的伦理诉求

2011-03-18 03:06孙文营
天府新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消费

孙文营

循环经济消费观的伦理诉求

孙文营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观提出了新的伦理诉求:一是为有益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必须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二是为体现人类文明,维护社会公正,必须树立德性消费观念;三是为满足生活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必须树立适度消费观念。循环经济消费观的伦理诉求是马克思生活实践观的内在要求,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德性消费;适度消费

消费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影响下形成的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看法和认识。消费观念对人们的消费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消费方式进而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百姓只有转变自身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的消费方式,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循环经济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循环经济的 “3R”原则,即 “减量化 (reduce)”, “再使用 (reuse)”, “资源化 (recycle)”,已为学界、企业界所普遍认可。但目前学界和民众对循环经济范畴的理解尚存有一些不足。例如,只将“3R”原则看作是对企业生产者的要求,而没有看到“3R”原则在百姓日常消费领域的价值意义。也就是说,只将循环经济视为经济发展模式,而没有将之视为生活方式。事实上,作为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循环经济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此,我们可以分别从“3R”原则的具体内涵来理解。

减量化是循环经济首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它既可体现于物质生产领域,也可体现于社会生活领域之中。在物质生产领域,这一原则要求生产者在生产中通过技术进步尽量减少单位产品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仅仅对社会物质生产领域提出减量化的要求,还不是循环经济的全部内涵和要求。这是因为,只有在社会消费领域同时做到了减量化,才会进而对物质生产领域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社会生活领域,这一原则要求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和奢侈性消费,尽可能选择包装较少并可循环使用的物品,树立简约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公众中推行减量化原则,无疑需要以社会公众普遍树立简约的消费观念为基础。

“再使用”原则在百姓生活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生产领域,“再使用”原则要求企业生产者能够延长机器和生产工具的使用寿命,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机器进行保养和维护,防止过早地遭到损毁或淘汰,从而节省生产工具生产的物质消耗。而在社会生活领域,“再使用”原则则要求消费者尽可能多次地使用或以多种方式使用同一个物品,以防止该物品过早地成为废弃物。物质生产最终是为消费服务的,消费总量的多少影响企业生产的规模和资源使用的数量。因此,如果社会消费总量是不断上升的,就会对企业加快生产、加大对资源使用的数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对节约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不利的。如果百姓能够践行简约的生活方式,增加对同一物品的使用次数,就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也能够从源头上缓解废弃物资源化的压力。

“资源化”原则在百姓生活领域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那种认为“资源化”原则只是生产者的任务,而与一般老百姓无关的想法也是错误的。从百姓日常生活来看,废弃物的资源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太多的生活垃圾,其中有些是很难进入企业生产再循环体系的,但在百姓日常家庭生活之中却能够实现变废为宝。如在农村,一些生活垃圾、粪便等都可以直接作为肥料进入农田,农作物的秸秆可以用来制作沼气。在城市,人们常常不加分类地把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筒,造成废弃物“资源化”的困难。如果能够较好地坚持垃圾的分类回收,事实上就是在为废弃物的资源化做出贡献。

总的看来,循环经济的各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适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可以认为,凡是有利于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物质生产和日常消费活动,都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百姓新的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生产领域的义务,也是公众生活领域的责任。对百姓来说,只有树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消费观,才能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生活消费观的特点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对生产领域的活动做出调整,也需要对百姓生活领域的消费活动做出调整,其前提就是百姓具有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消费观念。具体说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活消费观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绿色消费:有益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在工业化的初期,或者是在那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们选择消费品的首要标准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较少考虑该消费品是否对身体造成危害,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在此情况下,绿色消费观念也运用而生。我们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公众摒弃传统消费方式的弊端,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从维护人的身体健康的需要出发选择绿色消费品。绿色消费品有两个特征:一是该消费品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没有浪费资源,也没有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对该产品的消费符合人的身体健康的需要。绿色消费的产生是生态危机对人的生存造成威胁后的被动选择,也是人们对过度消费逐渐厌恶的主动选择。美国学者艾伦·杜宁认为,绿色消费需求已经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生态产业,产业的生态化是生活性绿色消费的根本前提。也就是说,要推进企业的转向和升级,通过百姓的绿色消费意愿来引导企业生产是一个可行的路径。这是因为,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是需要企业花费大量资金的。为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企业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废物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市场是企业的指挥棒,如果消费者都树立了绿色消费观念,那些违背百姓购买意愿的生产非绿色消费品的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自然会转向绿色生产,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进而对生态保护产生积极意义。〔1〕

第二,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消费需求也要逐步扩展,被人们纳入消费范围的物质产品的范围也要逐步扩大。但是,在承认人们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的合理性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的奢侈性消费。人们有必要正确看待、评价自己的消费需求之中哪些是必须的,而哪些又是可有可无的。人们要尽量对物品重复使用,尽量避免“用后即扔”,对于那些还具有使用价值的耐用消费品,要尽可能地多次使用,以此减少资源消耗。这种节俭的消费方式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起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如,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节俭型消费观念,使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三,要自觉加强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好地实现垃圾分类,人们缺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和习惯。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是生活垃圾的直接产生者和处置者,消费者对待这些废弃物的不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环保效果。如果消费者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会使很多本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因很难挑选出来而无法循环再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对这些垃圾废弃物自觉进行有效分类、回收,或者消费者在家庭内部就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再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有效保护环境。

2.德性消费:体现人类文明,维护社会公正。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将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视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某种程度上的消费主义失去了道德和理性,其消极影响是导致社会不公与矛盾加剧。美国学者艾伦·杜宁认为:“通过道德的接纳来降低消费者社会的消费水平,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欲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建议。”〔2〕我们发展循环经济,也应提倡德性消费,也就是说,要恢复消费的道德性,体现人之为人的消费个性,有益社会秩序和公正。具体说来,这种德性消费具有如下两方面的要求。

第一,德性消费是体现人类本质的文明消费。马克思对消费的理解,是从人的本质的角度认识的。他认为,消费主义“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无度的要求、自己突发的怪想和任意的奇想的实现。”〔3〕因而,在这种消费主义的支配下,人们也就不由自主地把人的自由纳入到了“消费”的制度体系当中,自由只是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人们“只想吃得好,喝得好,它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4〕因此,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考虑人的消费问题的,体现了其特有的人文视野:人类最高层次的幸福,应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当人的消费活动体现为有利于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时,这不仅体现了人的社会本质的重要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有利于人的自然本质实现。因此,为实现人的社会和自然本质,在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都要体现德性。亚里斯多德认为,“德性高于财富”,反对过分地聚敛财富和不择手段地谋取金钱,强调了“理性的优良生活”和“善人”的道德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思想体现了对道德价值的重视,如《左传》中 “正德、利用、厚生”的提法。总之,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地方在于人具有超越于一般动物的求知欲、审美情感以及求真、求善的精神超越性。人的精神需求有助于使人摆脱单纯的物质欲望,提高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审美情趣。我们当今发展循环经济,是在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形成的,我们在追求更好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应追求真正体现人类本质的文明消费方式,以此“丰富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体悟,深化人们对生存价值的认识,为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形成强大的道德支柱和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

第二,德性消费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公正消费。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有悖于人类本质的消费,而且是一种基于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消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文化做出了深刻批判。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马尔库塞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消费政策是“强迫性消费”,诱导消费者挥霍无度。这种消费的根本目的在于维系剥削者统治的合法性,使广大群众沉醉于、服务于资本追求利润的异化消费中,这不仅导致了更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且还弱化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进而导致了社会不公。虽然我国目前存在着的消费主义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与西方国家不同,但其消极影响是存在的,这主要表现为:少部分人消费了大量的资源,而我国目前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这体现了社会不公。为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实现消费的公正性。消费的公正,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是代内消费公正,要树立个人消费行为关系他人、社会,关系生态环境,关系社会公共命运的理念。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每个人,都要维持相对公正的消费水平。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是以对另一部分人应获取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占有为前提,也不能让另一部分人来承担环保的代价。二是代际消费公正,也就是要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改变只顾当代人而不惜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短视行为,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真正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价值。这正是我们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动力因素。

3.适度消费:满足生活需求,适应经济发展。人的消费有基本必需和满足欲求两个层次。作为生物个体,人必需满足一定的吃穿住行等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基本需要,这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内容。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在提倡节俭消费的同时,也并不压抑人们必须的、合理的消费。但正如前文所述,我们也反对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们提倡“适度消费”。“适度”当然蕴含着节俭消费的要求,但我们并不能要求人们为发展循环经济而做苦行僧。具体说来,适度消费有如下要求。

一是消费水平要满足当代人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需求。马克思在批判消费主义的同时,也从人的本质角度肯定了消费水平和质量对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正如马克思在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时所说的:“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6〕在马克思看来,消费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马克思认为生产活动不仅体现了生产者的本质,也体现了消费者的本质。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不仅肯定了生产者的本质,而且在满足别人消费的过程中也肯定了消费者。正是在这种对劳动产品的享受和消费的过程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7〕这里,体现了马克思将消费视为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消费水平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很多在古代和前人看来是奢侈消费的物品,在当代则成了生活必需品。因此,我们发展循环经济,提倡节俭消费,当然决不能以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手段,而是要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并不断改进环保技术的条件下,不断满足当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求。这是与传统的节俭生活观最重要的不同之处。

二是消费水平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生产的过程,生产和消费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保持一定的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条件。目前,很多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促进经济增长,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是“刺激消费”。因此,我们提倡“适度”消费,就是既要反对那种消费“过度”,也要反对那种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求减少消费的观点。那种不考虑经济发展需要,而主张人们都去做苦行僧,都自觉严格限制消费的思想,脱离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分析,忽视了消费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应该看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有不同的消费程度和消费水平。纵然为发展循环经济,我们提倡节俭消费,但这并不是以阻碍经济发展,限制人的基本消费需求的提高为前提的。那种不考虑经济发展因素,而一味主张限制消费,甚至主张通过发展“稳态经济”来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提倡节俭消费,并不是压抑人们的必须的、合理的消费,而是提倡消费要有合适的度。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握消费的“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处理好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而具体的消费指标还是应该由政府和经济学者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的消费意愿和需求而提出,并以之作为引导公众合理消费的参考。

三、循环经济消费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循环经济消费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面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观。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人类丰富的感性活动显然不能仅仅归结为生产活动,而忽视人的现实生活活动和自我改造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8〕虽然马克思这句话强调的是生产活动对于人们生活的基础作用,但在此也明确指出了“生活”在社会历史中的独立地位,而且这句话也内含生活就是生产的目的这一重要思想,马克思并没有用生产去吞噬生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观是在生产中心论的思维方式下去理解人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仅仅把实践局限于生产实践,导致把实践看成外在于人的工具手段,只变成人生存发展的一个中介环节,从而导致对生活实践的忽视和贬斥。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欠缺。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人们要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体现的是对马克思全面生产和生活实践观的回归。循环经济的消费观标志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只重视物质生产的实践观实现了向科学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观并重的转变。可以说,自觉践行循环经济的消费观,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观。

循环经济消费观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生活消费方式并不表现为不了解什么样的生活实践才是真正属于“人”的生活实践,往往把消费、享受作为生活实践的最重要的目标追求,这就忽视了实践本身的生存意义,并进一步使生产实践失去其动力、原因和目的指向,企业陷入了“为生产而生产”、百姓陷入了“为消费而消费”的困境,这必然对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实现造成消极影响。循环经济消费观的伦理诉求不仅要求要重新确立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改变以往的只注重生产实践,而忽视生活实践的片面的实践观,而且还要求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奢侈浪费、消费不公、污染环境等不良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惟有如此,经济、社会、生态才能实现和谐发展,“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才会自由自觉地实现,社会历史才能向前发展。

〔1〕李新慧,等.转变消费观念发展循环经济 〔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4).

〔2〕[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 〔M〕.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8.

〔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人民出版社,2000.130,183-184.

〔4〕〔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M〕.人民出版社,1956.636,453,79.

〔5〕王云霞,王国弘.循环经济下的消费伦理转向 〔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2)

(本文责任编辑 王云川)

F014.5

A

1004—0633(2011)02—034—04

2010—11—04

孙文营,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北京 10008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消费
正确认识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消费观
40年消费流变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