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红军
(太原铁路局 运输处,山西 太原 030013)
编组站驼峰是解编列车的主要设备,研究驼峰作业方案对于合理组织驼峰解编作业,提高驼峰设备利用率和改编能力,以及车站通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编组站的车场布置,特别是到达场与编组场的相互位置,决定驼峰机车的作业过程。太原铁路局管内编组站到达场与调车场均呈纵向排列,驼峰机车的基本作业程序为:机车去到达场进口处转线连挂车列;将车列推上峰顶;经由峰顶向调车场逐钩分解车列。除基本解体作业外,驼峰机车还承担分解车列过程中送禁溜车和分解车列后下峰整理线路内存车,以及处理禁溜车和交换车等辅助作业。
禁溜车是指禁止用溜放方法解体或禁止经过驼峰的车辆。禁溜车主要是由于货物本身或装载关系而禁溜的,如装有爆炸品、易碎品、剧毒品等货物的车辆;由于车辆构造关系而禁溜的,如机械保温车、凹型车,以及车底架构造低无法通过驼峰或减速器装置的车辆。
(1)在驼峰解体作业时,禁溜车组会造成溜放作业中断,大大降低驼峰的作业效率。禁溜车的比重越大,对驼峰作业的影响也越大。
(2)禁溜车在车列中的编挂位置对解体作业有不同的影响,即推送禁溜车时带的车多则花费的时间较长。
(3)与禁溜车推送的位置有密切关系。如果驼峰禁溜线的出岔位置距离峰顶平台较近,作业时间就较短,反之,作业时间较长。
在驼峰作业过程中,解体若干个车列后,调车机车要下峰进行整场作业,以保证后续车列的顺利解体,这不可避免地会对驼峰作业效率和车站改编能力产生影响。以太原铁路局主要编组站每昼夜平均解体 65 列车为例,列均解体时间为 24.5 min,每列车平均摊到的整场钩数为 0.31 钩,钩分为 5.23 min,则每昼夜整场所需时间为:65×0.31×5.23=105.4 (min),折合少解体 105.4/24.5=4.3 (列)。经过分析,造成调车机车下峰整理的主要原因如下。
(1)调车线集结的车辆有天窗,线路有效长未能充分利用。
(2)车辆在调车线上集结,满轴编组后要对剩余车辆进行整理。
(3)车流发生波动,原有固定调车线不够用,临时调整借用的线路内车辆需要整理。
(4)临时发生特殊情况,如在溜放过程中,溜放车组的闸瓦紧或制动缸内有余风造成中途停车等。
(5)对特殊车辆或装有不能溜放货物的车辆,调车机车需要进入禁溜线或固定停留车线等进行转线作业。
由于受车辆连挂速度的限制,长大空车组需要控制推峰速度,溜放速度较低,平均占用咽喉区的时间长,有时会造成停轮等待,对驼峰解体作业有一定影响。
减速器、减速顶及其控制设备管理维修不到位会对驼峰解体效率造成影响,严重时会造成事故。
(1)尽可能减少禁溜车。①减少禁溜车数,缩小禁溜车比重。装车站应按照铁道部有关规定严格掌握禁溜车,不得随意扩大禁溜货物品类的范围;同时尽量组织零散禁溜货物集中装运,使分散在数辆车内的同一去向的禁溜货物集中装车。②禁溜货物在卸车站作业完毕后要及时撤除车体和编组中的禁溜标志和标记。③始发站和沿途技术站尽量组织禁溜车成组编挂,使禁溜车的多钩禁溜变为一钩禁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将禁溜车组编挂在到达前方解体站最后一钩的位置,从而大大缩短下一编组站本列解体作业时间。
(2)采用穿插作业的办法。以太原铁路局广泛采用的双推单溜作业方法为例,当一台机车推送禁溜车时,可组织另一车列的解体作业。①在驼峰调车计划上注明有禁溜车时,在驼峰调车作业前进行具体组织。②检查现车发现有禁溜车时,应立即变更计划,及时进行作业安排,最大程度安排两台机车平行作业。
分解禁溜车对驼峰解体能力影响很大,分解一钩禁溜车几乎要占用解体整列车时间的 1/4。太原铁路局编组站日均解体车列数为 65 列,列均解体时间为 24.5 min,每列车摊到的禁溜车为 0.4 钩,钩分为 5 min,每日分解禁溜车的时间为:65×0.4×5=130 (min)。按照上述分解禁溜车组织方法,若能将所需的钩分压缩到 3 min 则每日节省的时间为:130-65×0.4×3=52(min),可解体的车列数为:52/24.5=2.12(列)。因此,在驼峰解体能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改进解体禁溜车的组织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驼峰的解编能力。
(1)减少调车机车下峰整理车辆。减少整场作业对驼峰解体能力的影响,可以从调车机车下峰作业次数和下峰整理车辆的时间两方面来考虑。由于每次下峰整场的时间与设备联系较为密切,因此着重分析减少整场次数的方法。①努力提高调速、制动技术,减少天窗和缩小天窗距离。②编组为解体创造条件,尽快减少调车线上积压的车辆。当调车线按规定去向车流,确实无法再继续解体车列时,可采用灵活使用线路的方法。
(2)运用“解一看三”的驼峰作业组织方法。即解体第一列车时,推算后续3个列车的解体车流内容。尽量做到机车下峰整理作业与峰上解体作业平行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由于整场作业造成的驼峰解体作业中断。
(3)合理组织穿插作业,尽量不使峰顶空闲。当第一列不能继续溜放时,组织预推的第二列继续解体。一方面在车列未解体时,根据已知车流信息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另一方面在解体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时,驼峰调车长临时联系组织实施。
(4)峰下整理采用溜放调车法。对于需要整理的调车线,如果一端空闲一端车多,或者有较大的天窗时,为减少下峰整理时间,可以对所需整理车辆采用低速溜放调车的整理办法。
(1)提高长大空车组解体效率。可对长大空车组实施放头拦尾的方法进行控制,即适当提高推峰速度,加大车组头部进入股道的溜行速度,待车组内一半以上车辆溜入股道后对后部车辆实施制动,可明显提高车组溜行速度,减少对峰下咽喉区的占用时间。
(2)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提高推峰作业技巧。驼峰作业人员在作业前要认真分析溜放作业计划并结合调车场内停留车位置、线路剩余长度等情况,采用适宜的推峰速度,对空车组溜放要及时提高推峰速度,对于前行为难行车组,后行为易行车组则要适当降低推峰速度,避免堵门和超速连挂。
(3)加强调速设备管理。①与电务部门协调提高减速器使用的可靠性,减少制动误差。②加大对减速顶的维修力度,按周期对减速顶进行彻底分解检修,确保减速作用良好。③发挥站区驼峰作业安全攻关作用,定期组织坡度测试、安全联挂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设备管理的措施。
综上所述,编组站在进行驼峰解体作业过程中,必须结合所在站场的调速设备、自然条件、车流特点和均衡性,以及调车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在作业中加以实践,这样才能增强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驼峰调车作业效率,最终对车站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