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生
关于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林兰生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枯燥抽象、实践性要求严格、规范的课程。为适应当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会计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使之真正成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合格的会计人才。但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被动学习,出现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严峻现象。如何改进会计课程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广大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教师值得深入思考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会计教学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会计人生是从进入学校大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开始的。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愿意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会计启蒙教师,担负的是带领学生走进会计领域,领略会计博大精深的重任。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第一堂课开始,利用学生对新学科的新奇感,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向学生一一说明,指出作为未来会计职业的从业者需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将会计职业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出选择会计专业和未来作为一个会计人才的职业自豪感,变好奇心为求知欲,变畏惧为行动,最终引导学生树立为会计工作奉献毕生的人生理想!下面是笔者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几点方法:
多变法是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要经常变换,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而被吸引。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后小结——布置作业。教学方法不能灌输多,启发少,这样费了不少力,但不受学生欢迎。要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广泛运用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要运用好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这个节骨眼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找出重点、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做到驾轻就熟。还要抓住每节课,每个章节中的中心问题、关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和思路正确引入课堂中去、教材上来。如在讲期末账项的应收未收的收入调整时,如果只是讲述理论和账务处理,学生会感到费力和枯燥无味,笔者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两人一组,模拟组成为按期末结算租金收入的出租房屋的A公司和承租的B公司,让他们编制出1月到11月份的租金账务处理,然后加以一一讲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是直观具体的,学生是很投入和兴趣浓厚的,达成的教学气氛和效果是良好的!
就是引导学生多动脑筋。现在很多中专生学习怕吃苦,怕动脑,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课后抄作业,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懒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就概念讲概念,就理论讲理论。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多设疑问,多留悬念,要把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概念,理论,意义等生动化,具体化,生活化,浅显化。
多肯定是指要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面作充分的肯定,尽量避免讽刺、白眼、漠视等。目前的多数中专生文化基础差,学习方面表现为不很扎实,有浮燥心理,在初中学习时不是班级中的好学生,有一定的自卑感,不愿意提问题,不愿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时也往往答非所问。对待这些学生,教师应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多肯定其回答问题正确的一面,付出爱心,达成师生间的信任。成功时一个赞许的目光,失败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有难题时及时指导,有困惑时悉心开导等。如任何一个问题由学生回答,必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答案,而无论正确的答案还是错误的答案,都与标准答案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就应充分抓住学生所回答的内容与标准答案相近相联系的部分加以肯定,然后再指出其不足的部分,进而把问题的标准答案讲述清楚。这样就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激发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兴趣要贯穿于每一堂课、每一教学点中。这样学生才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老师要他学变为他要学。
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的职业,会计人员肩负着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责任,其工作直接涉及到国家、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和其他员工的利益,会计职业的特点要求会计人员面对利益诱惑不动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将爱岗敬业、依法理财、廉洁奉公、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等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融入课堂讲授中,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行为准则,坚持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必须执行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勇于抵制一切违反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决不能同违法违纪的人同流合污;其次,言教不如身教,任课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美好的思想人格感染学生,以自己一丝不苟、刻苦研究、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如为灾区募捐、节水节电等环保宣传活动等,促进学生高尚道德观念的形成,为达到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准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学生未来成功的会计人生奠定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基础。
现时的会计课程教材汇集了前人及今人辛勤和智慧的结晶,汇集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知识,对指导社会实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现时的会计课程教材的理论原理、概念等是比较抽象、复杂难懂的,这无形中导致一大部分学生对教学产生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甚至荒废学业的后果。导致这种后果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会计课程教材缺乏生动、具体、形象化的案例。因此教师首先应积极地深入到实践中去,到第一线的企业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考察、访问、体验、探讨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掌握珍贵的、最生动、最丰富、最真实、朴实的第一手企业会计材料,以此作基础的教学能使教师讲授得更生动、具体、形象、奥妙无穷,才会被学生接受,为学生赏识,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其次,引用现实生活中反响较大的经济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会计人员的职责及其肩负的神圣使命,从而激发其学习情感;再次,展示历届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装订整齐的凭证和账本,鼓励学生也能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专业能手,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最后,可以介绍历届毕业生中有成就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成功实例,鼓励学生仿效他们勇于成才。这样,通过多用案例教学,增进形象化教学的效果,从而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会计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会出现新的会计领域知识需要会计人员认识、研究和处理,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变更。因此,教师无法将某一学科全部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这些知识可能已经陈旧,甚至过时了。“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以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对会计类学生来说显得至关重要。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门会计任课教师共同配合、坚持不懈地努力。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规律,这是培养学生会计自我教育能力的基石;其次,教师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课后要求学生独立查阅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是培养学生会计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最后,通过读书扩大知识面。结合学生的学习深度,教师将自己读过的好书、新出版的会计学著作推荐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主要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会计应用型人才,而高素质的会计师资队伍是全面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强大外因。目前,由于会计教师教学水平、指导能力不一,影响教学效果。某些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差,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有的甚至还误导学生,从而使会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为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加强会计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另外,会计教师还应自觉“充电”,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做到“名师出高徒”。
总之,担任会计课程的教师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脚踏实地,不断开拓,锐意创新,树立以学生“特长发展”、“自主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革新教学质量方面创造第一,将学生培养成一名懂理论、会操作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会计人才,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会计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