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甘肃 天水 741000)
张 莹 女,1966年生,副研究馆员。
通常所说的地方文献资源,是指见著于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史料和实物,它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生活经验的记载,是我们几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即显性的文献资料。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及地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出台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2]随着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各地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的开发对象,但这些努力还远远不足以遏制地方文献资源的流失。[3]当今,面对着强大的文化潮流,地方文献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冲击。抢救并保护地方文献资源是各类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图书馆应以自身特有的条件积极构建挖掘、传承和宣传地方文献的合理体系,将地方文献资源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都整理成为系统知识。实现地方文化现代化转换,赋予地方文化以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地方文献资源真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隐性文献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在科技发达和知识密集型的沿海地区,科技竞争力有绝对的优势,而对于天水这样的内陆中等城市,应着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天水是人文始祖诞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域文化之深厚居全国前列。有一些具有鲜活的灵魂、地方气息特色的隐性文献资源尚待挖掘和利用,着力文化软实力的开发与研究,让这种灵魂具有强大穿透力、感召力的隐性资源,在提升天水文化古城的知名度,打造品牌城市影响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显性文献资源由于已格式化、系统化,易流通和模仿,相对而言,隐性文献资源与其异质性且不易表达、流通和模仿而增强了其专属性、垄断性和获利能力。对问题演化过程中的许多感悟和直觉,包含着丰富的思考、判断的萌芽。[4]不流动的信息是不能实现价值的,不交换的直觉感悟将停留在原生态,思维的萌芽一旦成长,感悟和直觉一旦被激活和提炼,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机制,就能使其显化。隐性文献资源必须被激活被升华,才能进入知识的殿堂,[4]才能达到广泛共享的目的。只有不断挖掘创新,才能产生新的发展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如果缺少对隐性文献资源的发掘,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便失去了服务的动能和发展的推力。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价值正是要对各种“知识资产”进行适应发展需要的盘活,其中隐性文献资源的开发具有难以预料的潜能。[5]现代图书馆对隐性文献资源的开发,将越来越成为从简单文献推送提供式的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的途径,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图书馆存在价值的体现和证明。[6]
往往人们所说的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指的就是有形的实物,而那些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正式及非正式出版物(包括书籍、手稿、报刊)等等,却常常忽略了人脑中的文献资源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相关知识是存在于地方贤哲们的头脑中,尚未变成以文字符号落于载体上的知识,是无法通过客观知识查寻获得的,必须对这些隐性知识资源予以关注。
有些地方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兢兢业业地参与着地方史料史志的挖掘、考证、整理及编写工作,甚至不计报酬。这些人有的一辈子一本正式的书也没出过,可是他们的社会阅历见闻、渊博的地方历史知识,却是一座无形的文献资源宝库,是一股隐形的社会文献资源力量。他们当中不乏博学多才、思维敏捷的知识咨询师,或某一方面的知识鉴赏师。这股隐形的社会资源,是有形的文字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尽快、有计划地开发挖掘,有效地合理利用和抢救这些资源,让这些隐形资源不再流失,得以传承。
图书馆应聘请资深地方文献专家学者为长期咨询顾问,培养本馆的地方文献研究队伍,借助社会力量推动图书馆研究队伍的建设和研究水平的提高。首先,通过“师带徒”的形式,选派2~3名馆员作为咨询顾问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要具备责任心、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并且热爱地方文化,乐于无私奉献,还需具备鉴赏力和创造力。制定研究方向和目标,通过资源调研、编辑大纲、资料整理、筛选,将原始的文献资源加工整理成二三次文献资源。其次,在图书馆成立地方文献咨询中心。将这支由咨询师带领的研究队伍作为图书馆强大的地方文化研究力量,这个中心(室)应具备两个方面的职能:①面向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②开展地方文献的系统研究。
中心应提供以下形式的服务:①设立专门读者热线,通过读者热线电话,进行咨询交流、解决问题,开展地方文献咨询服务;②建立“地方文献咨询在线”网站,将这个网站办成本地区最大的地方文献咨询网站;③当面接待单位和个人的来访咨询服务;④为专题资料、专题项目提供策划服务;⑤以“天水年华”、“文化天水”的形式发掘和整理地方文献中的图片资源,这些特色资源数字化以后,以年代为序,图文并茂、全方位地向读者介绍天水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天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天水师院图书馆应成为天水地域文化的集散地,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服务机构,还应该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其职能为:①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资料进行编辑整理,使之系统化,为此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学科参考服务。可以根据某些重大科研课题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服务,开展信息的检索、整理、分析,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学术信息。直接参与二级学院的科研项目和本地的地方志、地方文史资料及地方人物等有关地方文化研究工作。②对地方文献资源的二三次加工,例如,编辑出版《天水古今人物辞典》,成为系统、全面揭示天水古今人才资源的工具书;撰写《天水编年史》,按时间顺序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如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等串起来,系统再现天水悠久厚重的历史源流;编写《天水轶事》,应遴选大量的史料,鲜活真实地记述在历次民族大融合中,所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生状态、风土人情和人文活动;编辑《民俗甘肃天水》,从区域社会文化,民间物质文化到民间精神文化,详细记录天水先民生活、农耕民俗、岁时习俗、民间文艺以及本土历史文脉及变迁等。在图书馆的网站上专设《陇右文化》网页,并创建图文数据库,对有意向的同学鼓励其从事这项工作;将有关乡土知识内容的作品收集成册,以及增加有关乡土知识的影像资料,与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建立有关乡土知识的讯息传递网,积极弘扬与保护乡土文化;校注古籍地方文献。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图书馆动起来,使静止的资源活起来。
图书馆应对地方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挖掘,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力,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形成有独特价值的知识解决方案和知识产品,把有价值的知识传送给项目成果的使用者,使知识服务社会。[7]
主动跟踪、分析应用项目成果将有哪些最终使用者,主动向成果使用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并动态进行跟踪,建立知识档案,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各自的知识价值,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用户,即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有效地解决用户普遍存在的信息利用上的困难,提供某专题的研究现状综述或某领域发展的可行性论证等。[7]
可以将特色文献资源适度加工,对地方文献进行艺术分析、历史评价、记忆传承,以及文化和经济的再创造,使具有潜在价值的文献资源成为具有财富价值的商业资源,促使文献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可行性的开发信息资源的方法是,将专题文献资源内容形成一个个信息智囊,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体读者、中外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服务,[8]从而真正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地方文献资源是一个区域文化的灵魂。地方文化源远流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软资源”。使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为经济发展助力,这还需要图书馆人不懈努力,不断挖掘、整理并有效利用,才能发挥知识为经济服务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张立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软实力之源[OL].人民论坛,2007-10-15.
[3]冯凯悦.图书馆职业如何承担起保护中国乡土知识的职责[J].图书与情报,2010(3).
[4]练晓琪.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与显性知识转化及路径[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06-22.
[5]赵曙明,沈群红.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朱建亮.论图书馆基本精神[J].图书与情报,2010(3).
[7]刘冬梅,刘彦庆.高校图书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服务策略[J].图书与情报,2010(3).
[8]曹海霞.试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