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巴非蛤稚贝盐度适应性研究

2011-03-14 06:15栗志民刘志刚韩伟贤
海洋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稚贝织锦贝类

栗志民,刘志刚,韩伟贤

(广东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5)

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zleGmelin)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巴非蛤属(Paphia),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沿海、台湾、马来西亚也有分布。该种与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外表相似,但前者壳较厚,贝壳内面中央洁白,生活于沙质底;后者壳较薄,贝壳内面中央紫红色,生活于泥质底。近些年来,国内对巴非蛤属的贝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波纹巴非蛤的表型性状分析[1]、人工育苗[2]、性腺组织学[3-4]和摄食[5]等,以及沟纹巴非蛤的生殖细胞观察[6]和摄食[7]等。然而对织锦巴非蛤的研究非常缺乏。因该贝类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深得消费者的喜欢,目前,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已开始小规模养殖,广东海洋大学已成功突破该贝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因贝类育苗场和养殖场常设在沿岸或海湾,这些地区易受气候的影响而引起盐度的大幅度变动,尤其是在春、夏季.雨水偏多,沿岸及河口地区受大陆径流影响,常在短时间内发生盐度的剧烈变化,极易造成幼虫和稚贝的大批死亡[8],所以,对该贝类进行环境因子适应性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作者对织锦巴非蛤稚贝进行盐度适应性的研究,旨在探索该贝类稚贝期生长发育的适宜盐度,为织锦巴非蛤的南方海域养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用稚贝取自遂溪县草潭镇湛江银浪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水产种苗场同一生产池中的种苗。对收集的稚贝充分混合均匀后从中随机抽取60个个体测量实验初始值,规格为壳长4.46 mm±0.28 mm、壳高3.10 mm±0.12 mm、壳宽1.70 mm±0.15 mm,鲜质量16.5 mg±0.34 mg。该批稚贝原生境盐度26.0,温度21.2℃,埋栖于底质厚度1.5 cm的细沙层中。

1.2 实验方案

根据预实验结果,设置实验盐度范围为 16.9、18.2、19.5、20.8、22.1、23.4、24.7、26.0、27.3、28.6、29.9、31.2、32.5、33.8、35.1、36.4、37.7。其中盐度组 26.0为当时当地自然海水盐度,作为对照。各盐度梯度是通过向过滤海水中加经曝气的淡水或加人工海水精配制而成的。织锦巴非蛤在进入各盐度梯度组之前,均经过±1/h的盐度渐变过程,直到达到设定的盐度梯度后,开始实验计时。每个盐度梯度设 3个重复,每组放稚贝 30个,实验在 60 cm×40 cm×50 cm的塑料箱中进行。实验期间,持续微充气,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和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体积比按2 : 3混合投喂,保持水体藻细胞密度在104个/mL以上,保证水中饵料充足。投饵前,需先消除饵料的盐度差,以免影响各组盐度。各组每天等盐换水 1/2。实验在室内完成,自然光照,海水温度 21.2℃,pH 8.0~8.2,水中溶氧(DO)>5 mg/L,氨氮(NH4+-N)<0.05 mg/L。每天统计稚贝存活情况,实验结束时测量所有稚贝壳长、壳高、壳宽和鲜质量,实验进行17 d。

1.3 指标测定

1.3.1 存活率与相对存活率的测定

存活率(Rs)=(存活数/个体总数)×100%; 相对存活率(P)=(实际组存活率/对照组存活率)×100%。死亡的界定以贝壳张开、外套膜收缩为标准。

1.3.2 生存适宜盐度及生存最适盐度的界定

在144 h后即实验第7天至第17天期间各组个体都不再出现死亡,因此采用144 h作为该贝类50%出现死亡的考察时间。以144 h时该贝类50%死亡的盐度 (记为 144hLS50)作为生存临界盐度,高低两端生存临界盐度之间的盐度范围则为该贝类的生存适宜盐度范围。临界盐度采用二点法计算,公式为144hLS50=S1+[(P1-50%)/(P1-P2)]×(S2-S1),其中S1、S2分别为存活率接近50%的高低端盐度,P1、P2为相应的相对存活率。把经过多重比较无明显差异的存活率最高的几个实验组对应的盐度作为生存最适盐度。

1.3.3 鲜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日增长率的测定

实验结束时,测定并计算各组所有剩余稚贝的平均鲜质量(W1)、壳长(L1)、壳高(H1)和壳宽(B1),并与初始鲜质量(W0)、壳长(L0)、壳高(H0)和壳宽(B0)相比较。平均鲜质量日增长率RW(mg/d)=(W1-W0)/(t1-t0)、平均壳长日增长率RL(mm/d)=(L1-L0)/ (t1-t0),平均壳高日增长率RH(mm/d)=(H1-H0)/(t1-t0)、平均壳宽日增长率RB(mm/d)=(B1-B0)/(t1-t0)。式中t1和t0分别为实验结束和开始时的时间。壳长、壳高、壳宽测量采用游标卡尺,鲜质量测量时用滤纸吸干壳表水分,用 SHIMADZUAUY120电子天平(精确度0.1 mg)测量鲜质量。死亡幼贝的鲜质量、壳长和壳高视为与初始鲜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相等,增长率视为零。

1.3.4 生长适宜盐度与生长最适盐度的界定

采用实验期间鲜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日增长率为最快一组日增长率的 30%所对应的盐度作为鲜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增长临界盐度(其求法同样采用二点法),把高、低端增长临界盐度之间的范围分别作为上述 3指标的增长适宜盐度。而把经过多重比较无显著差异的生长最好的几个实验组所对应的盐度范围分别作为上述3指标的增长最适盐度。增长最适盐度是上述3指标增长盐度的重叠部分[9]。

1.3.5 低盐和高盐敏感起始点的界定

采用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存活率与对照组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的低盐端最高盐度或高盐端最低盐度作为低盐或高盐敏感起始点[9]。

1.4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平均值(M)±标准差(SD)表示,使用 SPSS(13.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并结合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来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

2 结果

2.1 织锦巴非蛤稚贝生存适宜盐度和生存最适盐度

实验结果表明,盐度为 16.9和37.7两个组,稚贝144 h内全部死亡。在实验周期中,织锦巴非蛤稚贝在 144 h后其余各盐度组不再出现死亡,因此以144 h作为稚贝50%出现死亡的考察时间,以144 h稚贝50%死亡的盐度作为生存临界盐度(表1)。以平均相对存活率为依据,采用二点法,计算 144hLS50低端存活临界盐度为 22.3,高端为 35.86,因此得出织锦巴非蛤稚贝的生存适宜盐度范围为 22.3~35.86。在临界盐度范围内,对各盐度组的平均相对存活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的存活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稚贝低盐和高盐敏感起始点分别为24.7和28.6; 盐度为26.0、27.3的2个盐度组存活率均在 97%以上,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可以认为稚贝的生存最适盐度为26.0~27.3。

2.2 鲜质量增长的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 鲜质量日增长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表2)。当盐度为26.0时,具最大鲜质量日增长率2.21 mg/d。鲜质量增长临界盐度的低端在 24.7~26.0,高端在32.5~33.8,采用二点法,求得稚贝鲜质量增长的适宜盐度为24.74~33.76。经多重比较,织锦巴非蛤稚贝鲜质量增长的最适盐度为26。

表1 织锦巴非蛤稚贝在不同盐度梯度下144h存活情况及存活率Tab.1 Survival of Paphia textzle spats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for 144 h

表2 不同盐度下织锦巴非蛤鲜质量日增长率Tab.2 Daily growth rates of fresh weight of Paphia textzle spats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2.3 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

如表 3所示,不同盐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壳长日增长率影响显著(P<0.05)。当盐度为26.0时壳长生长最快,达到了143.14 µm/d。壳长日增长临界盐度的低端在 23.4~24.7,高端在 33.8~35.1,采用二点法,求得稚贝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 24.32~34.98。经多重比较,织锦巴非蛤稚贝壳长增长的最适盐度为26。

2.4 壳高增长的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

如表 4所示,不同盐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壳高日增长率影响显著(P<0.05)。当盐度为26.0时壳高生长最快,达到了90 µm/d。壳高日增长临界盐度的低端在23.4~24.7,高端在35.1~36.4,采用二点法,求得稚贝壳高增长的适宜盐度为 24.04~35.49。经多重比较,织锦巴非蛤稚贝壳高增长的最适盐度为26。

表3 不同盐度下织锦巴非蛤壳长日增长率Tab.3 Daily growth rates of shell length of Paphia textzle spats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表4 不同盐度下织锦巴非蛤壳高日增长率Tab.4 Daily growth rates of shell height of Paphia textzle spats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2.5 壳宽增长的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

如表 5所示,不同盐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壳宽日增长率影响显著(P<0.05)。当盐度为26.0时壳宽生长最快,达到了65.29 µm/d。壳宽日增长临界盐度的低端在 23.4~24.7,高端在 35.1~36.4,采用二点法,求得稚贝壳宽增长的适宜盐度为23.76~35.77。经多重比较,织锦巴非蛤稚贝壳宽增长的最适盐度为26。

表5 不同盐度下织锦巴非蛤壳宽日增长率Tab.5 Daily growth rates of shell width of Paphia textzle spats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2.6 生长适宜盐度和生长最适盐度

根据生长适宜盐度和生长最适盐度的界定标准,将 鲜质量增长适宜盐度(24.74~33.76)、壳长增长适宜盐度(24.32~34.98)、壳高增长适宜盐度(24.04~35.49)和壳宽增长适宜盐度(23.76~35.77)的重叠部分作为稚贝的生长适宜盐度,即织锦巴非蛤稚贝生长适宜盐度为 24.74~33.76。 鲜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增长最适盐度均为 26,即织锦巴非蛤稚贝生长最适盐度为26。

3 讨论

海水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存活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盐度不适将导致贝类幼虫及稚贝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渗透压的改变超出了自身调节能力,一旦海水盐度变化过大,便会导致其心脏周围腔液压力猛增,表现出内脏团微微颤动,面盘和鳃的纤毛摆动速度下降,心跳减慢,足部伸缩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现象[10]。作者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研究盐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同时支持了刘志刚[9]、尤仲杰[10]和章启忠[11]的研究结果。贝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与种类的遗传性和个体的生理状态有关,而与其个体大小关系不明显,同种类的所有大小的个体都以相同方式对温度和盐度作出反应[12-13]。本研究以织锦巴非蛤为实验材料,研究盐度与稚贝存活和生长的关系可大体反映出该种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同时为该品种稚贝的养殖学理论提供基础,为该品种的中间培育奠定实践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织锦巴非蛤稚贝生存适宜的盐度范围 22.3~35.86,表明该贝类属典型广盐性的滩涂贝类,这与该贝生活在潮间带的滩涂上,受突变盐度影响的机会多,从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大范围的变化特性相适应[8]。该贝类的生存最适盐度范围 26.0~27.3,比青蛤(20~25)[14]、缢蛏(12.4~16.3)[15]和毛蚶(23~33)[16]最适生存盐度范围更为狭窄,表明该贝类养殖区宜选择在中低潮区,避免选择在河口海水盐度较低的海区。该贝类 鲜质量增长适宜盐度(24.74~33.76)、壳长增长适宜盐度(24.32~34.98)、壳高增长适宜盐度(24.04~35.49)和壳宽增长适宜盐度(23.76~35.77),依重叠部分,织锦巴非蛤稚贝生长适宜盐度为 24.74~33.76,此外,鲜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增长最适盐度均为26,暗示其生长适宜盐度、生长最适盐度与生存适宜盐度和生存最适盐度均较接近,这与栗志民[17]、章启忠[11]的研究规律相类似。

织锦巴非蛤对低端和高端盐度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在实验盐度范围内,除了16.9和37.7盐度组,144 h全部死亡,其他盐度均保持不同程度存活,可见,稚贝对低盐和高盐均呈现出较强的耐受能力。从表 1还可以看出,在盐度范围 26.0~27.3,该贝类具有最高的存活率,随着盐度的降低或升高,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低盐端下降更为明显,而高盐端下降较缓慢,表明该贝类对低盐更为敏感,在春、夏多雨季节,应加强管理,预防强降雨导致盐度骤降对该贝带来的损失。

[1]王庆恒,邓岳文,杜晓东.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表型性状通径和回归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0,29(5): 132-135.

[2]洪一川,吕小梅,张跃平,等.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初探[J].福建水产,2010,3: 61-64.

[3]赵志江,李复雪,柯才焕.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J].水产学报,1991.15(1): 1-8.

[4]吴洪喜.波纹巴非蛤性逆转时生殖腺的组织学变化[J].海洋科学,2002,26(1): 5-8.

[5]王冬梅,李春强,彭明,等.盐度、pH 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e)滤水率的影响[J].海洋通报,2009,28(2): 23-27.

[6]陈寅山,饶小珍,柯佳颖,等.沟纹巴非蛤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J].海洋科学,2006,30(8): 28-33.

[7]李春强,王冬梅,刘志昕,等.沟纹巴非蛤的藻类滤食能力及其对海水中氮磷含量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8,29(5): 600-604.

[8]尤仲杰,徐善良,边平江,等.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泥蚶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J].海洋学报,2001,23(6): 108-113.

[9]刘志刚,王辉,栗志民,等.墨西哥湾扇贝高起始致死温度的研究[J].中国水产学,2007,14(5): 778-785.

[10]尤仲杰,陆彤霞,马斌,等.盐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幼虫和稚贝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3,38(3):58-60.

[11]章启忠,刘志刚,王辉.华贵栉孔扇贝稚贝盐度适应性的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报,2008,28(1): 40-43.

[12]Thivakaran G A,Kasinathan R.Salinity,temperature and desiccation tolerance of intertide Gastropoda[J].Indi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1990,19(1): 57-60.

[13]何义朝,张福绥.墨西哥湾扇贝稚贝对盐度的耐受力[J].海洋学报,1999,2l(4): 87-9l.

[14]王丹,徐善良,尤仲杰,等.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虫、稚贝存活与生长变态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5,29(5): 495-501.

[15]林笔水,吴天明.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与生长的关系[J].水产学报,1986,10(1): 41-50.

[16]施详元,尤仲杰,沈伟良,等.盐度对毛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7,26(10): 554-556.

[17]栗志民,刘志刚,姚茹,等.温度和盐度对皱肋文蛤幼贝存活与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13):3406-3413.

猜你喜欢
稚贝织锦贝类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低碳效应评价
瑶族织锦
QuEChERS-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贝类中6种亲脂性贝类毒素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织锦古韵(七绝)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光照、水温和密度对厚壳贻贝稚贝群聚性的影响
偏顶蛤稚贝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
毛蚶人工育苗最佳附着基的选择
汉代织锦图案的排列方式研究