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遵来,王 雷,雷智锋,施文甫
(天津市北辰北门医院,天津 3004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1]。阳气是《内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颈椎的发病与阳气密切相关,而它们的功能亦是由阳气所调节。因此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中,阳气具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管中窥豹,从阳气的作用来论述其与颈椎病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阳气与阴气相对,泛指事物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之一。有温养全身组织器官、维持生理功能和固卫体表的作用。
人体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所化之气,加之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相融合而成。阳气能激发和推动人体所有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即阳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阳气的温煦作用,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行。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并分化为脏腑之气和经气,均离不开人体阳气的激发和维系。人体通过阳气的作用水谷精微物质上输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维持着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推动和维持着人的生命活动。如“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从中可以看出养筋骨,温分肉,畅气血,调气机,疏经和络,温阳化气等都离不开阳气的功能,它具有推动、温煦、气化、升发等作用。
若阳气虚或者被寒湿所遏,则动力不足,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减退;阳气虚则汗出,汗出当风,卫气不顾护肌表,风寒乘虚而入,或血行滞缓,血泣而不行,经络闭塞,形成血瘀,寒凝,或水液不化,津液不布,痰湿内生,痰阻经络,经络瘀阻等病变。
《内经》中对阴阳的论述较多,人体的阴阳,是生命的根本,“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人身之阴阳,始终处于“阴平阳秘”状态是身体的最佳状态,提倡阴阳两者平等地位,认为阴阳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但是中医很重要的思维之一便是取象比类,太阳的光和热是地球万物生长的源泉。华夏祖先早已认识到阳光(阳气)的宝贵和重要,形成了“贵阳贱阴”、“扶阳抑阴”的自然哲学思想,认为阳气是主导,在人体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如:“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气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固,虽有贼邪,弗成害也”。
阳气失常,则会引起多种疾病,有“阳主阴从,阳生阴长,阳固阴存”;“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不足,则阴气弥漫,百病丛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等论述。
所以若阳气虚于外,则机体失其温煦肌肤,抗御外邪,卫外为固之功,易为六淫之邪所侵而发病。若阳气虚于内,则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动力减弱,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输布失常,十二经脉运行无力,精血津液的化生不足而形成人体虚衰之病理变化。
中医学中虽没有颈椎病的提法,但其相关症状散见于邪气致病,气血,筋骨,经络,养生等章节中。认为此病是由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并且认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在于脉则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颈项背是太阳经脉循行部位。“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经筋与阳气密切相关,经筋依赖阳气的生理作用发挥其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
中医从发病原因方面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其致病在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因此阳气固与不固是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风寒外来,太阳经气不利,津液不能敷布,以致经脉失于濡养,故出现颈项肩背酸痛,屈伸不利等[3]。
由此可以看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于患者平时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为风寒湿之邪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阳气不固,易受风寒;受外邪之后,阳气耗损更甚,体质变弱,从而缠绵难愈。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患者体质不佳在局部的表现,不可忽视整体阳气,应当采取病因和对症措施。
首先预防为主,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的不良习惯引起的,日积月累引发症状。《内经》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预防得当,如冬季和夏季注意颈椎保暖那么将会延迟发病,减轻症状。
其次顾护阳气,发病诱因常常是受寒,寒则腠理闭,血得寒则凝,不通则痛,血不荣经络,则麻木,不熏肤泽毛。治疗上避免医源性损伤阳气,消除病理性损阳因素,宣通与温散法并用。阳气能温通气血,使肌肤不寒,血流通畅,通则不痛,治疗以温阳散寒止痛法,如艾灸、火针等;阳虚造成寒痰内生,百病皆由痰作祟,所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阳化气,多用生少火之气之品,如桂附之类,少用攻伐之品,如石膏、黄连之类;疏通经络,如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温补调理气血,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
颈椎病主要是内伤气血、肝肾亏虚,复感外邪,导致筋脉泣而不行,引起颈椎疼痛、麻木症状。阳气是《内经》重要的基本概念,其在人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阳气理论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包括命门的争论,也无非是强调阳气的重要性。说明阳气易耗,以及阳气的重要作用,后世医家在阳气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如现在很有影响力的火神理论。
而今,人们对身体阳气不知顾护,虚贼邪风任其侵袭,如卧而当风;长期在空调房工作、休息;肆意滋食冷饮,苦寒中药、抗生素的过量应用;房事不节,不知持满,欲竭其精,欲耗散其真等造成阳气耗伤,自然界万物得寒则凝,得温则行,颈部血液丰富,颈椎暴露部处于外邪易于侵袭的部位,更容易遭受风寒之邪侵袭,更易感邪发病。“天之大宝至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时时顾护阳气对于减少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尤为重要,在今天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孙 宇,陈琪福.第二界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 边秀娟.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07.
[3] 夏建龙.运用《伤寒论》主治疗骨伤病验案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