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宏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原因及对策的分析
李连宏
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及相应对策。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失真的会计信息往往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原因,如会计环境和方法的不协调性、会计制度不统一、法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信息直接体现着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运用的会计方法,并在会计实践中反映出企业经济的运作状况,其质量的好坏和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管理水平,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客观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是企业作出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依据,然而目前在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在形成过程和提出过程中违背了真实性原则,没有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现状。具体来说,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非故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类,其中非故意失真主要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不娴熟,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失真,而故意失真则是指在企业管理者授意的情况下,指示会计工作者违背会计规范,诱导性地提供信息和制造假账。由于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如何解决会计失真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广泛关注。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提出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摸索上升阶段,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其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具体来说,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由于会计环境本身的变化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导致会计核算中难以获得准确的价值运动信息,特别是出现新领域和新行业时,往往很难快速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用于会计操作,也就使得这些新领域和新行业的会计处理工作无规矩可循,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如物价、随机事件随时都在变化和发生着,这就直接对价值运动的流量和方向产生影响。然而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又设定了相对稳定的规定,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会计无法做到实时跟踪反映,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与实际经济信息之间的误差和失真,尤其是市场出现不稳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失真度更大。
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不同所有制下面的不同行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所采取的制度更是有很大区别,由此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另外,会计准则、制度和政策存在更多的选择性,不同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以存货的计价方法为例,企业可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等多种方法,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会计处理的随意性,财会人员可设置带有偏向性的假设,从而歪曲财务实际,造成企业产生虚盈的假象。
企业的监督机制分为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两部分。其中,企业内部监督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往往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担任或是聘请,这些会计人员的报酬也由企业经营者决定,这就意味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人员实际上就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企业在计算利润时成了“厂长利润”和“经理利润”,而非企业真实经营成果的展现。而社会监督则是指由国务院财政部或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查账业务,本来社会监督应该是具备一定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但是由于目前企业社会监督往往由主管部门负责,这些部门从本身利益出发,对旗下所属企业采取保护措施,无法实现有效地财会监督。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监督,缺乏可靠性。
人为因素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处理工作的活动主体,其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实际中,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技术不过硬,加之责任意识缺乏,很容易导致会计核算中出现错误和会计信息的失真。特别是在一些负责人思想不正时,会计业务不实、制作虚假报表、账外账的问题更是十分突出。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运营的主心骨,也是企业重大决策的直接决定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应该注意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增强其会计意识。因为只有企业领导者对会计法规有全面理解,对会计与企业生存之间的关系有明确认识,才能真正的运用好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公司的运营作出科学的决策和预测。因此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内部对会计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领导者充分应用会计核算为自身决策的提出提供依据;另外,在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组织企业领导人的培训,多增加关于会计工作重要性的相关内容,企业经济师参与职称考试时也应该适当的增加关于会计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企业领导人本身也应该提高会计知识水平,不断完善自身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应该认真执行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实现整个会计项目处理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如通过建立和健全会计稽核制度,完善内部牵制制度以及全面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等方式,实现会计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为会计信息真实性打下良好基础,也在源头上有效预防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同时还应该确保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利益的均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引入虚假信息赔偿制度,防止企业遭受虚假会计信息时遭受经济损害,总之,只有切实保护好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的利益,才能真正制约好信息的提供者,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企业内部财会监督是指企业为了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防止欺诈行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健全的内控财会监督可以为真实会计信息提供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企业想在内部加强财会监督,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首先,应该加强企业领导的内控意识,把财会内控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内部财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各个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在企业内部宣传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让领导和员工明白企业内部财会监督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维护企业经济利益等方面上的重大作用,争取获得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应该在企业内部健全财会监督制度,内控财务监督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新业务不断发生的情况下,需要制定相应的新制度,特别是在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洞应该及时予以修改和补充,发现不适合实际的制度也应该予以废止,确保内部财务监督覆盖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又全面的控制体系。再次,在财务监督中应该严格按章办事。内部财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章办事,对于不同表现的员工奖惩分明,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善始善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内部监督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为财会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会计人员业务水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完成度,因此要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最直接有效地途径。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也不断得到加强,各大企业都十分重视会计人员会计知识的充实和更新,为了能使财会工作者熟悉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并在业务中做出正确的处理,企业往往经常组织会计人员业务的在岗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有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感,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除此之外,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坚持持证上岗原则,只有通过考核,具备良好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人才才能取得会计资格,并且会计管理部门还应该定期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进行审查,一旦发现有工作人员违纪违法,应该立即吊销其会计资格,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1]杨红霞.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N].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2]李贤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防范[J].财务与审计.2010(1)
[3]李双霞.对会计信息失真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9(5)
(作者单位:山东正义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