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范式视域下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

2011-03-17 22:36周一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广东广州510053
探求 2011年4期
关键词:市民逻辑马克思

□周一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510053)

马克思在西方大传统的滋养下,在批判、吸收了前人丰厚思想营养的基础上,以一个思想大家的气派和风度,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开启了真正地通达美好生活的路径。因此,当今国内外学术界,不论是认可、批判甚至鄙弃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对人类解放理论真义之探寻。近年来,学界虽然鲜有人系统梳理、阐释马克思之人类解放理论整体的演进逻辑,但相关研究挖掘极深、旁涉极广,也确为该论题提供了现实的语境和思想的资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华南师范大学刘同舫教授致力于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的文本研究,出版了选题重大、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与直接的现实意义力作——《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

一、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总体而言,《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一书以结构化、规范化之手法,阐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整体的逻辑演进及其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关系:细心解读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西方大传统下的继承与发展;审理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不同阐释;以中国之实践为本,勾连了中国在和谐社会建设与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方面与人类解放理论的关系,倡导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并做出了有益的理论尝试。

(一)马克思构建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源泉。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受到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思想,犹太—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以来的理性思想等西方大传统的滋养,而其直接的思想灵感主要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世界史观;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人类解放学。

(二)马克思构建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础。作者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纠结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础,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矛盾运动来推演出人类解放的必然性。

(三)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主线与逻辑展开。作者把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展开为多维度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张力,创造性的将人类解放具体化为“社会力量”和“个体主体性”之解放,将人类解放拓展为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与文化解放,从而建构了唯物史观之“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它们的逻辑关系是: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前提;经济解放为人类解放创造物质基础;劳动解放为人类解放提供革命动力;文化解放展现人类解放的知识策略。

(四)马克思人类解放的逻辑归宿。作者把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归结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三大形态,认为这三种社会形态的嬗变与人类解放是同一历史过程,并以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最终归宿。

(五)西方的审视: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阐释与回应。在马克思身后的西方学者纷纷重新审视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论述,展现出了各自的立场与观点。作者选取介绍了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并加以批判。如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等。作者认为,后马克思时代的学者把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与他们的理论嫁接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嫁接不是外在的,而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当代历史中的延续。”

(六)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型与现实性。作者认为,在中国,对人类解放理论的认识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混同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挖掘、构建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媾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与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等阶段。这种认识是中国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做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升华,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所具有的当代中国意义。

二、创新与亮点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进行了宽视域、多维度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某些学术共识,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是一个永不干涸的思想源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追问。刘同舫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在思考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和阐述视角。

(一)对市民社会概念的逻辑剖离。市民社会这一术语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几乎贯穿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但在1844年之后,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之后,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似乎完成了其历史任务,逐步被马克思用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等新的名词所取代,初始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已不再成为其理论重点。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成为学术界的一个讨论热点。该书作者引用逻辑范式试图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认识的过程即概念的形成过程,常常是先明确外延然后才明确内涵的”,但“对于普通概念即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来说,在内涵不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确定外延?”即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中,在不确定哪些社会属于“市民社会”的前提下又怎样来描述“市民社会”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典型性原则”来解决。即“通过对典型个体的分析和解剖,人们开始走进对该类事务的认识并逐步把握其类特性,这些类特性反映到概念中来就成了概念的内涵。”,作者认为,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这个市民社会的“典型个体”的经济学解剖,而认识到市民社会的一般特征进而赋予市民社会以特定的内涵。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资本主义区别于以往任何历史时代的典型标志,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二元分裂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人的异化,这也标志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内涵的揭示,即从1844年以前的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到后来严格意义上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层面上理解的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深化”,因为“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基于外延上的理解,属于外延定义,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基于内涵上的理解,属于内涵定义。从外延到内涵,这是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的逻辑进路,也是认识事务的一般规律。

(二)对人类多维度解放的新构建。该书作者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进路理解为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和文化解放四个维度,并且把解放的四个维度在个体主体与社会客体的解释框架中重构: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属于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维度,劳动解放和文化解放则属于人类解放的个体主体维度,把人类解放进路的四维度最终归结为两维度,即社会力量维度和个体主体维度。作者认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力量解放是个体主体解放的前提,个体主体解放是社会力量解放的保证。“实现个体主体全面发展,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力量解放的全面性,丰富性取代片面性,狭隘性;二是社会力量解放由人之外在异己的统治力量转化为置于联合起来的个体自觉的支配与控制之下”,而“个体主体维度的解放程度越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越来越会得到改善,人的本质力量越能得到体现,社会关系越能得到全面展开,个体主体解放为社会力量解放提供了保证”。作者将多维度解放统一到人类解放的宏大主题,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丰富内容和结构特征,建构起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这些分析与论证无疑体现了理论上的创新。

(三)对人类解放理论与社会“三形态”理论的关联性探讨。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的演进进程,目前学术界有“三形态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和“五形态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争,作者认为前者更具普遍性和根本性,通过逻辑分析与系统论证,作者提出“三形态论”与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成的“人的依赖型社会”,“物的依赖型社会”以及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这“三大形态”是一致的。作者认为,“三大形态”的依次更替是蕴含在人类解放理论之中的“逻辑后承”,“从时间的维度描述了人类解放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形式外观”。这为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作者将社会形态理论置于人类解放的大叙事框架中,指出人类解放进程与“三大形态”的实际嬗变过程的同一性,创新性地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认识和人类解放的主题内在结合起来,从而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一大理论贡献。

猜你喜欢
市民逻辑马克思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逻辑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创新的逻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