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曝书亭藏书来源新探

2011-03-18 01:50崔晓新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济南2501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8期
关键词:毛氏朱彝尊序跋

●崔晓新(山东大学 文史哲研究院,济南 250100)

朱彝尊是清初一位重要的学者,著名的藏书家,其《曝书亭著录序》自称“拥书八万卷”,筑有“曝书亭”“潜采堂”“醧舫”“娱老轩”等藏书楼,编有《曝书亭著录》《竹垞行笈书目》《潜采堂宋金元人集目》等书目,其藏书常见于后世藏书志及藏书目录。然而关于朱彝尊的藏书来源,学术界却一直缺乏专门深入的研究。

前人有关朱彝尊藏书来源的探讨,线索多不出:①《藏诗纪事诗》“始信人间有蔡邕”诗句及其征引的《曝书亭集·鹊华山人诗序》《书椟铭》。② 朱氏《曝书亭著录序》“借抄于史馆者有之,借抄于宛平孙氏、无锡秦氏、昆山徐氏、晋江黄氏、钱唐龚氏者有之,主乡试而南还里门,合计先后所得约三万卷。先人之手泽或有存焉者。归田之后续收四万余卷。又上海李君赠二千五百卷。于是拥书八万卷,足以豪矣者”。③ 朱氏《词综发凡》中“白门则借之周上舍雪客、黄征士俞邰,京师则借之宋员外牧仲、成进士容若,吴下则借之徐太史健庵,里门则借之侍郎秋岳,余则汪子晋贤购诸吴兴藏书家”,以此段作为探究朱彝尊藏书来源的核心材料,此外则未有新创。

近些年来,渐有学者探讨朱彝尊藏书来源问题,并有了一些新发现。台湾杨果霖先生《试析〈曝书亭集〉书籍跋文的价值》一文中对朱氏借抄书来源增入了王士禛、吴任臣二人,赖玉芹先生《保护典籍,致力经史——朱彝尊的文献学成就》一文对朱氏借抄书来源增入“项子京的天籁阁,李君实的紫桃轩,宁波范氏天一阁”,还提到朱彝尊与“棠村梁清标、常熟钱氏、上元焦氏、琴川毛氏、海虞毛斧季、海盐郑氏等家有藏书者彼此交流,大量借录珍善秘籍”,兼谈及朱氏从文渊阁以及各地的府县藏书处抄录了大量书籍。这些文章相对于之前的相关研究有所突破,但这些补充材料只胪列了几位借抄书人的姓氏,并未指明何处记载,对借抄何书更没有深入探讨。

导致朱彝尊藏书来源情况研究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朱氏藏书目录过于简略,缺少藏书来源线索。朱彝尊现流传于世的书目主要有《曝书亭书目》《竹垞行笈书目》《潜采堂宋金元人集目》,这些书目不仅记载朱氏藏书数量少,且“错综登载,并不次以四部,亦但记册数,不记卷”,[1]对书籍的来源流传更是不作交代,这就造成了对朱氏藏书来源情况研究的薄弱。

笔者2008年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整理朱彝尊《曝书亭集》中序跋,并搜得集外序跋十六则,[2]合而名之《曝书亭序跋》,已于2010年出版。此多达20余卷500多篇的序跋从未经整理,亦未有系统研究。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这些序跋是考察朱氏藏书来源的重要资料,从中清理出朱氏藏书来源29家,他们是清苑陈上年,灵寿傅君、耿都尉,上海李延昰,无锡秦氏,宛平孙承泽、古林曹溶、棠村梁清标、上元倪灿,休宁汪森,上元焦竑后人、虞山钱谦益、钱曾,琴川毛晋、毛扆,长洲何焯,海盐胡震亨后人,昆山徐乾学、徐元文、徐炯,济南王士禛,章丘李开先,晋江黄虞稷,长乐谢肇淛,平湖陆葇,海盐郑晓,汉军曹寅,范氏天一阁,吴兴潘氏,雪山王氏,刘佣伐、林孝廉,皖抚陈公等。从而在朱彝尊藏书来源研究方向上大大突破了已有成果。相信这对我们深入认识朱氏藏书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故不揣谫陋,陈述如下。

(1)家储。朱彝尊青年时期逢兵燹,家中藏书多不存。朱氏序跋中所及仅有两种。

一为《闻人氏族谱》,系朱氏“先君购而藏之,约二百翻”[3]卷四十,另一种是 《大明集礼》,朱氏称“兵火之后,予家赐书之存仅此而已”[3]卷四十三。

(2) 购得。朱彝尊在《曝书亭著录序》中提及“及游岭表归,阅豫章书肆买得五箱,藏之满一椟”,因起明史文字狱,此部分书“并椟亡之”,后“遇故人项氏子,称有万卷楼残帙,畀以二十金购之”,此当系朱氏最早购进的一批书。此后有“购之海盐郑氏”[4]的 《书经纂言》,有“购之吴兴书贾舟中”[3]卷四十二的《毛诗李氏句解》,有“购之吴兴书估”[3]卷四十的《绥寇纪略》,有康熙丁丑购得的 《敦交集》,[3]卷五十二有“康熙己卯八月既望得之西湖书估舟中”[5]的《易十三传》,有“未通籍时得一册于慈仁寺”的《典雅词》[3]卷三十四和“获之京师慈仁寺”[3]卷五十二的 《摭言》足本。

(3)友赠。据朱彝尊序跋,知朱氏藏书有一部分来自于友朋相赠。

《春秋权衡》。朱氏欲获此书,“求之清苑陈参议祺公”,陈公“遂以 《权衡》 抄本”[3]卷三十四相赠。“清苑陈参议祺公”指陈上年,字祺公。直隶清苑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巩昌府推官,内迁兵部郎。

《典雅词》。“工部郎灵寿傅君以家藏抄本四册”[3]卷四十三赠与朱彝尊。“工部郎灵寿傅君”概指傅燮诇,直隶灵寿人,字去异,号绳庵。

《九朝编年备要》。朱氏于康熙乙丑获观耿都尉正公《九朝编年备要》,因其“发函读之,不忍释手”,“都尉遂以赠”。[3]卷四十五

最有名的“井度之赠”还是“上海李君赠二千五百卷”,[3]卷三十五此部分书成为朱氏藏书的一大宗来源。李君指李延昰,初名彦贞,字生我,一字朝叔,后改延昰,字辰山,号寒村,室名放鹇亭。多藏书,以所购书两千五百卷相赠。[6]查慎行有《敬业堂集·闻李辰山藏书多归竹垞》一诗证之:“叹息诗人失李颀,柘湖回收旧游非。自怜老友今无几,且喜藏书得所归。万卷又增三箧富,千金直化两蚨飞。平生谬托知交往,悔不从渠借一瓻。”

(4)借抄。朱彝尊抄书成癖,乐此不疲,如《绛帖平》系朱氏“捜访四十年始抄得之”,[3]卷四十三又《新安志》是他“年八十始抄得”,[3]卷四十四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曝书亭抄本。他的抄书活动在其序跋中有大量的反映,从序跋可知朱彝尊抄借范围很广,有抄自大量著名藏书家的,也有抄自内府藏书的,现将朱氏序跋中所及借抄之书及其来源一一胪列如下:

无锡秦氏:《东莱吕氏书说》,此书康熙壬戌“抄自无锡秦氏”;[3]卷三十四《大易缉说》,此书“康熙庚申借无锡秦氏本录而藏之”;[3]卷四十二《墓铭举例》,此书“未见雕本,抄自无锡秦氏”。[3]卷五十二

“无锡秦氏”,即秦松龄(1637—1774),字汉石、次椒,号留仙、对岩,顺治十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十八年荐试“博学鸿儒”科一等,复授检讨。

宛平孙氏:《春秋意林》,此书“从宛平孙侍郎耳伯所抄得”。[3]卷三十四

“宛平孙侍郎”,即孙承泽(1592—1676),世隶上林苑籍,迁至山东益都,字耳伯,号北海,退谷、退道人等,明崇祯进士,入清历官吏部侍郎,藏书处曰万卷堂,尤精鉴赏字画。

古林曹氏:《字鉴》,此书“抄自古林曹氏”;[3]卷三十四《五代会要》,此书“抄自古林曹氏”;[3]卷四十五《刑统赋解》 此书“古林曹氏藏本”;[3]卷五十二《梦粱录》,此书“从古林曹氏借抄”;[3]卷四十四《刘豫事迹》,此书“抄自倦圃曹氏”。[3]卷五十二

“古林曹氏”,即朱彝尊同乡秀水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又字秋岳,号倦圃。明崇祯进士,仕至御史,入清历户部侍郎,出为广东布政使,左迁山西阳和道。室名有“静惕堂”“倦圃”“文隐堂”“古林书屋”等。

棠村梁氏:《梦粱录》,“留京师闻棠村梁氏有足本,其卷倍之,亟录而藏诸笥”。[3]卷四十四

“棠村梁式”,即梁清标(1620—1691),字玉立,棠村,号蕉林,苍岩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是清初著名的书画收藏家。

上元倪氏:宋刊本《十家宫词》,上元倪检讨阁闇公得宋雕本《十家宫词》于肆中,“益以《宣和御制》三卷、胡伟《绝句》一卷”,朱彝尊“见而亟录其副”。[3]卷三十六

上元倪检讨阁闇公,指倪灿(1627—1688),字暗公,号雁园,康熙十六年举人,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与修《明史》。

休宁汪氏:《乐府补题》,“休宁汪氏购之长兴藏书家”,朱彝尊“爱而亟录之”。[3]卷三十六

“休宁汪氏”,即桐乡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碧巢,康熙拔贡,家藏典籍甚富,室名“裘杼楼”“小方壶”“碧巢书屋”等,曾协助朱彝尊编《词综》。

上元焦氏:《乐府雅词》,此书朱彝尊“从藏书家徧访之未获,既而抄自上元焦氏”;[3]卷四十三《中兴馆阁录》《续录》,二书“抄自上元焦氏”;[3]卷四十四《太平治迹统类跋》,此书“抄自上元焦文端公家”。[3]卷四十五

“上元焦氏”,即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淡园,万历十七年进士第一人,官翰林编修,室名有“淡园”“竹郎斋”等。朱彝尊生于1629年,此处借抄书的“上元焦氏”当系焦竑后人。

虞山钱氏:《绝妙好词》,此书“后乃从虞山钱氏抄得”;[3]卷四十三又 《补汉兵志》,此书抄自“虞山钱曾藏本”。[3]卷四十五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清常熟人,号牧斋、蒙叟等,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入清授礼部右侍郎,藏书处曰“绛云楼”,其藏书后几毁于火。

钱曾(1629—1701),钱谦益族孙,字遵王,号也是翁,室名曰“也是园”“述古堂”等,著有《读书敏求记》。钱谦益绛云楼火后余书多归钱曾。

秦川毛氏:《回溪史韵》,此书系“从琴川毛氏、长洲何氏访其所藏”“亟写而存之笥”;[3]卷四十三《隶续》,此书“访得于琴川毛氏”;[3]卷四十三宋椠本 《咸淳临安志》,此书“从海盐胡氏、常熟毛氏”[3]卷四十四得。

秦川毛氏,虞山毛氏父子,毛晋、毛扆。毛晋(1599—1659),初名凤苞,晚更名晋,字子晋。毛扆(1640—?),字斧季,著名藏书家。家建有“汲古阁”,尤以宋元版见长。

长洲何氏:《回溪史韵》,此书“从琴川毛氏、长洲何氏访其所藏”,“亟写而存之笥”。[3]卷四十三

“长洲何氏”,即何焯(1661-1722),字屺瞻,号茶仙,学者称义门先生,长洲人。精校勘,有《义门读书记》五十八卷。

海盐胡氏:宋椠本《咸淳临安志》,此书“从海盐胡氏、常熟毛氏”[3]卷四十四得。

“海盐胡氏”,即胡震亨(1569—1645),浙江海盐人,字孝辕,号遁叟,一号赤诚山人,曾编《唐音统签》。此处“海盐胡氏”当系胡震亨后人。

济南王氏:《太平寰宇记》,“康熙癸亥抄自济南王祭酒池北书库”。[3]卷四十四

“济南王氏”,即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阳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其藏书处为池北书库。

昆山徐氏:《太平寰宇记》,据《太平寰宇记跋》知此书“阙七十余卷,后二年复借昆山徐学士传是楼本缮写补之”;《宋宝佑会天历》,据“昆山徐阁老公肃甫所藏”[3]卷四十四录;《淳熙三山志》,“昆山徐学使章仲以白金一镒购之”“假归录焉”。[3]卷四十四

“徐学士”,即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人,官至刑部尚书。藏书处名“传是楼”,有《传是楼书目》。

“徐阁老公肃”,即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昆山人,乾学之弟,顺治十六年进士第一,位至大学士。室名为“含元堂”“含经堂”等。

“徐学使章仲”,即徐炯,字章仲,别字自疆,乾学次子,官直隶巡道,室名仍为“传是楼”。

章丘李氏:《两汉刊误补遗》,朱昆田客济南时借抄自“章丘李氏藏书”,[3]卷四十五

“章丘李氏”指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嘉靖乙丑进士,工词曲,藏书处曰“万卷楼”,藏书以词曲为多,有“词山曲海”之称。

长乐谢氏:《竹友集》,“是集流传甚罕,谢布政在杭抄之内府,在杭收藏宋人集颇富,近多散失,惟此系其手书子孙装界成册。平湖陆编修次友典福建庚午乡试,抄得之,予见而令楷书生亟录其副”。[3]卷五十二

谢在杭,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福州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累迁工部郎中。室名“小草斋”,其抄纸版心刻“小草斋抄本”。

平湖陆氏:陆葇(1630—1699)原名世枋,字次友、义山,号雅坪,平湖人。康熙六年进士,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充《明史》纂修官。

汉军曹氏:《景定建康志》,“访之三十年未得”,“今年秋九月过曹通政子清真州使院,则插架存焉,亟借归录之”。[3]卷四十四

曹通政指曹寅(1658—1712),字子清,一字楝亭,号荔轩,汉军正白旗,曾任通政使,后为江宁织造,富藏书。朱彝尊曝书亭之书都录有副本,叶昌炽有诗云“金风亭长来游日,宋椠传抄满竹西”。[7]

海盐郑氏:《安南志略》,[3]卷四十四依 《安南志略跋》“予从海盐郑氏抄是书”得知;《土官厎簿》《书土官底簿后》中朱氏著录了“《土官厎簿》二册,未详撰人姓氏,海盐郑氏藏书也”。《四库全书总目·土官底簿》条云:“朱彝尊《曝书亭集》有是书跋,但云抄之海盐郑氏。”

“海盐郑氏”,即郑晓(1499—1566),字窒甫,号淡泉,嘉靖二年进士,历官兵部、刑部尚书,谥端简,藏书颇富。

范氏天一阁:《崇文总目》,“《崇文总目》六十六卷,予求之四十年不获。归田之后,闻四明范氏天一阁有藏本,以语黄冈张学使按部之日传抄寄予”。[3]卷四十四

“四明范氏天一阁”,鄞县范钦所创,藏书七万卷,后经范大冲、范大澈、范广文、范懋柱几代主人收藏。

另有几家笔者未能考得其姓名生平:《北牕炙輠》,“得之海盐陈琠少典所藏”;[3]卷五十二《成都文类》,“从海盐陈氏得”;[3]卷四十四《宋史新编》,“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3]卷四十五《绍陶录》,“从吴门借钞雪山王氏”;[3]卷五十三《石刻铺序》,“从射渎就堂上人抄而藏之”;[3]卷四十三《唐会要》,购之四十年,后“借抄常熟藏书家”。[3]卷四十五

内府:康熙二十四年起,徐乾学总裁《大清一统志》,朱彝尊与修。因修志之需,徐乾学请发文渊阁故书,朱氏得见,“恒囊书入直晓夜抄撮”。[3]卷四十四其序跋中提及的有《舆地广记》,“是编首二卷存焉,予亟传写遂成完书”;[3]卷四十四又 《典雅词》,“大学士令中书舍人六员编所存书目中亦有《典雅词》一册,予亟借抄其副,以原书还库。始知是编为中秘所储也”。[3]卷四十三《编珠补》 亦抄自内府,“获之中簿,手抄以归”。[3]卷三十五

[1]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补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21.

[2] 崔晓新.曝书亭集外序跋十六则及其价值[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111互114.

[3]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 [M].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4] (清)莫友芝.宋元旧本书经眼录[M].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刻本.

[5] (清)沈初,等.浙江采集遗书总录[M].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刻本.

[6] 梁站,郭群一.历代藏书家辞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75.

[7] 叶昌积.藏书纪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01.

猜你喜欢
毛氏朱彝尊序跋
《潜夫論》版本考述及其序跋題識輯錄
投身革命的毛氏英烈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金石同契 共好结纳
——朱彝尊与书法篆刻家的交游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朱彝尊年谱新考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叫你不告诉我秘方
邹著序跋两题
“毛氏书童”王文祥:胸中有沟壑 笔墨自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